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9675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铰链,属于一种铰链,其结构包括铰链螺栓、预紧螺母、平垫片、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碟形簧片;其中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平垫片、碟形簧片、预紧螺母均开有中心孔,预紧螺母、碟形簧片、固定支撑件、碟形簧片、浮动支撑件、平垫片由自身的中心孔依次从左至右以串联方式组装在铰链螺栓上,铰链螺栓的头部在平垫片右侧,铰链螺栓的尾部设置有螺纹且与预紧螺母配合紧固;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铰链和现有技术相比,在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够满足抗振动冲击性、安全可靠、预紧度可调节、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铰链
技术介绍
随着军用电子产品的发展,加固产品的种类也逐渐增多,许多产品的结构形式是 由几个部分组成,平时不使用时是折叠在一起的,当正常使用时,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旋转 到一定合适的角度,并保持在任意角度能够止动。这一功能一般是通过摩擦阻尼式的旋转 铰链实现的,提供这种摩擦阻尼作用力的大多是弹簧。在军用电子产品中,一般要求在提供 较大的摩擦力前提下,尽量保证体积重量小。并且最好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环境, 能够自己调节使用时的紧度。现在常用的一些铰链装置对于一些像军用便携计算机,KVM 一体机等在机载、车载、舰载、野外环境下使用的加固产品来说适应性较差。 一般加固产品 比较重,并且对尺寸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使用的弹簧铰链一般承力相对较小。使用一段时间 后,铰链承重力会减小,难以满足在任意角度的可靠止动问题。并且铰链承重力减小后难以 进行二次预紧及维修等操作(可维修性差)。有的虽然能够预紧,但是预紧螺母后,经常在 使用中会很快松动甚至脱落。以上问题使军用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可靠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的前 提下,能够满足抗振动冲击性、安全可靠、预紧度可调节、维护方便的一种旋转铰链。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铰链螺栓、预紧螺母、平垫 片、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碟形簧片;其中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平垫片、碟形簧片、 预紧螺母均开有中心孔,预紧螺母、碟形簧片、固定支撑件、碟形簧片、浮动支撑件、平垫片 由自身的中心孔依次从左至右以串联方式组装在铰链螺栓上,铰链螺栓的头部在平垫片右 侧,铰链螺栓的尾部设置有螺纹且与预紧螺母配合紧固;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上均设置 有固定孔。 碟形簧片的左右侧面为弧面,碟形簧片的凹面均朝向固定支撑件,预紧螺母与固 定支撑件之间的碟形簧片的凸面朝向预紧螺母,固定支撑件与浮动支撑件之间的碟形簧片 的凸面朝向浮动支撑件。这种方式的运用减少了浮动支撑件的旋转对预紧螺母造成松动的 现象,大大提高了铰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碟形簧片的中心孔为圆孔。 碟形簧片表面较粗糙,碟形簧片表面做浸油处理。做浸油处理减小了因摩擦引起 的噪音,同时提高了使用寿命。 铰链螺栓为碳钢材料,头部设有一字或十字形槽,便于使用螺丝刀对其进行紧固 安装;中部光滑,以减少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尾部有螺纹;铰链螺栓的螺栓杆上下两侧面 对称加工有两个平面。 铰链螺栓进行调质、淬火处理,满足其强度要求。 固定支撑件和浮动支撑件,其材料为钢质材料。 固定支撑件的中心孔形状为弦弧形,与铰链螺栓的弦弧形螺栓杆过盈配合;浮动支撑件的中心孔为圆形。 固定支撑件和浮动支撑件两侧均设置有圆槽,装配后的预紧螺母、碟形簧片、平垫 片和铰链螺栓均隐藏于固定支撑件和浮动支撑件所设的圆槽中。 预紧螺母与固定支撑件之间的碟形簧片为1个,固定支撑件与浮动支撑件之间的 碟形簧片至少为4个,排列为串联方式。 使用时,固定支撑件通过其自带的固定孔连接在固定不动的基体上;浮动支撑件 通过其自带的固定孔连接到需要旋转的结构件上。 本技术的一种旋转铰链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上述碟形簧片排列为串联方式,增加了相互接触的表面积,在一定预紧力 的作用下,相应增大了簧片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间接的增加了浮动支撑件与固定支撑件之 间的摩擦阻尼力; 2、对碟形簧片表面进行了浸油处理,明显减少了在相互摩擦时所引起的噪音并使 簧片具有了良好的耐摩性; 3、将预紧螺母、碟形簧片、平垫片和铰链螺栓均隐藏于固定支撑件与浮动支撑件 所设计的圆槽中,不仅对以上零件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增加了旋转铰链的使用寿命,而且 整体显得较为美观; 4、固定支撑件中心孔形状设计为弦弧形,铰链螺栓的螺栓杆上下两侧面对称加工 有两个平面;以上设计使固定支撑件与铰链螺栓过盈配合,减小了浮动支撑件转动对螺母 预紧力的影响; 5、另外在预紧螺母安装时,预紧螺母的右侧反向安装一个碟形簧片,以代替常用 的弹簧垫圈,这种方式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铰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整体安装时,预紧螺母一侧朝外,便于调节铰链的预紧力; 7、本技术中的各个零件加工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固定支撑件与浮动支撑件 可设计成许多不同的外观形状,甚至可以与机箱壳体做成一体,能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旋转铰链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一种旋转铰链的爆炸示图。 图中1、固定支撑件,2、浮动支撑件,3、铰链螺栓,4、平垫片,5、碟形簧片,6、预紧 螺母,7、碟形簧片的凸面,8、碟形簧片的凹面,9、碟形簧片的中心孔,10、固定支撑件的中心 孔,11、浮动支撑件的中心孔,12、固定支撑件固定孔,13、浮动支撑件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技术的一种旋转铰链,其结构包括铰链螺栓3、预紧螺母6、平垫片4、固定 支撑件1、浮动支撑件2、碟形簧片9 ;其中固定支撑件1、浮动支撑件2、平垫片4、碟形簧片5、预紧螺母6均开有中心孔,预紧螺母6、碟形簧片5、固定支撑件1、碟形簧片5、浮动支撑 件2、平垫片4由自身的中心孔依次从左至右以串联方式组装在铰链螺栓3上,铰链螺栓3 的头部在平垫片4右侧,铰链螺栓3的尾部设置有螺纹且与预紧螺母6配合紧固;固定支撑 件1、浮动支撑件2上均设置有固定孔12、13。 碟形簧片5的左右侧面为弧面,碟形簧片的凹面8均朝向固定支撑件l,预紧螺母 6与固定支撑件1之间的碟形簧片的凸面7朝向预紧螺母6,固定支撑件1与浮动支撑件2 之间的碟形簧片的凸面7朝向浮动支撑件2。这种方式的运用减少了浮动支撑件2的旋转 对预紧螺母6造成松动的现象,大大提高了铰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碟形簧片的中心孔9为圆孔。 碟形簧片5表面较粗糙,碟形簧片5表面做浸油处理。做浸油处理减小了因摩擦 引起的噪音,同时提高了使用寿命。 铰链螺栓3为碳钢材料,头部设有一字形槽,便于使用螺丝刀对其进行紧固安装; 中部光滑,以减少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尾部有螺纹;铰链螺栓3的螺栓杆上下两侧面对称 加工有两个平面。 铰链螺栓3进行调质、淬火处理,满足其强度要求。 固定支撑件1和浮动支撑件2,其材料为钢质材料。 固定支撑件的中心孔10形状为弦弧形,与铰链螺栓3的弦弧形螺栓杆过盈配合; 浮动支撑件的中心孔11为圆形。 固定支撑件1和浮动支撑件2两侧均设置有圆槽,装配后的预紧螺母6、碟形簧片 5、平垫片4和铰链螺栓3均隐藏于固定支撑件1和浮动支撑件2所设的圆槽中。 预紧螺母6与固定支撑件1之间的碟形簧片5为1个,固定支撑件1与浮动支撑 件2之间的碟形簧片为4个,排列为串联方式。 其中在固定支撑件1和浮动支撑件2之间设置4个碟形簧片5,是为了给固定支 撑件1和浮动支撑件2提供弹性支撑力;在固定支撑件1与预紧螺母7之间设置一个反装 的蝶形簧片5,是为了替代弹簧垫圈达到防松的效果;在铰链螺栓3头部与浮动支撑件2之 间设计1个平垫片4,是为了减小铰链螺栓3螺栓头与浮动支撑件2的摩损;4个蝶形簧片 5同向串联安装,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数量,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铰链,包括铰链螺栓、预紧螺母和平垫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碟形簧片;其中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平垫片、碟形簧片、预紧螺母均开有中心孔,预紧螺母、碟形簧片、固定支撑件、碟形簧片、浮动支撑件、平垫片由自身的中心孔依次从左至右以串联方式组装在铰链螺栓上,铰链螺栓的头部在平垫片右侧,铰链螺栓的尾部设置有螺纹且与预紧螺母配合紧固;固定支撑件、浮动支撑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博秦新玲杨振龙于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