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荣东专利>正文

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4053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火焰检测探针(1)安装在燃烧器喷嘴前3~12毫米处,火焰检测探针(1)通过导线串联电阻(R↓[1])后与三极管(G↓[1])的基极连接,集电极通过电容(C↓[1])、(C↓[2])电阻(R↓[3])与燃烧器喷嘴(3)连接,同时还与三极管(G↓[3])基极连接,三极管(G↓[1])发射极与三极管(G↓[2])基极连接,三极管(G↓[2])集电极连接电阻(R↓[3]),发射极通过电阻(R↓[2])与继电器(J)和二极管(D)连接,继电器(J)与二极管(D)另一端均与三极管(G↓[3])、(G↓[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G↓[3])发射极与三极管(G↓[4])基极连接,三极管(G↓[4])发射极与喷嘴(3)连接。(*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报警装置,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燃气安全稳定燃烧是燃气燃烧装置的必备条件,由于我国使用的燃气种类繁多,成份不同,燃烧特性更不相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范围很大,特别是燃气中氢含量很高的燃气,回火倾向性很大。由理论计算设计的燃烧器,本应该稳定燃烧,但由于加工、安装燃气成份使用条件变化等诸多原因,时常出现回火现象,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工作,更甚者还会烧毁设备,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防回火的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回火安全控制装置,安装在燃气具适当部位,达到预防、制止由于回火产生的事故及火灾的发生,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它由火焰检测探针、导线、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火焰检测探针(1)安装在燃烧器喷嘴前3~12毫米处,火焰检测探针(1)通过导线串联电阻(R1)后与三极管(G1)的基极连接,集电极通过电容(C1)、(C2),电阻(R3)与燃烧器喷嘴(3)连接,同时还与三极管(G3)基极连接,三极管(G1)发射极与三极管(G2)基极连接,三极管(G2)集电极连接电阻(R3),发射极通过电阻(R2)与继电器(J)和二极管(D)连接,继电器(J)与二极管(D)另一端均与三极管(G3)、(G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G3)发射极与三极管(G4)基极连接,三极管(G4)发射极与喷嘴(3)连接。二极管(D)与继电器(J)并联。三极管(G1)集电极与三极管G3基极间串联电阻R4。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能够有效地避免回火对设备造成的危险和事故,保障了操作者和设备的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中1为熄火保护检测针,2为燃烧器,3为喷嘴,4为燃气分配管,5为电磁阀,6为燃气进气管路,7为火焰检测探针,8为绝缘体,9为燃气回火安全控制装置,10为燃气控制系统。R为电阻,C为电容,G为三极管,D为二极管,J为继电器。本技术中所有电器元件均外购,火焰检测探针采用耐高温的合金制造,备齐图1和图3中所示元器件,参照图3所示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装好并与火焰检测探针连好即可,使用时参照图2安装。火焰正常燃烧时,喷嘴处无回火,控制线路不导通,G1基极无电压,G1、G2、G3和G4均处于截止状态,燃气回火控制装置中的继电器J不动作,常闭点使燃气控制系统(10)正常供电,电磁阀(5)处于开启状态,燃气正常流通供燃烧器(2)燃烧。当回火时,燃烧器(2)上的火焰,回火至喷嘴(3)前燃烧,设置在固定燃气喷嘴的燃气分配管绝缘体(8)上的,伸向喷嘴(3)前的火焰检测探针(7)接触到火焰,火焰中的正负离子作定向移动,形成微弱电流通过R1,三极管G1、G2基极有电流通过,使a点产生电压,该电压使G3、G4导通工作,b点电压降低,继电器J工作,常闭点打开,切断电磁阀(5)的电源,电磁阀(5)关闭,燃气管内的燃气被关断,因此对燃烧设备进行了保护。同时,熄火保护检测探针(7)检测不到火焰,发出信号报警或控制其它控制电路。实施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有发生回火倾向的燃气燃烧器具进行回火保护。特别是对燃气热水器,中小型燃气锅炉等运行时间较长的燃气燃烧设备,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它由火焰检测探针、导线、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火焰检测探针(1)安装在燃烧器喷嘴前3~12毫米处,火焰检测探针(1)通过导线串联电阻(R1)后与三极管(G1)的基极连接,集电极通过电容(C1)、(C2),电阻(R3)与燃烧器喷嘴(3)连接,同时还与三极管(G3)基极连接,三极管(G1)发射极与三极管(G2)基极连接,三极管(G2)集电极连接电阻(R3),发射极通过电阻(R2)与继电器(J)和二极管(D)连接,继电器(J)与二极管(D)另一端均与三极管(G3)、(G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G3)发射极与三极管(G4)基极连接,三极管(G4)发射极与喷嘴(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与继电器(J)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三极管(G1)集电极与三极管G3基极间串联电阻R4。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火焰检测探针(1)安装在燃烧器喷嘴前3~12毫米处,火焰检测探针(1)通过导线串联电阻(R文档编号F23N5/24GK2273378SQ96238119公开日1998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贾敬秋, 金荣东, 金荣来 申请人:金荣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气具回火安全控制装置,它由火焰检测探针、导线、控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火焰检测探针(1)安装在燃烧器喷嘴前3~12毫米处,火焰检测探针(1)通过导线串联电阻(R↓[1])后与三极管(G↓[1])的基极连接,集电极通过电容(C↓[1])、(C↓[2]),电阻(R↓[3])与燃烧器喷嘴(3)连接,同时还与三极管(G↓[3])基极连接,三极管(G↓[1])发射极与三极管(G↓[2])基极连接,三极管(G↓[2])集电极连接电阻(R↓[3]),发射极通过电阻(R↓[2])与继电器(J)和二极管(D)连接,继电器(J)与二极管(D)另一端均与三极管(G↓[3])、(G↓[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G↓[3])发射极与三极管(G↓[4])基极连接,三极管(G↓[4])发射极与喷嘴(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敬秋金荣东金荣来
申请(专利权)人:金荣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