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路口违法变向自动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4456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路口违法变向自动捕捉装置,包括用于对第一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一抓拍摄像机以及对第二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二抓拍摄像机以及车牌识别器;所述第一抓拍摄像机以及第二抓拍摄像机分别与所述车牌识别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安装路口的实际情况,采取头牌或尾牌识别的方式,对违法车辆进行全天候自动捕捉:在有导向车道标线的灯控路口,利用左转车道以及左转等待区或右转车道直行的违法车辆;在有禁止左转、禁止右转、禁止调头标志的路口,随意左转或右转以及调头的违法车辆。以上所有违法行为,都能被装置自动捕捉,大大减少了道路警力需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路口的辅助监控方法以及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辆路口违法变 向自动捕捉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复杂的城市交通状况对交通智能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机 动车辆的逐步增加,城市交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应对和解决车辆违法行驶带来 的诸多城市"诟病",提高监督、疏导、分流等一系列交通管理手段的科学效能,更加 科学、合理地应用高科技装备改善城市交通现状,营造更加守法、文明的城市行车氛 围已成为当务之急。动车路口违法变向等问题的严重存在,已对城市交通管理构成了 重大威胁。城市路口分道管理模式,对通过车辆进行提前分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车辆行驶路线的相互交叉,城市交通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随着城市交通状况 的复杂化,交通管理队伍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 一些城市机动车 利用直行车道违法左右变向、利用左右车道违法直行的现象日益增多。由于传统的技 术只是在红绿灯路口埋设地感线圈,只能简单测量出闯红灯的简单的违法行为,对于 机动车路口违法变向行为,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检测,只能单纯利用警力实施路口 监管,而人工监管的办法又将耗费较大的人力,为此,采取新的技术,提高这一违法 现象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路 口违法变向自动捕捉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路口违法变向自动捕捉装置,包括用于对 第一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一抓拍摄像机以及对第二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二抓拍摄像机以及 车牌识别器;所述第一抓拍摄像机以及第二抓拍摄像机分别与所述车牌识别器连接。本技术中,优选地,包括对第一区域进行全景拍摄的第一全景摄像机,所述 第一全景摄像机与所述车牌识别器连接。从而实现对车辆违法变相的全景拍摄,使得 判断依据更加客观全面。本技术中,优选地,包括对第二区域进行全景拍摄的第二全景摄像机,所述 第二全景摄像机与所述车牌识别器连接。从而实现对车辆违法变相的全景拍摄,使得 判断依据更加客观全面。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车牌识别器还与一接收服务器连接。从而可以进行 远端实时比对控制,有效提高了判别时效性。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车牌识别器与接收服务器通过光纤或者无线网络连 接,可以根据具体的现场情况选择数据传输的架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安装路口的实际情况,采取头牌或尾牌识别的方式, 对违法车辆进行全天候自动捕捉在有导向车道标线的灯控路口,利用左转车道及左 转等待区或右转车道直行的违法车辆;在有禁止左转、禁止右转、禁止调头标志的路 口,随意左转或右转以及调头的违法车辆。以上所有违法行为,都能被装置自动捕捉, 大大减少了道路警力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现场模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另一现场模拟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现场模拟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现场模拟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现场模拟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现场模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路口违法变向自动捕捉装置,包括用于 对第一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一抓拍摄像机1 、对第一区域进行全景拍摄的第一全景摄像机 4、对第二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二抓拍摄像机2、对第二区域进行全景拍摄的第二全景摄 像机5以及车牌识别器3;所述第一抓拍摄像机l、第一全景摄像机以及第二抓拍摄像 机3、第二全景摄像机分别与所述车牌识别器3连接。所述车牌识别器3还通过光纤或 者无线网络与一接收服务器6连接。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车辆路口违法变向自动捕捉装置通过以下方法检测步骤(a),将路口地区分为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步骤(b),对行驶进入第一检测区域的车辆进行监视,本装置对车辆实时抓拍并 记录信息;步骤(b)中,对车辆实时拍照时连续抓拍两张照片,其中一张为车辆号牌 的近景图,另一张为包含车辆号牌车型的路口全景图。步骤(c),对行驶进入第二检测区域的车辆进行监视,本装置对车辆实时抓拍并 记录信息;步骤(c)中,对车辆实时拍照时连续抓拍两张照片,其中一张为车辆号牌 的近景图,另一张为包含车辆号牌车型的路口全景图像。步骤(d),将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中的照片进行对比,如果在设定时间 内,对比照片中的车辆号牌一致,则判定为违法行驶车辆;否则,判定为正常行驶车辆。下面是本技术的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1、 借左转车道及左转等待区直行(1)当汽车行驶至A检测区(左转车道或左转 等待区)时,装置即对所有经过车辆、车牌号、经过时间进行全景、近景跟踪抓拍与 记录,并瞬时将信息存入装置数据库;(2)汽车行至B检测区时,装置再对所有经过 车辆、车牌号及经过时间进行全景、近景抓拍与记录,并瞬时与A检测区抓拍信息进 行比对,如有相同的结果,即在设定的时间内(根据A、 B检测区的距离,预先设定 车辆通过的合理时间),在A检测区、B检测区先后出现的同牌车辆,即为违法车辆, 如图3、 4所示。违法证据即行抓拍、留存,并通过有线或无线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 借右转车道直行(1)当汽车行驶至A检测区(右转车道)时,装置即对所有 经过车辆、车牌号、经过时间进行全景、近景跟踪抓拍与记录,并瞬时将信息存入装 置数据库;(2)汽车行至B检测区时,装置再对所有经过车辆、车牌号及经过时间进 行全景、近景抓拍与记录,并瞬时与A检测区记录抓拍信息进行比对,如有相同的结 果,即在设定的时间内(根据A、 B检测区的距离,预先设定车辆通过的合理时间), 在A检测区、B检测区先后出现的同牌车辆,即为违法车辆,如图5所示。违法证据 即行抓拍、留存,并通过有线或无线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3、 路口违法左转(1)当汽车行驶至A检测区(直行道口),装置即对所有经过 车辆、车牌号、经过时间进行全景、近景跟踪抓拍与记录,并瞬时将信息存入装置数 据库;(2)汽车行至B检测区(禁止左转区域)时,装置再对所有经过车辆、车牌号 及经过时间进行全景、近景抓拍与记录,并瞬时与A检测区记录抓拍信息进行比对, 如有相同的结果,即在设定的时间内(根据A、 B检测区的距离,预先设定车辆通过 的合理时间),在A检测区、B检测区先后出现的同牌车辆,即为违法车辆,如图6所 示。违法证据即行抓拍、留存,并通过有线或无线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4、 路口违法右转(1)当汽车行驶至A检测区(直行道口),装置即对所有经过 车辆、车牌号、经过时间进行全景、近景跟踪抓拍与记录,并瞬时将信息存入装置数 据库;(2)汽车行至B检测区(禁止右转区域)时,装置再对所有经过车辆、车牌号 及经过时间进行全景、近景抓拍与记录,并瞬时与A检测区记录抓拍信息进行比对, 如有相同的结果,即在设定的时间内(根据A、 B检测区的距离,预先设定车辆通过 的合理时间),在A检测区、B检测区先后出现的同牌车辆,即为违法车辆,如图7所 示。违法证据即行抓拍、留存,并通过有线或无线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5、 路口违法调头(1)当汽车行驶至A检测区(直行道口),装置即对所有经过 车辆、车牌号、经过时间进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路口违法变向自动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第一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一抓拍摄像机(1)、对第二区域进行抓拍的第二抓拍摄像机(2)以及车牌识别器(3);所述第一抓拍摄像机(1)以及第二抓拍摄像机(3)分别与所述车牌识别器(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通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