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升降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8403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整形机上对定子端部线圈进行整形的模具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固定板上设有通过轴承座支撑的两滚珠螺杆、电机和气缸,电机轴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两滚珠螺杆上端设有的同步带轮同步带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通过浮动接头与活动板相连,两滚珠螺杆下端也与活动板固连。因而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整形机上对定 子端部线圈进行整形的模具升降驱动机构。技术背景目前,对嵌线后的定子线圈端部整形时模具的升降通常采用液压驱动, 其缺点是一是需要有机械限位装置,针对不同的定子叠厚需更换不同的限位零件,调整不 方便模具到位有撞击;二是没有模具意外下落的保险装置;三是液压系统存在液压油的渗 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模具升降 驱动机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固定板上设有通 过轴承座支撑的两滚珠螺杆、电机和气缸,电机轴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两滚珠螺杆 上端设有的同步带轮同步带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通过浮动接头与活动板相连,两滚珠 螺杆下端也与活动板固连。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螺杆下端与活动板固联,模具固定于活动板, 通过伺服电机及同步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滚珠螺杆副的螺母,螺母将转动转换为螺杆带 动活动板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模具的升降;因而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一种模具升降驱动机构,在固定板7上设有通过轴承座 6支撑的两滚珠螺杆4、 12、电机1和气缸2,电机1轴上的同步带轮10通过同步带3与两滚 珠螺杆4、12上端设有的同步带轮5、9同步带连接,气缸2的活塞杆下端通过浮动接头11 与活动板8相连,两滚珠螺杆4、 12下端也与活动板8固连。权利要求一种模具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固定板(7)上设有通过轴承座(6)支撑的两滚珠螺杆(4、12)、电机(1)和气缸(2),电机(1)轴上的同步带轮(10)通过同步带(3)与两滚珠螺杆(4、12)上端设有的同步带轮(5、9)同步带连接,气缸(2)的活塞杆下端通过浮动接头(11)与活动板(8)相连,两滚珠螺杆(4、12)下端也与活动板(8)固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工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整形机上对定子端部线圈进行整形的模具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固定板上设有通过轴承座支撑的两滚珠螺杆、电机和气缸,电机轴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两滚珠螺杆上端设有的同步带轮同步带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下端通过浮动接头与活动板相连,两滚珠螺杆下端也与活动板固连。因而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优点。文档编号H02K15/04GK201450415SQ200920028299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谦道, 戚志平, 王伟修 申请人:龙口中际电工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是:固定板(7)上设有通过轴承座(6)支撑的两滚珠螺杆(4、12)、电机(1)和气缸(2),电机(1)轴上的同步带轮(10)通过同步带(3)与两滚珠螺杆(4、12)上端设有的同步带轮(5、9)同步带连接,气缸(2)的活塞杆下端通过浮动接头(11)与活动板(8)相连,两滚珠螺杆(4、12)下端也与活动板(8)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修戚志平张谦道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中际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