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3974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圆环板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同轴的圆筒状凸起,且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圆环板的内缘处周向均布若干穿孔。使用时,通过行车等设备起吊悬辊成型法的管模,先让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筒状凸起套在管模的相应端上,使连接件与管模接触以支撑管模,再通过穿经穿孔的紧固件,将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环板与管模的相应端面贴靠连接,从而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这样,借助于两个本滚圈,使得管模能够周向转动、管模的网格状凸筋可免受磨损。因此,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管模能够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的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悬辊成型法生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顶管。所述的悬辊成型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采用常规的悬辊法设备,在排水管或 顶管的管模内制得排水管或顶管的基坯;(2)、对(1)中带有基坯的管模置于蒸养池中进行 蒸养后脱模。所述管模为外壁均布有网格状凸筋的金属圆筒,制造成本较高。网格状凸筋一则 使得所述管模不易周向转动,以至无法满足相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二则使得所述管模 的磨损大、使用寿命较短,以至使用成本较高。因此,如何使得悬辊成型法管模容易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 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将两 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所述管模容易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的工艺要 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 结构为圆环板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同轴的圆筒状凸起,且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 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圆环板的内缘处周向均布若干穿孔。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技术所述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均 简称为本滚圈。使用时,通过行车等设备起吊悬辊成型法的管模,先让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筒状凸 起套在管模的相应端上,使连接件与管模接触以支撑管模,再通过穿经穿孔的紧固件,将每 个本滚圈中的圆环板与管模的相应端面贴靠连接,从而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 管模上,这样,借助于两个本滚圈,使得所述管模能够周向转动、所述管模的网格状凸筋可 免受磨损。因此,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所述管模能够周向转动以 满足相关的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所述连接件由固设在圆环板所述侧面上的两个径向耳板和一个外凸的周向圆弧 板构成,每个耳板的一端与圆弧板的一相应端相接,每个耳板的另一端与圆筒状凸起的内壁相接。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筋。这样,可进一步 加强本滚圈的强度。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三角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滚圈的一立体图;图2是本滚圈的另一立体图;图3是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本滚圈的结构为圆环板1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1同轴的圆 筒状凸起2,且圆环板1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2的内壁之间设有四个连接件4,圆环板 1的内缘处周向均布六个穿孔3。所述连接件4由固设在圆环板1所述侧面上的两个径向 耳板41和一个外凸的周向圆弧板42构成,每个耳板41的一端与圆弧板42的一相应端相 接,每个耳板41的另一端与圆筒状凸起2的内壁相接。圆环板1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 2的内壁之间还设有十个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的形状为三角形。参见图3,托管机7由水平机座71、通过轴承座并按矩形排布方式布置在机座71 上的四个托轮72、过桥轴73、驱动电机74组成,过桥轴7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相应托 轮72的轮轴内端同轴连接,所述两个相应托轮72中任一托轮72的轮轴外端与减速器同轴 连接。使用时,通过行车等设备起吊悬辊成型法的管模6 (管模6内带有钢筋混凝土排水 管或顶管的基坯),先让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筒状凸起2套在管模6的相应端上,使圆弧板42 与管模6接触以支撑管模6,再通过穿经穿孔3的紧固件(紧固件在附图中未示出)使每个 本滚圈中的圆环板1与管模6的相应端面贴靠连接,从而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 的管模6上,然后,管模6通过两个本滚圈的圆筒状凸起2托置在托管机7的四个托轮72 上,这样,开启驱动电机74,通过四个托轮72(其中过桥轴73两端的两个托轮72为驱动 轮、另两个托轮72为从动轮),借助于两个本滚圈,使得所述管模6能够周向转动、所述管模 6的网格状凸筋61可免受磨损。因此,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所述管模容易周向转动以 满足相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显而易见的若干变换或替代以 及改型,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特征在于圆环板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同轴的圆筒状凸起,且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圆环板的内缘处周向均布若干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 固设在圆环板所述侧面上的两个径向耳板和一个外凸的周向圆弧板构成,每个耳板的一端 与圆弧板的一相应端相接,每个耳板的另一端与圆筒状凸起的内壁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特征在于圆环板的 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 形状为三角形。专利摘要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圆环板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同轴的圆筒状凸起,且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圆环板的内缘处周向均布若干穿孔。使用时,通过行车等设备起吊悬辊成型法的管模,先让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筒状凸起套在管模的相应端上,使连接件与管模接触以支撑管模,再通过穿经穿孔的紧固件,将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环板与管模的相应端面贴靠连接,从而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这样,借助于两个本滚圈,使得管模能够周向转动、管模的网格状凸筋可免受磨损。因此,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管模能够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的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文档编号B28B21/80GK201626045SQ201020123749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夏学志 申请人:安徽省方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特征在于:圆环板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同轴的圆筒状凸起,且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圆环板的内缘处周向均布若干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方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