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用连接扣及一种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942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用连接扣及一种帐篷,帐篷用连接扣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基体和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用于卡扣一根帐篷杆的第一扣钩,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基体和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用于卡扣另一根帐篷杆的第二扣钩;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实现帐篷杆的快速连接和帐篷的迅速搭建,而且能够灵活满足两根帐篷杆之间不同的交叉角度要求,适用于多种类型和形状的帐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帐篷用连接扣及一种帐篷。
技术介绍
帐篷一般由篷布以及用于将篷布支撑成一定空间形状的支架构成,篷布一般选用 帆布、尼龙、涤纶、牛津布等结实、防水的材料,支架一般选用牢固耐用、刚性较好的金属、玻 璃钢、碳素纤维、塑料等材料。为了便于携带和拆装,目前很多帐篷的支架都由多根帐篷杆与多个连接扣、连接 带或连接管配合组装而成。例如两根或多根帐篷杆可在交叉处不做固定,也可穿过连接扣 从而交叉连接,或者使用连接带在交叉处进行绑扎,公告号CN2592799Y、技术名称“帐 篷”的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将多根杆件通过一体的、带有至少两个分支的套管联结件连 接的技术方案。然而,现有的这些帐篷杆连接方式都固定了帐篷杆之间交叉角度的大小,使 用者无法灵活调整该夹角从而适应不同的篷布形状,而且大部分连接扣、连接带或者连接 管的使用方式复杂繁琐,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将帐篷杆连接起来从而搭建帐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连接、且使用灵活的帐 篷用连接扣,以及带有这种连接扣的帐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帐篷用连接扣,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 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基体和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用于卡扣一根帐篷杆的第 一扣钩,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基体和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用于卡扣另一根帐篷杆的第 二扣钩;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或第二连接体为弹性件。—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扣钩,另一端设有第一 固定栓,所述第一固定栓的自由端还具有向外突起的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二基体上设有固 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栓伸入所述固定孔从而转动配合,且将所述第一扣合部卡扣固定在固 定孔内。所述第一固定栓包括至少两个弹性柱体,从而构成圆柱形轮廓,所述弹性柱体之 间具有间隙。优选所述弹性柱体的数量为两个,且横截面为半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基体,中部设置所述第二扣钩,另一 端连接用于固定篷布的底座。所述第二基体用于连接底座的一端还设有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二固定栓的自由端 还具有向外突起的第二扣合部;所述底座上也设置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栓伸入所述固定 孔从而转动配合,且将所述第二扣合部卡扣固定在固定孔内。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帐篷,包括篷布、以及连接组装后用于支撑所述篷布的多根帐篷杆以及多个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 包括第一基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上、用于卡扣一根帐篷杆的第一扣钩,所述第二连接 体包括第二基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上、用于卡扣另一根帐篷杆的第二扣钩;所述第一 基体和第二基体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或第二连接体为弹性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扣钩,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栓,所述第 一固定栓的自由端还具有向外突起的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固定孔,所述第一 固定栓伸入所述固定孔从而转动配合,且将所述第一扣合部卡扣固定在固定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帐篷杆的快速连 接和帐篷的迅速搭建,而且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能够实现360°旋转,从而灵活满 足两根帐篷杆的不同交叉角度要求,适用于多种类型和形状的帐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帐篷用连接扣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帐篷用连接扣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帐篷用连接扣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帐篷用连接扣的正面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帐篷用连接扣的右面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的帐篷用连接扣包括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 2,其中,第一连接体1包括第一基体11和设置在第一基体11上、用于卡扣一根帐篷杆的第 一扣钩12,第一基体11和第一扣钩12可连为一体,也可为相互固定连接的独立部件;第二 连接体2包括第二基体21和设置在第二基体21上、用于卡扣另一根扣帐篷杆的第二扣钩 22,第二基体21和第二扣钩22同样可连为一体,也可为相互固定连接的独立部件。第一扣钩12和第二扣钩22的结构和大小尺寸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例如一种实 施方式中,第一扣钩12和第二扣钩22可采用不易变形的硬质材料制作,将一根帐篷杆卡入 后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固定。如图1至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第一扣钩12和/或第二扣钩 22可都由弹性材料制作,如果第一基体11与第一扣钩12、第二基体21与第二扣钩22为连 体式结构,则第一连接体1和/或第二连接体2可由尼龙、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弹性件,第 一扣钩12和第二扣钩22上都具有略小于帐篷杆直径的开口,帐篷组装过程中,可先通过人 力将帐篷杆直接摁入开口,将其牢固地卡扣在第一扣钩12或第二扣钩22内,不易掉落。根 据本实施方式制作的的连接扣不仅结构轻巧,而且组装方便。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1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可转动连接,例如二者之间可通 过螺栓等部件进行枢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连接扣与篷布的牢固连接,第二基体21的一 端与第一基体11转动连接,中部设置第二扣钩22,另一端还连接用于固定篷布的底座3,篷 布上可设置绑绳,该绑绳系缚在底座3上从而使篷布贴合帐篷杆,不易发生变形。本实施方式的帐篷用连接扣能够方便、迅速地将两根帐篷杆分别卡扣在第一扣钩 12和第二扣钩22内,实现牢固稳定地交叉连接,显著提高了帐篷的组装效率。考虑到各类 帐篷的形状、大小不同,两根帐篷杆之间对应的交叉角度也不相同,而本实施例的帐篷用连 接扣中,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之间能够根据具体需要实现360°全方位旋转,因此 可灵活应用于多种帐篷结构,更加容易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第二实施例图4至图5表示第一基体11与第二基体21之间一种优选的旋转连接方式,第一 基体11上与第一扣钩12位置相反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栓13,第一固定栓13的自由端具有 向外突起的第一扣合部14 ;对应地,第二基体21上设有固定孔23,将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 体21相互连接时,可将第一固定栓13伸入固定孔23从而实现转动配合,为了避免固定栓 13从固定孔23中掉出,第一扣合部14还卡扣固定在固定孔23内部。如图4所示,第二基 体21上还可设置贯通的开口槽26,由于第一扣合部14的外径大于固定孔23的孔径,第一 扣合部14正好卡在该开口槽26内。第一扣合部14可为一独立件,即可将第一固定栓13穿过固定孔23后,再将其第 一扣合部14固定在第一固定栓13的自由端从而防止第一连接体1掉落;第一扣合部14还 可与第一固定栓13制作成连体结构,例如第一固定栓13可包括至少两个弹性柱体131,使 第一固定栓13构成圆柱形轮廓,各弹性柱体131之间还具有一定的间隙,将第一固定栓13 伸入固定孔23时,可通过人力合拢这些弹性柱体131的自由端,当突起的第一扣合部14顺 利穿过固定孔23之后,会在弹性作用下自然张开从而卡扣固定在固定孔23内部,能够有效 避免第一连接件1从第二连接件2中掉落。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栓13优选包括两个弹性 柱体131,且每个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用连接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基体和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用于卡扣一根帐篷杆的第一扣钩,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基体和设置在第二基体上、用于卡扣另一根帐篷杆的第二扣钩;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尼玛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