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包含:一驱动控制单元及一转向切换控制单元,该驱动控制单元是供电连接一风扇马达;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仅由数个类比式电路元件构成,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电连接该驱动控制单元,且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产生一正反转切换信号组,控制该风扇马达在启动时先沿一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一段时间,后控制该风扇马达沿与该预定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风扇的转动控制电路,尤其是一种可控制一风扇马达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为使电子产品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地驱散,现有技术通常借助一散热风扇的驱热操作,以达到该电子产品快速散热的目的。在该散热风扇的驱热操作中,该散热风扇正向转动以导引外部气流进入该电子产品内部,以对热源进行热量驱散,然而由于该外部气流被大量导入该电子产品内,以致容易在该电子产品内部积尘;因此,在该电子产品启动运转之初,通常会控制该散热风扇反向转动一段时间(例如5秒),以便该散热风扇可将该电子产品内部积尘导引出外部,以进行该电子产品内部的除尘作业;尔后,再控制该散热风扇正向转动,以进行散热作业。为达到现有该散热风扇先除尘后散热的控制目的,如图1所示,其揭示现有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包含一驱动单元91及一微控制器92。该驱动单元91及该微控制器92分别连接一电压源VCC,以便该电压源VCC可供应该驱动单元91及该微控制器92的所需电源;该驱动单元91电连接该微控制器92,且该驱动单元91另电连接一风扇马达8。当启动该现有风扇时,该微控制器92送出一转动信号,并输入该驱动单元91内,以便该驱动单元91可据以控制该风扇马达8沿一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以进行除尘作业。当该现有风扇除尘一段时间后,该微控制器92则送出一个与该转动信号呈相反逻辑的反向转动信号,以便该驱动单元91可控制该风扇马达8沿相反于该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以进行散热作业。然而,一般而言,上述现有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将具有以下缺点:该现有风扇需要利用该微控制器92产生该转动信号及反向转动信号,以控制其正反转,由于该微控制器92为一高单价的元件,因此该风扇使用该微控制器92控制该风扇马达8转动,势必造成电路成本增加。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仅由数个类比式电路元件构成,避免使用一微控制器控制一风扇马达正反转,以降低电路设置成本。根据本技术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包含:一驱动控制单元及一转向切换控制单元,该驱动控制单元是供电连接一风扇马达;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仅由数个类比式电路元件构成,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电连接该驱动控制单元,且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产生一正反转切换信号组,控制该风扇马达在启动时先沿一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一段时间,后控制该风扇马达沿与该预定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仅借助数个类比元件的设置,以输出该正反转切换信号组,进而控制该风扇马达在启动时先沿一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一段时间,后控制该风扇马达沿与该预定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相较于现有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需利用该微控制器控制该风扇马达的运转,本技术将具有降低电路设置成本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现有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3a: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向切换控制单元产生的充电电压波形示意图。图3b: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控制单元对应转换图3a的充电电压波形示意图。图4: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5: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6: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7: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8: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9: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图10:本技术第八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驱动控制单元 2转向切换控制单元 21电阻22电容 2’转向切换控制单元 21’电阻22’电容 3转向切换控制单元 31电阻32电容 33放电回路二极管 3’转向切换控制单元31’电阻 32’电容 33’放电回路二极管4转向切换控制单元41电阻 42电容43放电回路二极管 44晶体管开关 4’转向切换控制单元41’电阻 42’电容 43’放电回路二极管44’晶体管开关 5转向切换控制单元 51电阻52电容 53放电回路二极管 54第一分压电阻55第二分压电阻 56比较器 561输入端562负输入端 5’转向切换控制单元 51’电阻52’电容 53’放电回路二极管 54’第一分压电阻55’第二分压电阻 56’比较器 561’正输入端562’负输入端 6风扇马达 8风扇马达91驱动单元 92微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附,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所示,其揭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包-->含一驱动控制单元1及一转向切换控制单元2,该驱动控制单元1及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2共同连接至一供应电源VCC。该驱动控制单元1是供连接一风扇马达6;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2仅由数个类比式电路元件构成,例如一充放电电路,且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2电连接该驱动控制单元1;另外,本技术另具有一储能电容C,用以储存电能,以便该供应电源VCC中断时,可提供该风扇的电源。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2可产生一正反转切换信号组,以供该驱动控制单元1接收,进而控制该风扇马达6在启动时先沿一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一段时间,后控制该风扇马达6沿与该预定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请再参照图2所示,更进一步言之,该正反转切换信号组包含一正向转动控制信号及一反向转动控制信号,该驱动控制单元1可接收该正向转动控制信号及该反向转动控制信号,并分别转换产生一低电平逻辑信号及一高电平逻辑信号,且该正向转动控制信号维持输出一预定时间后,切换输出该反向转动控制信号,以达成该风扇马达6先沿该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一段时间,后再沿相反于该预定旋转方向转动的控制的要求。请再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向切换控制单元2包含一电阻21及一电容22。该电阻21及该电容22形成该充放电电路,该电阻21及该电容22的串联连接处为一信号输出端,该信号输出端耦接至该驱动控制单元1,即该电容22与该驱动控制单元1的信号输入端及接地端并联连接。请参照图2、3a及3b所示,当本技术的风扇启动时,该供应电源VCC对该电容22充电,其充电电压曲线如图3a所示,其中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该电容22的充电电压即可作为该正反转切换信号组,以供该驱动控制单元1接收。更进一步言之,请同时参照图3b所示,该驱动控制单元1接收该充电电压后,将以一低门槛电压VL(如1V)及一高门槛电压VH(如4V)作为判断依据,以便将该充电电压转换为一低电平逻辑信号或一高电平逻辑信号。例如,当所接收的充电电压信号未达该驱动控制单元1的低门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一个风扇马达;及 一个转向切换控制单元,由至少一个充放电电路构成,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电连接该驱动控制单元,且该充放电电路产生一个正反转切换信号组,控制该风扇马达在启动时先沿一个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一段时间,后控制该风扇马达沿与该预定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驱动控制单元,电连接一个风扇马达;及一个转向切换控制单元,由至少一个充放电电路构成,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电连接该驱动控制单元,且该充放电电路产生一个正反转切换信号组,控制该风扇马达在启动时先沿一个预定旋转方向转动一段时间,后控制该风扇马达沿与该预定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包含一个电阻及一个电容,该电阻及该电容串联形成该充放电电路,且该电阻及该电容的串联连接处为一个信号输出端,该信号输出端耦接至该驱动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容与该驱动控制单元的一个信号输入端及接地端并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另包含一个放电回路二极管,该放电回路二极管反向并联连接该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另包含一个晶体管开关,该晶体管开关电连接该信号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开关的一个输出端连接该驱动控制单元的一个信号输入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管开关为一个N型晶体管。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风扇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切换控制单元另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郭启宏,郑宗根,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