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超声衰减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7299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1 11:29
提供了改进的声衰减材料和应用。一种改进的声衰减材料可包括由诸如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之类包括空隙空间的多孔聚合物组成的纤维纺织层。一种改进的声衰减材料可包括与环氧树脂层交织的多孔聚合物薄板。多孔聚合物薄板可包括通孔。提供了包括具有多孔PTFE纤维纺织层的背衬件的超声换能器的实施方式。包括具有多孔PTFE纤维纺织层的背衬件的该超声换能器可用于三维超声成像装置。提供了包括与环氧树脂层交织的多层多孔PTFE薄板的超声换能器的实施方式。包括多层多孔PTFE薄板的该超声换能器可用于超声成像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背景声衰减材料广泛用于需要衰减声信号的多种应用。例如,可在用于建筑应用的隔音材料中使用声衰减材料。许多此类声衰减材料需要相当大的体积来实现期望的衰减水平。声衰减材料还被引入需要控制声能的较小设备中。一个这样的应用是超声成像探头领域。超声成像探头广泛用于医疗领域。例如,超声探头广泛用于多种外部、腹腔镜、内窥镜以及血管内成像应用。例如,成像探头提供的超声图像可用于诊断目的。超声成像探头通常包括沿纵轴排列的多个平行的压电换能器元件,其中各个元件互连至一对电极。通常,这些换能器通过制造期间的切割被沿纵向划分,得到在成像平面内实现电子操纵和聚焦的独立的换能器元件。互连至电极的电子电路激发换能器元件,使它们发射超声能量。换能器元件可将所接收到的超声能量转换成电信号,然后这些电信号被处理并用来产生图像。通常,换能器包括具有声学面的压电材料有源层,声学信号从该声学面发射。通常在有源层的后部、在有源层与声学面相反的一面设置声衰减构件。声衰减构件用于衰减会干扰声学面处接收到的声信号的不想要的声信号(例如会从换能器后面发射和反射回换能器后面的信号)。如所能理解地,对于特定的声衰减材料,声衰减能力通常随声衰减构件体积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当声衰减构件体积减小时,声衰减能力通常减弱。因此,包括超声换能器和声衰减构件的超声探头的总体积和质量会至少部分取决于声衰减构件的材料的声衰减能力。概要随着超声成像探头的应用和用途持续扩大,对能产生更高成像性能、-->更小型和/或生产率提高的超声探头设计的需求也扩大。就这方面而言,通过改进在超声成像探头中使用的声衰减材料实现与超声成像探头有关的性能、小型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改进变得尤其重要。此外,一般存在对改进的声衰减材料的需求。鉴于上述原因,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改进的声衰减材料。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改进的声衰减材料的改进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声衰减材料,它可用于衰减入射到该材料上的声能。该材料可包括由具有孔隙结构的第一聚合物组成的第一组成部分和由第二聚合物组成的第二成分。第一组成部分的孔隙结构可由第二组成部分部分填充。当第一组成部分的孔隙结构中无第二种组成部分时,第一组成部分可具有第一挠曲模量,而当第二组成部分部分设置在第一组成部分的孔隙结构中时,第一组成部分可具有第二挠曲模量。第一挠曲模量低于第二挠曲模量。第一组成部分可由纺织和/或无纺多孔聚合物组成。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声衰减材料,其包括适用于衰减具有100kHz与100MHz之间的频率的声能的第一层。该第一层可具有第一刚度和第一声衰减。该声衰减材料还可包括具有第二刚度和第二声衰减的第二层。第一刚度可小于第二刚度,而第一声衰减可比第二声衰减至少大两倍。第一层可由纺织和/或无纺多孔聚合物组成。在相关方面中,一种包括纺织层的声衰减材料可用于衰减入射到材料上的声能。该纺织层可由多根纤维组成。这些纤维可由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组成。纺织层可限定这些纤维之间的空隙空间,这些空隙空间至少部分由含氟热塑性塑料(THV)填充。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衰减入射到其上的声能的声衰减材料,该材料包括多层无纺膜和多层支承层。该无纺膜可由多孔聚合物组成。该多层无纺膜可与多层支承层交织。这些支承层可由支承材料组成。该支承材料可以是多孔的或无孔的。这些支承层可以是多孔的或无孔的。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声衰减材料,其被配置成使从该材料的第一侧传播至该材料的第二侧的声束必须通过多孔聚合物的至少一部分。在该声衰减材料中还可包括加强材料。多孔聚合物的声衰减可以是加强材料-->的声衰减的至少两倍。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多孔聚合物层的构件放置在要衰减的声能的路径中;在该构件中吸收该声能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用至少一层支承材料支承多孔聚合物层。该多孔聚合物可以是纺织的和/或无纺的。该方法还可包括将该材料的前侧毗邻表面定位,并在该材料中吸收从该表面发出的能量和入射到该材料的后侧的能量。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将该材料放置在预定体积中来衰减预定体积中的声能。在又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声衰减材料,其包括适用于超声换能器装置和加强材料的纺织层。该纺织层可用于衰减入射于其上的声能。该纺织层可由其间限定了空隙空间的多个多孔纤维组成。加强材料可至少部分填充该空隙空间。一实施方式可包括含有第二多根纤维的第二纺织层。第二多根纤维可以是多孔的,且可限定第二纺织层空隙空间。加强材料可至少部分填充第二纺织层空隙空间。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环氧树脂层可被设置在两层纺织层之间。在一实施方式中,加强材料可包括环氧树脂、THV、氟化乙烯丙烯(FEP)、PTFE、聚醚砜(PES)、乙烯-FEP共聚物(EFEP)、热塑性聚酯(PET)、聚醚醚酮(PEEK)、聚醚酰亚胺(PEI)、聚碳酸酯(PC)、液晶聚合物(LCP)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根纤维可包括从包括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的组中选择的多孔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声衰减材料可用于衰减超声范围中的声能。例如,该声衰减材料可用于衰减100kHz与100MHz之间的声能。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超声换能器系统,其包括有源层和声衰减层。该有源层可具有声学面和后面(与声学面相反),且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件。该声衰减层可包括多孔聚合物和加强材料,且互连至有源层的后面。在一种设置中,加强材料可被部分吸入多孔聚合物的多孔结构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超声换能器元件可用于发射超声信号、接收超-->声信号,或既发射又接收超声信号。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件可以是平坦的。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件可以是弯曲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强材料可包括热塑性材料和/或热固性材料。多种实施方式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可包括设置在有源层的后面与声衰减层之间的中间层。该中间层可包括环氧树脂、硅酮橡胶、钨、氧化铝、云母、微球体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又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超声换能器系统,其包括有源层和声衰减层。该有源层可具有声学面和后面(与声学面相反),且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件。该声衰减层可包括多孔聚合物纤维纺织层和加强材料,且互连至有源层的后面。该加强材料可至少部分填充声衰减层的纤维之间的空隙空间。在一种设置中,该声衰减层可包括多层纺织层以及在毗邻的声...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1/200880014438.html" title="改进的超声衰减材料原文来自X技术">改进的超声衰减材料</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换能器系统,包括: 具有声学面和后面的有源层,其中所述有源层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件,其中所述后面在所述有源层与所述声学面相反的一侧;以及 互连至所述后面的背衬件,所述背衬件包括由具有孔隙结构的聚合物组成的至少一层无纺 膜和多层支承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层无纺膜中的每一层与所述多层支承层交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7-3-30 11/694,453;US 2007-3-30 11/694,4991.一种超声换能器系统,包括:
具有声学面和后面的有源层,其中所述有源层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
件,其中所述后面在所述有源层与所述声学面相反的一侧;以及
互连至所述后面的背衬件,所述背衬件包括由具有孔隙结构的聚合物组成
的至少一层无纺膜和多层支承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层无纺膜中的每一层与所述
多层支承层交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超声
换能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平坦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超声
换能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弯曲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无纺
膜中的每一层包括多个通孔,其中所述多层支承层包括共同的支承材料,而且
所述多个通孔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共同的支承材料填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中的
至少某些未与毗邻的无纺膜的任意通孔对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中的
大多数未与毗邻的无纺膜的任意通孔对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都未
与毗邻的无纺膜的任意通孔对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从由
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
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是
PTFE。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支
承材料从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PEEK、PEI、
PC以及LCP组成的组中选择。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
无纺膜中的每一层在1与200微米厚之间,其中所述多层支承层中的每一层在
1与200微米厚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
无纺膜中的每一层和所述多层支承层平行于所述有源层定向。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
无纺膜中的每一层和所述多层支承层相对于所述有源层成一角度定向。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件包
括多层所述无纺膜,其中所述多层无纺膜各具有1与800微米之间的厚度,其
中所述多层支承层各具有1与500微米之间的厚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从由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
中选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是PTFE。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支
承层由从由聚合物、陶瓷以及金属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组成。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支
承层由从由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含氟聚合物以及环氧树脂组成的组中选
择的材料组成。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
在毗邻的膜与支承层之间的多个互连层,所述多个互连层中的每一个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粘合剂载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互
连层可用于使所述毗邻的膜与支承层相互接合。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所
述背衬件的多个连续路径,其中所述多个连续路径至少部分由导电材料填充,
其中所述多个连续路径中的每一个可用于提供通过所述背衬件的导电路径。
22.一种超声换能器系统,包括:
具有声学面和后面的有源层,其中所述有源层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
件,其中所述后面在所述有源层与所述声学面相反的一侧;以及
背衬件,所述背衬件包括:
第一侧;
与所述第一侧相反地设置的第二侧;
具有孔隙结构的聚合物膜;以及
加强材料,
其中所述第二侧互连至所述后面,其中所述背衬件被配置成使从所述第一
侧传播至所述后面的声束必须通过所述聚合物膜的至少一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膜从由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
组中选择。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材
料从由聚合物、陶瓷以及金属组成的组中选择。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材
料从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PEEK、PEI、PC
以及LCP组成的组中选择。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孔
隙结构的所述聚合物膜具有第一挠曲模量;而其中所述背衬件具有所述第一挠
曲模量的至少两倍的总挠曲模量。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件
对于从所述第一侧传播至所述第二侧的声束在1MHz下具有至少25dB/cm的
声衰减。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孔
隙结构的所述聚合物膜的声衰减是所述加强材料的声衰减的至少两倍。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率
至少约5%。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具有第一挠曲模量;而其中所述背衬件具有所述第一挠曲模量的至少两倍的挠
曲模量。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的挠曲模量至少是20Mpa。
32.一种声衰减装置,包括:
声衰减材料,其可用于衰减入射到所述声衰减材料上的声能;以及
互连至所述声衰减材料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声衰减材料包括由具有孔隙
结构的聚合物组成的第一无纺组成部分和由支承材料组成的第二组成部分。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结构由
所述第二组成部分部分填充。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组
成部分包括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二组成部分包括多层支承层,其中所述多层膜
与所述多层支承层交织。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中的
每一层包括限定通过所述多层膜的多个通路的多个过孔,其中所述多个过孔的
至少一部分由所述支承材料填充。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合物
从由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
中选择。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材料从
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PEEK、PEI、PC以及
LCP组成的组中选择。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膜各具
有小于800微米的厚度,其中所述多层支承层各具有小于500微米的厚度。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从由
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
择。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材料从
由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含氟聚合物以及环氧树脂组成的组中选择。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声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材料从
由聚合物、陶瓷以及金属组成的组中选择。
42.一种声衰减材料,该材料可用于衰减入射所述材料的声能,所述材
料包括:
由第一聚合物组成的第一无纺组成部分,所述第一无纺组成部分具有孔隙
结构;以及
由第二聚合物组成的第二组成部分,其中所述孔隙结构至少部分由所述第
二组成部分填充,其中所述第一无纺组成部分在所述孔隙结构中无所述第二组
成部分时具有第一挠曲模量,其中所述第一无纺组成部分在所述第二组成部分
被部分设置在所述孔隙结构中时具有第二挠曲模量,其中所述第一挠曲模量低
于所述第二挠曲模量。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
从由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
中选择。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物
从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PEEK、PEI、PC以
及LCP组成的组中选择。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组
成部分在所述孔隙结构无所述第二组成部分时在1MHz下具有至少25dB/cm
的声衰减。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的频率
在100kHz与100MHz之间。
47.一种声衰减材料,包括:
第一无纺层,其适用于衰减具有100kHz与100MHz之间的频率的声能,
且具有第一挠曲模量和第一声衰减;以及
具有第二挠曲模量和第二声衰减的第二层,所述第一挠曲模量小于所述第
二挠曲模量,而且所述第一声衰减比所述第二声衰减至少大两倍。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层
由从由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
组中选择的聚合物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无纺层具有孔隙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层
由从由聚合物、陶瓷以及金属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支承材料组成。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衰减
是1MHz下至少50dB/cm。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由PTFE
组成。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结构的
一部分由所述支承材料填充。
52.一种声衰减材料,该材料可用于衰减入射到所述材料上的声能,所
述材料包括:
多层无纺膜,所述无纺膜包括具有孔隙结构的聚合物;以及
多层支承层,其中所述多层无纺膜与所述多层支承层交织。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无纺膜
的第一无纺膜具有限定通过所述第一无纺膜的多个通路的第一多个过孔,其中
所述多层无纺膜的第二无纺膜具有限定通过所述第二无纺膜的多个通路的第
二多个过孔,其中所述多层支承层包括共同的支承材料,而所述第一多个过孔
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多个过孔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共同的支承材料填充。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个过
孔的至少一部分未与所述第二多个过孔的任意过孔对齐。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个过
孔的大多数未与所述第二多个过孔的任意过孔对齐。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个过
孔的每个过孔未与所述第二多个过孔的任意过孔对齐。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衰减材料
对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无纺膜传播的声能在1MHz下具有至少25dB/cm的声衰
减。
58.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支承材
料包括从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PEEK、PEI、
PC以及LCP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
59.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从由
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
择。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是
PTFE。
61.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从由
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
择,而所述多层支承层由从由聚合物、陶瓷以及金属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组
成。
62.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率在5%
与85%之间。
6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能的频率
在100kHz与100MHz之间。
6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无纺膜
各具有小于800微米的厚度,其中所述多层支承层各具有小于500微米的厚度。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
述多层无纺膜与所述多层支承层的毗邻层之间的多层互连层,所述多层互连层
中的每一层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粘合剂载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互连层
可用于使所述无纺膜与所述支承层中的所述毗邻层相互接合。
67.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衰减材料
对于垂直于所述无纺膜传播的声能在1MHz下具有至少25dB/cm的声衰减。
68.一种声衰减材料,包括:
第一侧;
与所述第一侧相反地设置的第二侧;
具有孔隙结构的聚合物;以及
加强材料,其中所述聚合物的声衰减是所述加强材料的声衰减的至少两
倍,其中所述聚合物和所述加强材料被配置成使从所述第一侧传播至所述第二
侧的声束必须通过所述聚合物的至少一部分。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孔隙结
构的所述聚合物具有第一挠曲模量;以及
其中所述声衰减材料具有所述第一挠曲模量的至少两倍的总挠曲模量。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模
量小于20Mpa,而所述第二挠曲模量至少是40Mpa。
71.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从由
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
择,而所述加强材料从由聚合物、陶瓷以及金属组成的组中选择。
72.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材料从
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PEEK、PEI、PC以及
LCP组成的组中选择。
73.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率至少
是5%。
74.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声衰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衰减材料
对于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传播的声能在1MHz下具有至少25dB/cm的
声衰减。
75.一种衰减声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包括多层无纺多孔聚合物的构件放置在要衰减的声能的路径中;
在所述构件中吸收所述声能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用至少一层支承材料支承所述多层无纺多孔聚合物。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步骤包括在所
述多层无纺多孔聚合物中接收所述声能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多层无纺多孔
聚合物与多层所述支承材料交织。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无纺多孔聚合
物是有孔膜。
78.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合物从由
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
择,而所述支承材料由从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
PEEK、PEI、PC以及LCP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组成。
79.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材料至少部分
填充所述有孔膜的一部分孔。
80.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无纺多孔聚合
物各具有小于800微米的厚度,其中所述多层支承材料各具有小于500微米的
厚度。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合物从由
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
择,其中所述支承材料包括从由聚合物、陶瓷以及金属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
82.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具有前侧和后
侧,其中所述放置步骤包括毗邻一表面定位所述构件,其中所述前侧与所述表
面面对面接触,其中所述吸收步骤包括在所述构件中吸收从所述表面发出的声
能,和在所述构件中吸收入射到所述后侧上的声能。
83.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步骤在预定体
积中进行,其中所述吸收步骤衰减所述预定体积中的声能。
84.一种超声换能器系统,包括:
具有声学面和后面的有源层,其中所述有源层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换能器元
件,其中所述后面在所述有源层与所述声学面相反的一侧;以及
互连至所述后面的背衬件,所述背衬件包括由具有孔隙结构的聚合物组成
的多层膜和由支承材料组成的多层支承层,其中所述多层膜与所述多层支承层
交织,其中所述多层膜包括已从中去除所述多层膜的部分的多个区段。
85.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
段中的至少某些未与所述多层膜中相邻一层的所述多个区段中的任一个对齐。
86.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
段中的大多数未与所述多层膜中相邻一层的所述多个区段中的任一个对齐。
87.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
段中的全部未与所述多层膜中相邻一层的所述多个区段中的任一个对齐。
88.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从由PTFE、氨基甲酸酯、聚苯乙烯、含氟聚合物、硅酮以及聚烯烃组成的组
中选择。
89.如权利要求88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
是PTFE。
90.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材
料从由环氧树脂、THV、FEP、PTFE、PES、EFEP、PET、PEEK、PEI、PC
以及LCP组成的组中选择。
91.一种降低入射到超声换能器后面上的声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无纺多孔聚合物层和支承材料的声衰减构件,其中所述构件具有
前表面和后表面;
毗邻所述超声换能器的所述后面定位所述声衰减构件,其中所述前表面与
所述后面面对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G奥克利MJ谢帕德MJ齐普罗H肖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戈尔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