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米银消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398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钠米银消毒凝胶,除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外,还含有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该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1~100纳米,纳米银粒子载在载体上,纳米银颗粒占消毒凝胶重量的0.1~0.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可以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男性前列腺炎症,通过与其它添加剂或赋形剂结合,制成治疗型面霜、面膜、洗面液、沐浴液等,也可以用于烧烫伤、外伤、手术切口创面感染及溃疡的预防与消毒,促使创面愈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采用纳米银的抗菌药物,更特别的,是关于一种钠米银消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银早在远古时代就被应用来治疗刀伤、箭伤,古代三国名医华佗就用银刀为关公刮骨疗伤,《本草纲目》对银的杀菌治病功能已有记载。《基础元素化学》对银这样描述银作为杀菌药剂具有奇特功效,1%的硝酸银溶液是治疗眼结膜炎的常用药。金属银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据测算1克银就可以杀灭50吨水里的细菌,而且对人畜无害。用含银纱布覆盖溃烂伤口,可迅速消除感染,且不粘连皮肉,银丝可用于缝合伤口,银带可用于固定断骨,银片可用于填补脑壳上破洞,银是最早使用的“亲生物金属”。在临床使用方面,抗感染药占了总用药量的三分之一,但不理想,都认为“细菌越来越耐药,抗生素越来越失效”,原因就在于这些抗生素、磺胺类药等均是通过化学结构的改变来阻断或抑制细菌代谢生长,这环节不行,就换一个环节,称为第二代、第三代抗生素,大部分细菌被抑制死亡,但总有些细菌残存下来,它们的下一代就通过改变基因适应这些药物,即产生耐药性。三、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钠米银消毒凝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钠米银消毒凝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钠米银消毒凝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体现和说明。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除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外,还含有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该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1~100纳米,纳米银粒子载在载体上,纳米银颗粒占消毒凝胶重量的0.1~0.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除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外,还含有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该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1~100纳米,纳米银粒子载在灯芯草载体上,纳米银颗粒占消毒凝胶重量的1~3%。在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中,所述的载体可以是植物载体或无机矿物质载体,该种载体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和数量极多的微孔,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包括单体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透皮促进剂之一或它们的混合物,可以是二者或三者或四者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所述的药剂配方为(以1000克凝胶重量计)纳米银颗粒1~4克, 聚羧乙胺5~12克,三乙醇胺 8~15毫升,余量蒸馏水。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所述的药剂配方为(以1000克凝胶重量计)纳米银颗粒1~3克, 聚羧乙胺6~10克,三乙醇胺 10~15毫升, 余量蒸馏水。最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所述的药剂配方为(以1000克凝胶重量计)纳米银颗粒1~2克, 聚羧乙胺7~8克,三乙醇胺 10~12毫升, 余量蒸馏水。在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中,所述的聚羧乙胺(卡波姆)可以用淀粉类衍生物(羧甲基淀粉钠、羟乙基淀粉、预胶化淀粉)、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黄原胶等合成或天然聚合物之一或混合物代替。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比量将纳米银颗粒、聚羧乙胺和三乙醇胺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搅拌1~2小时,搅拌下冷却至凝固,分装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有必要,还可以增加一些常规的处理方法,当然也可以按实际情况,包括依凭本专业的常规知识省略一个或多个步骤,便能制出合格的产品。同理,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和提高疗效的目的,增加一些添加剂或主剂,这也在本专利技术之中。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可以通过阴道给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通过直肠给药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症,通过与其它添加剂或赋形剂结合,制成治疗型面霜、面膜、洗面液、沫浴液等,也可以用于烧烫伤、外伤、手术切口创面感染及溃疡的预防与消毒,促使创面愈合。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机理是利用经典理论《医用微生物学》中“Ag使菌体变性或沉淀”的原理,由Ag+与菌体蛋白酶的-SH基结合,使以此为必要基的酶丧失活性而无法生存,从而实现杀灭病菌、修复病变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治疗和预防细菌、真菌的作用。其杀菌机理为 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广州安信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抗菌颗粒,该产品及其制造方法已获得中国专利,专利号为94118576.1,名称为长效广谱抗菌颗粒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该专利在此列入以供参考,此微粉上载有的银质粒子,经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检测其粒径为1~100纳米。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以通过阴道或直肠以及直接涂敷在受伤或感染部位给药,也可以涂敷在介质包括织物上给药,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纳米银的粒径为1~100纳米,并且银质粒子的粒径减小,使处于表面层的原子数迅速增加,导致原配位不足,不饱和键外露增多,原子的表面能增高,所以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加上粒径为纳米级,所以这些纳米银具有很好的透渗能力,同时纳米银的优异的杀菌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能治疗阴道炎和其他炎症。本专利技术的钠米银消毒凝胶经过香港大学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全国性病预防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国家北京新药安全评估中心和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检测证明,具有长效、高效、广谱杀菌、无毒、无刺激、物过敏、无耐药性,且剂量小,功效高,是理想的天然杀菌材料。表1钠米银消毒凝胶对普通耐药致病生物的抑菌、杀菌检测 试验结果显示,对以上致病微生物均有强抑性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杀灭作用,浓度为50ug/ml时,作用30分钟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到85.55%,作用24小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达到100%。表2钠米银消毒凝胶对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杀菌检测 试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纳米凝胶对引起性传播的淋球菌、沙眼依原体均有杀灭作用,当浓度为10ug/ml(相当于十万分之一克)作用1分钟杀灭淋球菌;浓度为2.03ug/ml,作用1分钟即杀灭沙眼依原体。本品可抑制和杀灭各类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白色念株菌、绿脓杆菌、化脓性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杆菌、厌氧菌等致病菌,他可杀灭沙眼依原体。安全性试验表面本品无毒性,无过敏性,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无致畸作用,起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本品遇水可加速纳米银的释放,故遇水杀菌力更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时辅剂或添加剂均可以从市场购得,进一步的,也可以采用本行业中常规使用的相类以产品。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量均为以总重量为基础的重单位。A、取灯芯草茎髓干料100克,粉碎至毫米级,备用;B、称取5~20克硝酸银溶于500毫升水中和50~100毫升浓氨水中,溶解后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再向此溶液中加含3~10克维C的溶液(体积50毫升),立即投入A步骤得到的颗粒,在通风条件下进行浸泡、挤压、然后再浸泡、挤压,随后进行热处理、浸泡、挤压,最后再进行烘干即得要求的广谱抗菌颗粒。例2按以下比例称取下列原料纳米银颗粒1克,聚羧乙胺6克,三乙醇胺9毫升,蒸馏水9984克。按以下方法制备按上述配比量将纳米银颗粒、聚羧乙胺和三乙醇胺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蒸馏水继续搅拌1.5小时,搅拌下冷却至凝固,分装即司。例3按以下比例称取下列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钠米银消毒凝胶,其特征在于除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外,还含有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该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1~100纳米,纳米银粒子载在载体上,纳米银颗粒占消毒凝胶重量的0.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米银消毒凝胶,其特征在于除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外,还含有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该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1~100纳米,纳米银粒子载在载体上,纳米银颗粒占消毒凝胶重量的0.1~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米银消毒凝胶,其特征在于除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外,还含有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该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1~100纳米,纳米银粒子载在灯芯草载体上,纳米银颗粒占消毒凝胶重量的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米银消毒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可以是植物载体或无机矿物质载体,该种载体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和数量极多的微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米银消毒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包括单体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透皮促进剂。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钠米银消毒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配方为(以1000克凝胶重量计)纳米银颗粒1~4克, 聚羧乙胺5~12克,三乙醇胺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家宠严季雄
申请(专利权)人:骏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VG[英属维尔京群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