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除污器,尤其是一种整体壳体快速除污器。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2104248,专利号为91228823. X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 种快速除污器,这种快速除污器的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其中间为一个专用蝶阀,蝶阀与两端 的壳体通过法兰用多条螺栓连接,蝶阀轴的密封方式为盘根密封。这种快速除污器的专用 蝶阀的盘根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水现象,由于盘根本身的物理性质所致,在供热管道 中使用这种快速除污器需要经常更换盘根,更换盘根就得停水,从而造成停热。另外,这种 快速除污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因此,设计一种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快速 除污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快速除污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除污器,由壳体、排污管、除污蝶阀、阀前滤网和阀后滤网组成,壳体的两 端为带有连接法兰直径逐渐变小的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污蝶阀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除污蝶阀的壳体通过可通水支撑与壳体连接固定,阀前滤网的前端与壳体的前连接法兰连 接,阀后滤网的后端与排污管连接,阀前滤网的后端和阀后滤网前端均与除污蝶阀的阀体 连接,除污蝶阀的阀轴穿过壳体伸向壳体外,在阀轴伸出壳体相应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阀 轴套,在阀轴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道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阀轴与密封圈液体 密封,除污蝶阀的阀轴与碟片之间为可拆卸销接,在阀轴的外端部安装有阀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本技术解所述的可通水支撑为均布在除污蝶阀的阀体与壳体之间的多个支 撑柱。本技术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除污器,由壳体(1)、排污管(2)、除污蝶阀(4)、阀前滤网(6)和阀后滤网(3)组成,壳体(1)的两端为带有连接法兰直径逐渐变小的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污蝶阀(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除污蝶阀(4)的壳体通过可通水支撑(5)与壳体(1)连接固定,阀前滤网(6)的前端与壳体(1)的前连接法兰连接,阀后滤网(3)的后端与排污管(2)连接,阀前滤网(6)的后端和阀后滤网(3)前端均与除污蝶阀(4)的阀体连接,除污蝶阀(4)的阀轴穿过壳体(1)伸向壳体外,在阀轴伸出壳体(1)相应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阀轴套(7),在阀轴套(7)的内壁上设置有多道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0),阀轴与密封圈(10)液体密封,除污蝶阀(4)的阀轴与碟片之间为可拆卸销接,在阀轴的外端部安装有阀柄(1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快速除污器,由壳体(1)、排污管(2)、除污蝶阀(4)、阀前滤网(6)和阀后滤网(3)组成,壳体(1)的两端为带有连接法兰直径逐渐变小的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污蝶阀(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除污蝶阀(4)的壳体通过可通水支撑(5)与壳体(1)连接固定,阀前滤网(6)的前端与壳体(1)的前连接法兰连接,阀后滤网(3)的后端与排污管(2)连接,阀前滤网(6)的后端和阀后滤网(3)前端均与除污蝶阀(4)的阀体连接,除污蝶阀(4)的阀轴穿过壳体(1)伸向壳体外,在阀轴伸出壳体(1)相应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阀轴套(7),在阀轴套(7)的内壁上设置有多道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0),阀轴与密封圈(10)液体密封,除污蝶阀(4)的阀轴与碟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纪军,沈培玉,唐辉,师文龙,于光亮,王建平,彭瑾,刘红云,尤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尤云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