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的支承外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33587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弹簧、橡胶隔振器的支承外壳壳体。由于浮置式道床与其支承物——钢弹簧、橡胶隔振器的支承外壳体与道床之间为金属、混凝土的连接,在强力振动和冲击作用下,形成缝隙而产生振动,产生巨大噪音,甚至出现损坏道床或支承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承外壳体与混凝土接触部位设置带有多个横向通孔的数块加强板。使得道床与支承物之间联接牢固,保证了道床随支承外壳体同步在钢弹簧、橡胶隔振装置上在设定范围内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洁,连接效果好,道床与支承架之间无噪音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隔振、减噪的浮置板式轨道隔振器支承 外壳体。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浮置式板式轨道隔振器的支承外壳体是用来与钢筋混凝土浇铸为 一体的支承机构, 一般由强度较大的金属制成。处于道床内部底表面,且金属 表面较为光滑,因而浇铸过程中支承机构与混凝土连结不好,形成道床与支承 壳脱开,振动过程中,造成连结部位的撞击,产生噪音,严重的损坏道床及装 置,带来极大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的支承外壳体, 解决道床混凝土之间的连结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支承架、加强板、 压座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与混凝土道床连接的一侧设有数个加强板, 且每个加强板设有数个通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洁,连接效果好,道床与支承架之间无噪音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局部剖视主视图。附图中,l为支承外壳体,2为加强板,3位压座。具体实施方式将本技术运用于地铁浮置式板式道床之中。本技术与混凝土道床 一起浇铸,由于支承外壳体1周围焊接的数块带孔的连结加强板2上设有多个 通孔,因而浇铸的混凝土横向穿过通孔而牢固的将支承外壳体1与混凝土连结 为一体。利用支承外壳体内侧的压座3和液压机构的配合,可形成整体浮置板 道床上移,方便了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的安装。安装完毕后,道床连同支 承外壳体1支承于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上。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冲击和 振动都不会形成道床与支承外壳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了整体道床随支承 外壳体l在钢弹簧、橡胶隔振器上在设定范围内振动。权利要求1、一种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的支承外壳体,它是由支承外壳体、加强板、压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外壳体外侧设有数块加强板,且每块加强板上设有数个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弹簧、橡胶隔振器的支承外壳壳体。由于浮置式道床与其支承物——钢弹簧、橡胶隔振器的支承外壳体与道床之间为金属、混凝土的连接,在强力振动和冲击作用下,形成缝隙而产生振动,产生巨大噪音,甚至出现损坏道床或支承系统。本技术在支承外壳体与混凝土接触部位设置带有多个横向通孔的数块加强板。使得道床与支承物之间联接牢固,保证了道床随支承外壳体同步在钢弹簧、橡胶隔振装置上在设定范围内振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洁,连接效果好,道床与支承架之间无噪音等优点。文档编号E01B19/00GK201428096SQ20092003711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吴天生, 张弓木, 伟 徐 申请人:江苏铁科环控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弹簧、橡胶复合隔振器的支承外壳体,它是由支承外壳体、加强板、压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外壳体外侧设有数块加强板,且每块加强板上设有数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生张弓木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科环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