一种阀门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7480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在所述的阀芯本体上复合有一强化固溶体渗层;所述的强化固溶体渗层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的强化固溶体渗层为渗碳层、渗氮层或碳氮共渗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阀芯本体上复合一强化固溶体渗层,该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显微硬度达到1000HV,与原基体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了2~3倍,极大的提高了机械性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阀芯,特别是一种机械性能好且耐腐蚀的阀门阀芯。
技术介绍
阀芯用于流体管线连接的阀门的重要部件,该产品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造纸、 食品、制药、航空、运输等各行各业中,为了防腐蚀的要求,阀芯大量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 造,但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本身强度低,力学性能差,抗咬合性能差,不能适应压力和密封的 要求,也有对阀芯进行热处理提高强度的,但都是牺牲了耐腐蚀性能,使得耐腐蚀性显著恶 化,也不能达到所需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械性 能好且耐腐蚀的阀门阀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阀门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在所述的阀芯本体上复合有一强化固溶体渗层。 所述的强化固溶体渗层的厚度为10 30 ii m。 所述的强化固溶体渗层为渗碳层、渗氮层或碳氮共渗层。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在350 45(TC之间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快速 渗碳、渗氮或碳氮共渗表面强化,在压强100 150Pa,处理60 120分钟即可得到厚度 10-30 ii m的高硬度的氮或碳过饱和奥氏体固溶体强化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在阀芯本体上复合一强化固溶体渗层,该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 高.显微硬度达到IOOOHV,与原基体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了 2 3倍,极大的提高了机械 性能。 2、强化固溶体渗层为渗氮层或者渗碳层,利用低压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对奥氏 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渗氮、渗碳处理。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属于一种无氮化铬或碳化 铬析出的氮或碳的过饱和固溶体.这种渗入钢中的过饱和氮或碳元素引起奥氏体晶格发 生畸变,使渗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强化固溶体渗层为碳氮共渗层,由于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渗层内的最大含氮 量和最大含碳量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深度,既有离子渗氮处理的高硬度,又有离子渗碳处理 的高渗层厚度和良好的硬度梯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阀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它包括阀芯本体l,在阀芯 本体1外表面上复合有一强化固溶体渗层2,强化固溶体渗层2的厚度为10 30 u m,强化 固溶体渗层2可以是渗碳层、渗氮层或者碳氮共渗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阀芯,包括阀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阀芯本体(1)上复合有一强化固溶体渗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阀门阀芯,包括阀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阀芯本体(1)上复合有一强化固溶体渗层(2)。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阀门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纳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王成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