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成连专利>正文

秧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93 阅读:4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挑、运秧苗的工具,特别是一种秧凳。它由置秧板、秧板架和支腿组成,置秧板在秧板架上,支腿支撑秧板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秧苗免受压坏的损伤且早成型、多增产,省力,减少一次用水、追肥、打苗的开支,并保护了秧苗。(*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秧凳本技术涉及一种挑、运秧苗的工具,特别是一种秧凳。自从我国农业实施两段育秧(农民俗称泥巴秧)和塑料盘模式秧(盘子秧)以来,农民深感这两种方法比过去的方法,即能增产,又能早收。但是,这两种方法又有缺点:农民们在挑运这两种秧苗时,由于没有适宜的装秧工具,造成泥巴秧压泥巴秧、盘子秧压盘子秧,使得秧苗都被压弯,而弯处的内部就象人体受了严重扭伤和挫伤一样,它的内部细胞链、纤维质大都被压断。还有的秧苗杆直接被压断、压破,农民们把秧苗插、抛到水田后,受过压伤、折断双重打击的秧苗体衰发黄,并引发出稻瘟病、僵苗病来。对此,农民们除了购买稻瘟净和僵苗灵打灭外,还要补施尿素。秧苗久经半月的折磨才能慢慢地复活、转青。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秧凳。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秧凳由置秧板、秧板架和支腿组成,置秧板在秧板架上,支腿支撑秧板架。秧板架由若干根平行排列的横杆和边框组成,横杆装在边框上。边框由条形钢片焊成,其为矩形,横杆为钢筋条。支腿为条形板,其底端有一卡口。置秧板放置在秧板架上。多个秧凳摞放,可以组成秧凳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能保障农民们在挑、运秧苗时,使秧苗免受压坏的损伤;2、农民将秧苗插、抛在大田中,秧苗就立即扎根、发叶,早分蘖、多分枝,早成型、多增产,农民们可以省力,且减少一次用水、追肥、打苗的开支;3、除了挑、运两秧外,还可以挑把子秧、肥、土及各种杂物;4、将置秧板的表面画上或贴上象棋或者围棋盘,秧凳就变成了横桌;5、将秧凳支腿底端的卡口卡在另一秧凳的秧板架的边框上,进行摞放,就组成了一个秧凳架,农民们在挑、运秧苗时,就不会有相互压的现象发生,保护了秧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秧板架和支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组合使用例。参看图2,用条形钢片折焊成一个矩形,构成边框5,在边框5上焊有四根平行排列的钢筋条6,组成了秧板架2。在秧板架2的边框5的两对应边各焊有两个支腿3,支腿3为条形板,在其底端开有一个卡口4。参看图1、图2,在秧板架2上放置有一个矩形木板1,其为置秧板1。挑、运秧苗时,将泥巴秧或盘子秧放置在上面。在置秧板1上还可画上棋盘,在工作之余,可以下棋娱乐。参看图3,其为农民在挑运秧苗时,使用本技术组合成的一个挑运工具,左边有十个秧凳,将一个秧凳支腿上的卡口卡在另一个秧凳的秧板架上,经过摞放组成一个秧凳架,在每个秧凳上放置有泥巴秧。右边有十个秧凳,将一个秧凳支腿3上的卡口卡在另一个秧凳的秧板架2上,经过摞放组成一个秧凳架,在每个秧凳上放置有盘子秧。本技术还可用来挑、运其它杂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挑运秧苗的秧凳,其特征在于它由置秧板(1)、秧板架(2)和支腿(3)组成,置秧板(1)在秧板架(2)上,支腿(3)支撑秧板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挑运秧苗的秧凳,其特征在于它由置秧板(1)、秧板架(2)和支腿(3)组成,置秧板(1)在秧板架(2)上,支腿(3)支撑秧板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秧凳,其特征在于秧板架(2)由若干根平行排列的横杆(6)和边框(5)组成,横杆(6)装在边框(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连
申请(专利权)人:赵成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