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GBE)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61418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银杏叶中制备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亲脂性溶剂提取、皂化、萃取、沉淀和柱层析等工艺,制备50%-95%银杏叶聚戊烯醇油状物;同时通过亲水性溶剂对残渣叶提取、离心沉淀、树脂吸附、溶剂萃取和干燥等工艺,制备银杏叶提取物(GBE)干粉,其中黄酮甙>24%,萜内酯>6%,银杏酸<5pp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可综合利用银杏叶原料,生产成本低,宜于规模型生产。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银杏叶聚戊烯醇具有抗肿瘤和辅助化疗的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提取分离和制备方法以及银杏叶聚戊烯醇的用途。银杏叶提取物(GBE)及其制剂中药用活性成分为黄酮甙和萜内酯,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防治,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专利报道。用银杏叶制备聚戊烯醇曾有日本专利报道。但以银杏叶为原料,先提取、制备聚戊烯醇,再从提取过的残渣中提取、制备含银杏萜内酯和黄酮甙的银杏叶提取物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银杏叶为原料先以亲脂性溶剂提取、制备聚戊烯醇,再以提取后的银杏叶残渣为原料,用亲水性溶剂制备含银杏萜内酯和银杏黄酮甙的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可同时生产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GBE),也可单独生产银杏叶聚戊烯醇。日本专利(JP昭58-201747和EP0166436A2)报道可用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溶剂溶解分级、冷冻沉淀分离、分子精馏等方法制备银杏叶聚戊烯醇,从实施例看,主要是用银杏黄叶为原料,氯仿室温浸泡、硅胶柱分离制备聚戊烯醇乙酸酯、再经水解和硅胶柱分离,制备聚戊烯醇,产品得率仅有0.2%-0.3%。该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以工业化生产;并且该方法旨在通过分离聚戊烯醇来合成多萜醇,从而对多萜醇及其磷酸酯(胺)进行相关药理研究和药物开发,但没有考虑银杏叶提取物(GBE)的加工,无法综合加工银杏叶的药用活性成分(如银杏叶黄酮甙、萜内酯和聚戊烯醇等)。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银杏叶为3-10年的银杏青叶,采集季节为8-9月,其聚戊烯醇的含量为0.8%以上,黄酮甙含量1.0%以上,萜内酯含量0.25%以上;单独制备银杏叶聚戊烯醇时,可采用3年以上树龄的银杏青叶,也可使用20年以上树龄的银杏黄叶,其聚戊烯醇含量为0.8%以上。制备的聚戊烯醇得率约0.3%-1.0%,银杏叶提取物(GBE)得率约2.0%-3.0%。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用亲脂性溶剂例如石油醚和正己烷提取银杏叶,然后用亲水性溶剂例如乙醇-水的混合溶剂提取剩下的银杏叶,依次提取分离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溶剂用量是银杏叶重量的5-15倍,热提取和冷浸提均可,优选热回流提取,真空浓缩回收溶剂,制备亲脂性溶剂抽提物软膏(见表1-2)和亲水性溶剂提取物。在本专利技术制备聚戊烯醇的方法中,用无机强碱的水溶液例如NaOH-H2O、KOH-H2O或醇溶液(NaOH-EtOH/MeOH、KOH-EtOH/MeOH),优选NaOH-H2O和NaOH-EtOH。碱-水溶液的浓度为3%-50%,优选10%-30%,碱-醇溶液的浓度为5%-35%,优选10%-20%(见表3)。皂化后萃取用非极性溶剂为C5-C7的脂肪烷烃、石油醚(60℃-90℃)、乙醚等,优选石油醚(60℃-90℃)和正己烷。溶剂沉淀是用石油醚(60℃-90℃)、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对萃取相进行溶解和沉淀,温度为-20℃-50℃。去除不溶物,制备聚戊烯醇粗制品,其聚戊烯醇含量为50%-75%。柱层析分离是用氧化铝、硅胶、硅藻土、活性炭、纤维素等中一种或几种介质为填料对聚戊烯醇粗制品进行分离,优选氧化铝、硅胶和活性炭;柱层析分离所用淋冼剂为C5-C7的脂肪烷烃、石油醚(60℃-90℃)、乙醚、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单独淋洗也可二种混合溶液淋洗。再经浓缩、干燥制备聚戊烯醇精制品,其聚戊烯醇的含量为70%-95%(见表4)。表1.亲脂性溶剂对不同叶源银杏叶的浸提结果序投入计量 软膏得率 聚戊烯醇含量 聚戊烯醇浸出率叶源号(g) (%)(%) (%)1 邳州苗叶3006.016.877.5(3-5年)2 邳州苗叶15 6.216.176.8(5-10年)3 郯城苗叶50 5.118.775.1(3-5年)4 郯城苗叶3005.018.271.7(5-10年)泰兴老树5 叶(20年 5004.412.075.4以上)从表1可知,选用的亲脂性溶剂对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的浸出率均高于70%,但幼树叶中聚戊烯醇含量高,其浸膏中聚戊烯醇的含量也高于老树叶,同时根据我们以前的研究,银杏苗叶中萜内酯和黄酮苷等其它有效成分的含量都较老树叶高,为目前GBE生产用的主要原料。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中,考虑银杏叶的综合利用,优选苗叶作为生产用叶,其聚戊烯醇>0.8%,黄酮甙>1.0%,萜内酯>0.25%。表2.不同浸提方式下亲脂性溶剂对聚戊烯醇浸提结果序浸提方式 浸提条件 投料量 浸膏得率 聚戊烯醇含量 浸出率号 (g) (%) (%) (%)1 索氏提取 3-8hr300 6.0 16.8 77.560~70℃2 热回流 2hr-5hr 300 4.4 16.2 54.880℃3 热回流 4hr-6hr300 5.0614.3 55.750℃4 室温冷泡 4天/1 300 3.4 27.1 70.9天5 室温冷泡 2天/1 300 1.8 34.2 47.4天表3.亲脂性溶剂抽提物软膏的皂化和萃取结果序叶源 软膏重量 皂化方式聚戊烯醇萃取物收率号 (g)(%)1邳州苗叶15 NaOH-EtOH 382泰兴老树200 NaOH-EtOH 50.5青叶3泰兴老树140 NaOH-EtOH 56黄叶4邳州苗叶10 NaOH-H2O 31表4.聚戊烯醇精制产品序号 叶源 产品得率(%) 聚戊烯醇含量(%)1邳州苗叶 0.7~1.0 >752郯城苗叶 0.7~1.0 >753邳州苗叶 0.8~1.3 50~704泰兴老树叶 0.5~0.6 40~505邳州苗叶 0.3~0.6 >90在本专利技术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实施方案中,离心沉降是将亲水性溶剂提取的浓缩物(比重为1.10-1.20)用水稀释至原银杏叶重量的3-6倍进行离心,去除不溶物。树脂吸附是将离心沉降后的澄清液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D201、D130、AB-8)和聚酰胺树脂等介质进行吸附和解附,优选D130、AB-8和聚酰胺等树脂,分离制备银杏叶提取物。解附所用的洗脱液用脂肪族低级醇和水的混合溶剂,醇与水的比例为10%-80%,优选乙醇;有机萃取是用极性较小或非极性溶剂对柱层析解附液进行萃取,萃取剂为C5-C7的脂肪烷烃、石油醚(60℃-90℃)、乙醚和氯仿等;极性较小溶剂是指乙酸乙酯、乙醚、丁醇和丁酮等。优选氯仿、正己烷、乙醚、乙酸乙酯等。目的是控制GBE产品中的有机酚酸小于5ppm。干燥是对萃取后的水层进行浓缩、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产品为银杏叶提取物(GBE),其中黄酮甙>24%,萜内酯>6%,银杏酸<5pp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按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银杏叶聚戊烯醇,作为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用于抗肿瘤和辅助化疗肿瘤制剂。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银杏叶聚戊烯醇属桦木聚戊烯醇型,其化学结构如下 ω-单元 trans-单元cis-单元 α-单元其中m=2,n=11-18,简写为ω-(trans)m-(cis)n-α。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戊烯醇制品以聚戊烯基单元数为17(C85)、18(C90)的聚戊烯醇为主,其中C85为25-30%,C90为30-40%,C90和C85之和约60-70%左右。不同链长聚戊烯醇的相对含量如下C7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银杏叶聚戊烯醇(GPP)和银杏叶提取物(GBE)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特征是首先用亲脂性溶剂对银杏叶进行提取、皂化反应、溶剂萃取、沉淀分离和柱层析等精制方法制备聚戊烯醇,聚戊烯醇的含量为50%~95%;其次用亲水性溶剂对剩下的银杏叶残渣进行提取、离心沉降、树脂吸附、有机萃取和干燥,制备银杏叶提取物(GBE),其中银杏黄酮>24%,萜内酯>6%,银杏酸<5ppm。该制备方法可以同时生产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也可单独生产聚戊烯醇。按本法生产的聚戊烯醇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肿瘤和辅助化疗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银杏叶聚戊烯醇(GPP)和银杏叶提取物(GBE)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特征是首先用亲脂性溶剂对银杏叶进行提取、皂化反应、溶剂萃取、沉淀分离和柱层析等精制方法制备聚戊烯醇,聚戊烯醇的含量为50%~95%;其次用亲水性溶剂对剩下的银杏叶残渣进行提取、离心沉降、树脂吸附、有机萃取和干燥,制备银杏叶提取物(GBE),其中银杏黄酮>24%,萜内酯>6%,银杏酸<5ppm。该制备方法可以同时生产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也可单独生产聚戊烯醇。按本法生产的聚戊烯醇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肿瘤和辅助化疗制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银杏叶聚戊烯醇具有的分子式为 ω-单元 trans-单元 cis-单元 α-单元其中n为11-18,简写为ω-(trans)2-(cis)n-α。其主要组成为n=13、14、15的聚戊烯醇化合物。即C85为25-30%,C90为30-40%,C90和C85之和为60-7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银杏叶聚戊烯醇和银杏叶提取物可用3-10年的银杏青叶,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的含量为0.8%以上,黄酮含量1.0%以上,萜内酯含量0.25%以上;单独制备聚戊烯醇时,可用3年以上树龄的银杏青叶,也可使用20年以上树龄的银杏黄叶,聚戊烯醇含量为0.8%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亲脂性溶剂为非极性溶剂,一般为C5-C7的脂肪烷烃或石油醚(60℃-90℃),亲水性溶剂为极性较大的溶剂,一般为C1-C3的脂肪醇或丙酮与水混合溶剂。先用亲脂性溶剂提取银杏叶,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章沈兆邦谭卫红郁青陈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