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仁平专利>正文

活塞式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762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拔罐,罐体内设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活塞按钮,活塞按钮下方设有弹簧,活塞杆上设有楔形限位卡,限位卡外侧设有卡位键与之配合,卡位键上部通过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增压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为简单,拔罐内部设有负压生成装置,无需配合其他抽气部件,使用更为方便,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活塞式拔罐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使用的拔罐一般为真空拔罐,均有密封柱塞、排气嘴和罐体构成,排气嘴 设置在罐体顶部,密封柱塞设置在排气嘴的排气孔中,可与之上下滑动配合,用以控制排气 孔与罐体顶部通孔构成的排气通道的开闭。这种结构的拔罐结构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真空拔罐操作不方便,结构复杂等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的活塞式拔罐。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活塞式拔罐,罐 体内设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活塞按钮,活塞按钮下方设有弹簧,弹簧底 部固定在罐体内部,活塞杆上设有楔形限位卡,限位卡外侧设有卡位键与之配合,卡位键下 部轴固定在罐体内部,并设有扭簧,卡位键上部通过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增压按钮,增压按 钮为环状结构,活塞按钮位于增压按钮的中间。使用时,先将活塞按钮按下,待楔形限位卡 卡锁在卡位键上,将罐体底部扣在拔罐部位,按下增压按钮,楔形限位卡与卡位键脱离,活 塞上行,罐体内部形成负压,到拔罐的目的。本技术和以往拔罐相比,结构更为简单,拔罐内部设有负压生成装置,无需配 合其他抽气部件,使用更为方便,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活塞,3、卡位键,4、连杆,5、增压按钮,6、活塞按钮,7、弹簧,8、活塞杆,9、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活塞式拔罐,罐体1内设有活塞2,活塞2通过活塞杆8连接罐体1顶部的活 塞按钮6,活塞按钮6下方设有弹簧7,弹簧7底部固定在罐体1内部,活塞杆8上设有楔形 限位卡,楔形限位卡外侧设有卡位键3与之配合,卡位键3下部轴固定在罐体1内部,并设 有扭簧9,卡位键3上部通过连杆4连接罐体1顶部的增压按钮5,增压按钮5为环状结构, 活塞按钮6位于增压按钮5的中间。权利要求一种活塞式拔罐,罐体内设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活塞按钮,其特征在于活塞按钮下方设有弹簧,弹簧底部固定在罐体内部,活塞杆上设有楔形限位卡,限位卡外侧设有卡位键与之配合,卡位键下部轴固定在罐体内部,并设有扭簧,卡位键上部通过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增压按钮,增压按钮为环状结构,活塞按钮位于增压按钮的中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拔罐,罐体内设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活塞按钮,活塞按钮下方设有弹簧,活塞杆上设有楔形限位卡,限位卡外侧设有卡位键与之配合,卡位键上部通过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增压按钮。本技术结构更为简单,拔罐内部设有负压生成装置,无需配合其他抽气部件,使用更为方便,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文档编号A61M1/00GK201612882SQ20102010855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耿仁平 申请人:耿仁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式拔罐,罐体内设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活塞按钮,其特征在于活塞按钮下方设有弹簧,弹簧底部固定在罐体内部,活塞杆上设有楔形限位卡,限位卡外侧设有卡位键与之配合,卡位键下部轴固定在罐体内部,并设有扭簧,卡位键上部通过连杆连接罐体顶部的增压按钮,增压按钮为环状结构,活塞按钮位于增压按钮的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仁平
申请(专利权)人:耿仁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