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线圈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28122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十字线圈表头,它由上骨架(3)、下骨架(6),针铀(1)、游丝(2)、磁钢(8)、线圈(5)、屏蔽罩(7)和导电小针(4)等组成,其显著的特点是导电小针(4)分布在上下两边的骨架上,与线圈引出头焊接,采用漏斗型凹坑盛装阻尼油,仪表面板安装孔距为25mm。是一种低成本、小体积和便于与传统动圈式表头替换的结构形式,适用于汽车、摩托车速度指针指示电磁驱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十字线圈表头,尤其是摩托车、汽车使用的车速驱动指针结 构的表头。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摩托车、汽车使用的车速驱动指针结构的十字线圈表头如附图说明图1、图2 所示。它由针轴1、游丝2、塑料上骨架3、导电螺钉4、两组线圈5、下骨架6、屏蔽罩7、磁钢 8、阻尼油9等组成,针轴与磁钢压铆连接,并两头穿出,下端一头装入下骨架中心小孔内, 上端另一头待装指针,下端装有阻尼油,内置于上骨架与下骨架形成的活动空腔内,骨架上 绕有互相垂直的两组线圈,线圈四引出头,分别焊接于四个M3导电螺钉上,上、下骨架通过 导电螺钉拧入连接,并且四个导电螺钉分布在骨架上、下、左、右四边;阻尼油灌装于下架空 腔内,与磁钢作用形成阻尼;上骨架两安装孔距离为32mm。这样的十字线圈表头,其缺陷 是一方面,因使用M3导电螺钉(一般为铜)作为线圈连接点,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四个导 电连接螺钉分布在骨架的上下左右四边,使整个表头尺寸增大,同时阻尼油加于下骨架的 型腔内,每只表头消耗阻尼油太多,既浪费又容易溢出,而32mm的仪表面板安装孔距,使小 的仪表面板,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尺寸、低成本,仪表面板安装孔 距为25mm,四个导电连接点分布在上、下两边的新型十字线圈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十字线圈表头,包含针 轴、游丝、上骨架、导电小针、两组线圈、下骨架、屏蔽罩、磁钢、阻尼油等,针轴与磁钢压铆 连接,并两头穿出,下端一头装入下骨架中心凹孔内,上端另一头待装指针,下端装有阻尼 油,内置于上骨架与下骨架形成的活动空腔内,骨架上绕有互相垂直的两组线圈,线圈四引 出头,分别与四个导电小针电连接,上骨架与下骨架通过导电小针过盈压入连接,四导电小 针分布在骨架上、下两边;下骨架中心安装针轴的下端,有一漏斗型凹坑,针轴装于中心小 孔,阻尼油灌满漏斗;同时上骨架上,有两个距离25mm的仪表面板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十字线圈表头比原
技术介绍
体积小1/3,成本低 1/2,便于与现有大多数孔距为25mm的仪表面板直接替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结构主视半剖图。图2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半剖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半剖图。3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电小针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轴侧图。图中1.针轴,2.游丝,3.上骨架,4.导电小针,5.线圈,6.下骨架,7.屏蔽罩,8.磁 钢,9.阻尼油。具体实施方式在图3、图4及局部放大图5中,上骨架3、下骨架6为聚甲醛或尼龙塑料,针轴1 为不锈钢针,游丝2型号1. 8B7/2000,磁钢8为表面磁密可达1200GS的硬磁材料,导电小 针4为Ol. 2mm的导电铜针,如图6所示,屏蔽罩7为低碳钢板或纯铁冲制拉伸而成。针轴 1与磁钢压铆成一体,置于上下骨架装配后的空腔内,针轴1的上端合适位置压装游丝2,下 端装于下骨架漏斗型凹坑中心小孔,凹坑灌满合适粘度的阻尼油9,沿着骨架的中心轴线, 磁钢可自由缓慢转动。上骨架3、下骨架6,通过分布在上下两个方向四个导电小针4与之 过盈配合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骨架,骨架上用漆包线绕制两组互相垂直的线圈5,形成磁场正 交的十字线圈。两组线圈的引出头与导电小针4上端焊接导通,四个导电小针4的下端以 作为将来与线路板连接的四个引入端。上骨架3左右两支耳上有孔距25mm的安装孔,以方便与现有仪表面板替换使用, 也便于生产小型仪表。权利要求一种十字线圈表头,作为速度指针驱动结构之一,包含针轴(1)、游丝(2)、上骨架(3)、导电小针(4)、两组线圈(5)、下骨架(6)、屏蔽罩(7)、磁钢(8)、阻尼油(9)等,针轴(1)与磁钢(8)压铆连接,并两头穿出,下端一头装入下骨架(6)中心凹孔内,上端另一头待装指针,下端装有阻尼油(9),内置于上骨架(3)与下骨架(6)形成的活动空腔内,骨架上绕有互相垂直的两组线圈(5),线圈四引出头,分别与四个导电小针(4)电连接,其特征是上骨架(3)与下骨架(6)通过导电小针(4)过盈压入连接,导电小针(4)分布在骨架上、下两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线圈表头,其特征是下骨架(6)中心安装针轴(1)的下 端,有一漏斗型凹坑,针轴装于中心小孔,阻尼油灌满漏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线圈表头,其特征是上骨架(3)上,有两个距离25mm的 仪表面板安装孔。专利摘要一种十字线圈表头,它由上骨架(3)、下骨架(6),针铀(1)、游丝(2)、磁钢(8)、线圈(5)、屏蔽罩(7)和导电小针(4)等组成,其显著的特点是导电小针(4)分布在上下两边的骨架上,与线圈引出头焊接,采用漏斗型凹坑盛装阻尼油,仪表面板安装孔距为25mm。是一种低成本、小体积和便于与传统动圈式表头替换的结构形式,适用于汽车、摩托车速度指针指示电磁驱动。文档编号G01P1/07GK201662576SQ20102012153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杨震环, 王松, 黄三元 申请人:宁波科达仪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十字线圈表头,作为速度指针驱动结构之一,包含针轴(1)、游丝(2)、上骨架(3)、导电小针(4)、两组线圈(5)、下骨架(6)、屏蔽罩(7)、磁钢(8)、阻尼油(9)等,针轴(1)与磁钢(8)压铆连接,并两头穿出,下端一头装入下骨架(6)中心凹孔内,上端另一头待装指针,下端装有阻尼油(9),内置于上骨架(3)与下骨架(6)形成的活动空腔内,骨架上绕有互相垂直的两组线圈(5),线圈四引出头,分别与四个导电小针(4)电连接,其特征是上骨架(3)与下骨架(6)通过导电小针(4)过盈压入连接,导电小针(4)分布在骨架上、下两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三元王松杨震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达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