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1873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技术特征在于: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三个部分采用螺纹连接,接口插座通过螺钉固定电路单元未与电源单元连接的一端;所述的电路单元是电路板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电路;所述的电路输入端是电容C与电阻R0的并联电路,之后一端串接电位器W0、稳压芯片和并联的R1和R2,然后并联电池和稳压管D;所述的电源单元是电池和弹簧置于外壳内,弹簧置于外壳与后盖连接的一端。本装置结构合理、携带使用方便、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已经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对于同类的测量系统也可以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属于计量测试

技术介绍
温度测量与系统校准一直是计量测试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在温度测 量系统中,通常采用接触法进行温度测量。根据需要测量温度的范围和精度,使用的温度传 感器主要包括铜_康或镍铬_镍硅等热电偶。在每次温度测量进行前,都需要对温度测量 系统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采集。通常情况下,对温度测量系统进行检查 和校准采用的方法是温度量校准,即采用一定的加热设备对热电偶连续或定点加热,以确 定测量的输出与被测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方法可以修正包括热电偶本身误差在内的 系统误差,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与真实试验测试状态完全一致,具有直观、可靠和实用等 特点。但是,对于一些应用在户外的温度测量系统,受系统工作条件等情况的限制,对热电 偶等温度传感器进行直接物理加热很不容易,很难以实现。特别是在自然气候条件比较恶 劣的情况下,物理加热方式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有时无法给热电偶施加以有效的热能量。 所以传统的校准方法具有缺点,如加热情况不理想、输出幅值不明显以及校准检测时间过 长等。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 装置,根据温度测量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设计了一种简单可行的便携式电校准装置。该电 校准装置控制输出精确的直流电压替代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实现温度测量系统的测试和 校准。 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插座、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电路单 元、电源单元和后盖三个部分采用螺纹连接,接口插座通过螺钉固定电路单元未与电源单 元连接的一端;所述的电路单元是电路板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电路;所述的电路输 入端是电容C与电阻R。的并联电路,之后一端串接电位器W。、稳压芯片和并联的I^和&,然 后并联电池和稳压管D;所述的电源单元是电池和弹簧置于外壳内,弹簧置于外壳与后盖 连接的一端。 拨动开关&串联Rp拨动开关K2串联R2 ;拨动开关&和拨动开关K2的拨动钮安 装在电路单元外壳的一侧。 所述的稳压芯片采用集成电压基准1403芯片。 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克服了现有校准方法存在的 缺陷,使测量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大得到提高。并且,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携带使用方便、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在原理上和实现上为温度测量系统的检测和校准提供了新思路。该装 置已经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对于同类的测量系统也可以推广使 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 :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3 :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的电路及接口部分结构图 a :电路及接口部分结构总体图;b :A-A剖面图;C :B-B剖面图; 图4 :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的电源部分结构图 a :电源部分结构总体图;b :C-C剖面图;C :D_D剖面图; 图5 :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的后盖结构图 a :后盖结构总体图;b :E-E剖面图; 1-接口插座;2-拨动开关;3-电路单元;4电源;5_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接口插座、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 三个部份采用螺纹连接,接口插座通过螺钉固定电路单元未与电源单元连接的一端。 所述的电路单元是电路板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电路;所述的电路输入端是 电容C与电阻R。的并联电路,之后一端串接电位器W。、稳压芯片和并联的I^和&,然后并联 电池和稳压管D ;其中电容C为1000微法电解电容,电阻R。为1/4瓦100欧姆金属膜电阻, 电位器W。为10千欧3296电位器,电阻&和R2均为1/4瓦1000欧姆金属膜电阻。外壳的 材料为铝,外壳的外径为24毫米,内径为16毫米,长度为47毫米。 所述的电源单元是电池和弹簧置于外壳内,弹簧置于外壳与后盖连接的一端。外壳的材料为铝,外壳的外径为24毫米,内径为16毫米,长度为70毫米。 所述的后盖外壳材料为铝,外壳的外径为24毫米,内径为16毫米,长度为10毫米。 将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与要校准的系统通道通过转接头连接在一起, 拨动开关在初始位置,此时,电校准装置输出阻抗为100欧姆,输出电压值为0毫伏,温度 测量系统得到一个标准的0电压信号;拨动开关选择下一个档位,此时,电校准装置输出高 精度电压值为10毫伏,这个标准信号经过电缆传输后,有一定的信号衰减,传至温度测量 系统,通过调整温度测量系统电压信号的放大倍数及滤波参数,就会得到一个标准的2伏 电压信号;拨动开关再选择下一个档位,此时,电校准装置输出高精度电压值为20毫伏,已 经调整好参数的温度测量系统会显示一个标准的4伏电压信号,表示该路通道已经校准完 成。这样对于温度测量系统的通道,输入一个标准毫伏电压信号,就会得到一个标准放大的 固定电压信号,实现了该通道的校准功能。继续选择下一个通道,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整个 温度测量系统的通道校准与检测。权利要求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插座、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三个部份采用螺纹连接,接口插座通过螺钉固定电路单元未与电源单元连接的一端;所述的电路单元是电路板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电路;所述的电路输入端是电容C与电阻R0的并联电路,之后一端串接电位器W0、稳压芯片和并联的R1和R2,然后并联电池和稳压管D;所述的电源单元是电池和弹簧置于外壳内,弹簧置于外壳与后盖连接的一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拨动开关^ 串联1^,拨动开关1(2串联1 2 ;拨动开关I^和拨动开关1(2的拨动钮安装在电路单元外壳的一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稳压芯片采用集成电压基准1403芯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技术特征在于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三个部分采用螺纹连接,接口插座通过螺钉固定电路单元未与电源单元连接的一端;所述的电路单元是电路板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电路;所述的电路输入端是电容C与电阻R0的并联电路,之后一端串接电位器W0、稳压芯片和并联的R1和R2,然后并联电池和稳压管D;所述的电源单元是电池和弹簧置于外壳内,弹簧置于外壳与后盖连接的一端。本装置结构合理、携带使用方便、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已经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对于同类的测量系统也可以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应用前景。文档编号G01K15/00GK201532267SQ20092003448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佟力波, 吴炎, 施卫群, 李强, 沈飞, 王智清, 钟华 申请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0一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温度测量系统电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插座、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电路单元、电源单元和后盖三个部份采用螺纹连接,接口插座通过螺钉固定电路单元未与电源单元连接的一端;所述的电路单元是电路板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电路;所述的电路输入端是电容C与电阻R↓[0]的并联电路,之后一端串接电位器W↓[0]、稳压芯片和并联的R↓[1]和R↓[2],然后并联电池和稳压管D;所述的电源单元是电池和弹簧置于外壳内,弹簧置于外壳与后盖连接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卫群李强佟力波王智清钟华沈飞吴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零一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