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阀及电控燃料箱转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1520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阀,其包括至少三个阀嘴(1),与所述阀嘴(1)相互配合而形成导通路径的阀芯(2),直流电机(5)及控制电路(6),以及围绕所述阀芯、所述直流电机及所述控制电路的阀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6)与所述直流电机(5)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阀芯(2)的旋转轴通过传动机构(4)相互连接,其带动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及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后能够停留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阀芯(2)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与至少三个所述阀嘴(1)中的两个或更多相互配合,形成不同的导通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系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换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燃料箱转换的电控转换 阀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领域中,重型汽车、越野车等一般都配置有主、副两个燃料箱,现有的主 燃料箱和副燃料箱之间的转换型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方式是在发动机燃料管路上安 装手动控制的三通阀;当需要在主、副燃料箱之间进行转换时,通过由驾驶员手动转换三 通阀的通路方向而切换供料燃料箱;另一种方式是由主电脑、转换开关、主燃料箱燃料位 开关、副燃料箱燃料位开关、燃料泵、电磁阀等部件组成的系统来完成燃料箱转换;在正常 工作时由主燃料箱向发动机供燃料,当主燃料箱无燃料时,驾驶员按下转换开关,此时燃料 泵、电磁阀同时工作,首先将燃料由副燃料箱泵入主燃料箱,再由主燃料箱将燃料供给发动 机。然而,上述现有的设计方式会带来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设计对于驾驶员来说操 作较为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手动转换式的设计来说,若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正在 使用的燃料箱燃料耗尽后,驾驶员必须驻车后手工转换三通阀的导通通路,这给机动车的 驾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且,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无法在主燃料箱耗尽时及时地进行燃 料箱转换,极大地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对于上述第二种现有设计方式,虽然其 通过电脑、转换开关、主燃料箱燃料位开关、副燃料箱燃料位开关、燃料泵、电磁阀等部件的 相互配合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但是,由于该种设计的供料方式唯一(仅通过主燃料 箱直接向发动机提供燃料),如果主燃料箱损坏或发生故障,则会完全中断燃料箱向发动机 的供料,从而导致整个机动车的瘫痪;对于军用车辆来说,这种缺陷是致命的。此外,现有 的设计中均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点多,安装不方便的缺点。因此在机动车领域中,急迫地需 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燃料箱转换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阀,其包括至少三个阀嘴1,与所述阀嘴1相 互配合而形成导通路径的阀芯2,直流电机5及控制电路6,以及围绕所述阀芯、所述直流电 机及所述控制电路的阀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6与所述直流电机5电连接,从而 控制所述直流电机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直流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阀芯 2的旋转轴通过传动机构4相互连接,从而带动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 转动;以及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后能够停留在第一位置或第二 位置,所述阀芯2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与至少三个所述阀嘴1中的两个或更多相互 配合,形成不同的导通路径。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动机构4和所述阀芯 2螺纹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阀嘴1和所述阀座7螺纹连接。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系统,其包括电控燃料箱转换阀10、燃料箱选择开关11、燃料泵控制模块12及与多个燃料箱分别一一电连接的多个燃料泵13,其特 征在于所述电控燃料箱转换阀10,包括至少三个阀嘴1,与所述阀嘴1相互配合而形成导 通路径的阀芯2,直流电机5及控制电路6,以及围绕所述阀芯、所述直流电机及所述控制电 路的阀座7,其中所述控制电路6与所述直流电机5电连接,从而控制所述直流电机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直流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阀芯2的旋转轴通过传动机构4相互连接, 从而带动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及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 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后能够停留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阀芯2在所述第一位置或 第二位置与至少三个所述阀嘴1中的两个或更多相互配合,形成不同的导通路径;所述燃 料箱选择开关11分别与所述电控燃料箱转换阀10的控制电路6及燃料泵控制模块12电 连接,从而分别向所述电控燃料箱转换阀10的控制电路6及燃料泵控制模块12传送电信 号。本技术的电控燃料箱转换阀装置及转换系统通过电路控制电机的旋转来控 制不同燃料通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多个燃料箱之间的相互转换;并且,系统切断后自动断 电,从而实现转换阀装置的自动锁定,保证燃料通路的安全。并且,本技术的装置还具 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阀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阀装置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电控燃料箱转换阀装置的电控燃料箱转换系 统及相关机动车部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阀装置的主视剖视图,该电控 燃料箱转换阀可用于机动车之中。如图所示,该电控燃料箱转换阀装置包括第一阀嘴1A, 该阀嘴远离阀体的一端与机动车的第一燃料箱的出口(未示出)相接合;第二阀嘴1B,该 阀嘴远离阀体的一端与机动车的第二燃料箱的出口(未示出)相接合;第三阀嘴1C,该阀 嘴远离阀体的一端与机动车发动机的进燃料口(未示出)相接合,从而将来自于第一燃料 箱或第二燃料箱的燃燃料供给到发动机中;设置于阀座7内部的阀芯2,该阀芯的中心轴 一端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阀嘴相配合,从而形成第一及第二通路,并且,该阀芯的中心 轴的另一端通过传动机构4与同样设置在阀座内部的直流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枢轴连接; 内部组件3,该内部组件支撑上述阀芯的中心轴,并对由上述阀嘴及阀芯形成的通路进行密 封;该转换阀还包括设置于阀座内部的控制电路6,该控制电路6与直流电机5电连接,并 且通过连接器与机动车的内部电路电连接,从而接收来自机动车内部电路的电信号并根据 接收到的信号指令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本技术中所的控制电路可以采用如PWM控制 电路等多种现有控制电路中的任意一种。下面接合附图3说明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电控燃料箱转换阀的电控燃料箱转 换系统及相关机动车部件的主要连接结构,其包括A燃料箱、B燃料箱(未示出),与两个燃4料箱分别对应的A燃料泵13及B燃料泵14,燃料泵控制模块12,电控燃料箱转换阀10,以 及燃料箱选择开关11。其中,燃料箱选择开关11分别与电控燃料箱转换阀的控制电路6及 燃料泵控制模块12电连接;燃料泵控制模块12与燃料泵电连接,从而控制A燃料泵13及 B燃料泵14的运转。在本技术中,燃料泵控制模块12是包括燃料泵继电器及燃料泵传 感器等部件的现有燃料泵中的任意一种。现在结合图1、3说明所述本技术的电控燃料箱转换系统的操作。在操作时, 驾驶员首先通过燃料箱选择开关11选择预期转换到的燃料箱(A燃料箱或B燃料箱);随 后,由燃料箱选择开关11生成的选择电信号分别传送给燃料泵控制模块12及电控燃料箱 转换阀的控制电路6;当控制电路6接收到选择电信号后,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指令阀体内 的直流电机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阀芯2发生转动,并且,当阀芯2旋 转到能够使驾驶员所选择的燃料箱供燃料的位置时,即阀芯2停留在使阀嘴IA至IC或阀 嘴IB至IC其中之一的导通位置时,控制电路6指令直流电机断电,从而将阀芯锁定在该位 置;同时,当燃料泵控制模块12接收到选择电信号后,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指示与驾驶员 所选择的燃料箱IA或IB相对应的燃料泵13A或13B运行,从而将燃料从所选择的燃料箱 中抽出;这样,驾驶员所选择的燃料箱能够自动地被其所对应的燃料泵抽出并通过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燃料箱转换阀,其包括至少三个阀嘴(1),与所述阀嘴(1)相互配合而形成导通路径的阀芯(2),直流电机(5),控制所述直流电机旋转方向的控制电路(6),以及围绕所述阀芯、所述直流电机及所述控制电路的阀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6)与所述直流电机(5)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阀芯(2)的旋转轴通过传动机构(4)相互连接,其带动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及所述阀芯(2)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后能够停留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阀芯(2)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与至少三个所述阀嘴(1)中的两个或更多相互配合,形成不同的导通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泉李永红万楚华席玉岭彭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