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形齿式联轴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7001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鼓形齿式联轴节,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该联轴节包括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固连的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以及两端的内齿分别与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啮合的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内孔中部形成两端面限制鼓形齿轮内极限位置的缩径段,所述套筒体的两端分别装有端盖;所述端盖形成限制鼓形齿轮外极限位置的凸缘;所述鼓形齿轮对应所述端盖凸缘的位置装有第一弹性止动件,所述套筒体缩径段的端面固定有第二弹性止动件。这样,鼓形齿式联轴节形成了合理的双向限位、复位结构,可以避免具有鼓形外齿的轴套和具有内齿的套筒相对过偏转滑移导致的有害冲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轴节,尤其是一种鼓形齿式联轴节,属于机械传动4支术领域。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已知的现有鼓形齿式联轴节只能适应小偏角(《1.5° )、小轴向和径向位移的需要,主要用于冶金、轧钢、重型 机械、船舶等工业用途,联轴节的结构设计中没有复位、定位的止动装置。由于要^卜偿各向大位移,有轨车辆用的齿式联轴节的轴套和套筒 会发生大的相对滑移,这种滑移引起轴套与套筒相对位置的变化,套 筒将偏离两个外齿轮的中 位。当在转弯或受冲击载荷时,联轴节通常 不能依靠自身的平衡能力回复中位,必须依靠复位、限位装置使套筒 快速回复中位,保持联轴节的平衡,且限制套筒的过度位移,防止出 现钢制零件互相碰撞而产生的剧烈振动。因此,这种联轴节必须设有 限位、复位的止动元件。某些已知的满足有轨车辆用的齿形联轴节中,套筒相对于鼓形齿 轮,即套筒相对于具有鼓形外齿的轴套的止动是通过弹簧进行的,弹 簧是止动元件,这种弹簧对联轴节的关键部位会引起接触磨损,从而 缩短使用寿命。同时,弹簧不仅对联轴节,而且对同联轴节相联的其 他部件还产生有害的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还会由于弹簧可能的断裂 和磨损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另外,弹簧系统的运动质量和固有频率也 会产生轴向振动,这种轴向振动会对联轴节本身而且对同联轴节相联 的其他部件产生有害的轴向作用力。与此同时,弹簧系统的尺寸还限 制了联轴节的总体的位移要求。此外,还有一些满足有轨车辆用的齿形联轴节中,定位用的止动 元件只有一个,在使用过程中,在满足车辆偏转滑移的位移要求下, 会产生过量的位移,产生有害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 种具有双向限位、复位装置的鼓形齿式联轴节,从而满足诸如有轨车 辆等机械传动大偏转位移的联轴传动要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鼓形齿式联轴节技术方案之一 包括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以及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两端 分别装有端盖,所述套筒体的内孔两端设有分别与主动鼓形齿轮和从 动鼓形齿轮啮合的内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孔中部形 成两端面限制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内极限位置的缩径段;所 述端盖形成限制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外极限位置的凸缘;所 述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对应所述端盖凸缘的位置装有第一 弹性止动件,所述套筒体缩径段的端面固定有第二弹性止动件。本技术的鼓形齿式联轴节技术方案之二包括主动鼓形齿轮 和从动鼓形齿^^,以及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两端分别装有端盖,所述套筒体的内孔两端设有分别与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啮合 的内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孔中部形成两端面限制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内极限位置的缩径段;所述端盖对应限 制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外极限位置处装有第 一弹性止动件, 所述套筒体缩径段的端面固定有第二弹性止动件。所述第一弹性止动件和第二弹性止动件的外形结构或材料可以 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以是仅由O形圈构成,也可以是仅由弹性 垫圈构成,或者是由弹性垫圏或其它具有弹性功能的材料和金属塾 片共同构成。在弹性垫圈等弹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加上金属垫片,能够进一步增强弹性件的耐磨性,不易于磨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鼓形齿式联轴节形成了合理的双向限位、复位结构。这样,可以避免鼓形齿轮,也即具有鼓形外齿的轴套,和套筒相对过偏转滑移导致的有害沖击,起到理想的限位緩沖作用。与已公布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1、 本技术由于布置了双向的止动件,因此杜绝了单向止动 件的过位移冲击现象。当联轴节满足运用的位移要求时,双向的止动 件及时限制了多余、过量的位移,保证了联轴节的运行平稳性和快速 恢复动态平衡的能力。2、 本技术联轴节所设计的鼓形齿轮,即具有鼓形外齿的轴 套由于不需要安装弹簧或波紋管等装置,可以缩短轴套的轴向尺寸, 也无需留出安装弹簧或波紋管等装置的空腔,因此,本技术设计 的具有鼓形外齿的轴套刚性较大,有利于机加工,热处理变形小。而 现有技术中提及的具有鼓形外齿的轴套轴向尺寸很长,空腔深,机加 工时需要特殊工装保证加工不变形,工艺复杂,热处理的变形控制不 易于实现。3、 本技术复位限位用的止动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如制造弹性垫圈、0形圈的橡胶材料完全不必进口,国产材料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而且不易损坏,寿命长。而现有技术中提及 的复位限位用止动元件为波紋管,这种结构对波紋管的质量性能要求 都很高,制作加工难度大,而且一旦损坏,联轴节很快就会失效。4、 本技术所采用的复位限位装置稳定性较好,在运动过程 中,不会产生诸如弹簧作为复位装置那样的沖击力,不会对系统产生 额外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联轴节不仅要承受轴向 位移,还要承受径向和角向位移,弹簧必须承受高转速下的离心力, 此时弹簧的受力将变得复杂,存在着不确定性。由于工况的随时变化,弹簧的受力状况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弹簧不仅受到轴向压缩力,而 且还将受到横向剪切力,横向剪切力的存在对弹簧行使复位元件的功 能是极为不利的。在轴向力、横向剪切力、离心力的三重作用下,弹 簧的稳定性较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轴向剖^L结构示意图(两轴处于初 始对中位置)。图2为图1实施例处于两轴靠近位置、具有最大径向、轴向、角 向位移时的轴向剖^L图(相对于初始对中位置)。图3为图1实施例处于两轴远离位置、具有最大径向、轴向、角 向位移时的轴向剖-见图(相对于初始对中位置)。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对应的名称为l.鼓形外齿2.内齿3.端盖4.轴向 o形密封圈 5.联接螺钉6.第一弹性止动件 7. (7A/7B)轴套 8. (8A/8B)套筒 9.定位环10.径向o形密封圏11.4交制孔螺栓 12.防松螺母 13.弹性垫圈、14.金属垫片15.环形凹槽 16.鼓形外 齿对称平面 17.旋转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有轨车辆机械传动的鼓形齿式联轴节,其结 构如图1所示,两端的鼓形齿轮,即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外 套有由两套筒8A、 8B通过其法兰固定连接形成的套筒体。具有鼓形 外齿的轴套7A、 7B内孔中分别过盈配合插装固定主动轴和从动轴。 轴套7A、 7B的外圓制有鼓形外齿1,套筒体的内孔两端附近制有与 鼓形外齿1啮合的内齿2。两套筒8A、 8B的对合面处形成定位环凹,套筒体的内孔中部装有定位环9,该定位环的外圆凸缘夹持在两套筒 8A、 8B对合面处形成的定位环凹中定位,该定位环形成两端面限制 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内极限位置的缩径段,缩径段的端面固 定有由弹性垫圏13和金属垫片14构成的第二弹性止动件。套筒体两 端分别装有端盖3,该端盖的内孔形成限制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 齿轮外极限位置的内翻边凸缘。具有鼓形外齿的轴套对应端盖内翻边 凸缘的位置处制有端面环形凹槽15,其中装有第一弹性止动件6。在图1所示的初始对中位置时,鼓形外齿1位于内齿2的中间位置,内齿2的轴向尺寸是鼓形外齿1轴向尺寸的2倍左右。整个联轴节所有的零部件均处于原始中间位置。第一弹性止动件6由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形齿式联轴节,包括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以及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两端分别装有端盖,所述套筒体的内孔两端设有分别与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啮合的内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孔中部形成两端面限制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内极限位置的缩径段;所述端盖形成限制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外极限位置的凸缘;所述主动鼓形齿轮和从动鼓形齿轮对应所述端盖凸缘的位置装有第一弹性止动件,所述套筒体缩径段的端面固定有第二弹性止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海彦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