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外窗,包括窗框,在窗框内至少设有一扇开启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内窗框和外窗框,所述开启窗扇包括内扇框和外扇框,内窗框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隔热条、第二隔热条与外窗框连接,内扇框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隔热条、第四隔热条与外扇框连接,内窗框内侧面与活动转换框卡接,且二者间填充有起到密闭作用的密封胶,内扇框置于活动转换框内侧面上,且二者间设有两个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一胶条,第二隔热条与第三隔热条上下相对,且二者间设有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二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铝合金外窗,采用三道密封的二腔结构,水密性能、隔热性能高,窗系统四周有铝合金附框,附框下端位置开有排水通道,防水防渗性能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窗户,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外窗。
技术介绍
铝合金外窗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类建筑中,但现有的铝合金外窗存在以下缺点1、单腔结构密封,窗系统水密性能较低。2、无附框结构,窗体直接和墙体连接,容易漏水。3、常规五金配件,开启扇连接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外窗,采用 三道密封的二腔结构,水密性能、隔热性能高,窗系统四周有铝合金附框,附框下端位置开 有排水通道,防水防渗性能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外窗,包括窗框,在窗框内至少设有一扇开启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内窗框和外窗框;所述开启窗扇包括内扇框和外扇框;内窗框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隔热条、第二隔热条与外窗框连接;内扇框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隔热条、第四隔热条与外扇框连接;内窗框内侧面与活动转换框卡接,且二者间填充有起到密闭作用的密封胶;内扇框置于活动转换框内侧面上,且二者间设有两个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一胶条;第二隔热条与第三隔热条上下相对,且二者间设有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二胶条;第二隔热条、第二胶条、第三隔热条、内扇框、第一胶条、活动转换框、密封胶、内窗 框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一密封腔;内扇框、活动转换框、两个第一胶条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二密封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内扇框、活动转换框间设有滑移铰链,滑移铰链一端通 过自攻螺钉与活动转换框、内窗框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螺钉与固定在内扇框中的第一铆 螺母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沿窗框外侧面设有一圈附框,所述附框包括内附框和 外附框,内附框和外附框间设有第五隔热条,角钢通过第二螺钉与固定在内附框中的第二 铆螺母连接,窗框和附框间填充有密封胶加发泡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位于窗体下部的外附框上设有若干排水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外扇框通过第三胶条与中空玻璃一侧连接,内扇框通 过弹簧钩与开启扇压线卡接,开启扇压线通过第四胶条与中空玻璃另一侧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中空玻璃与第四隔热条的中线对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中空玻璃与第四隔热条间设有尼龙垫块。本技术所述的铝合金外窗,具有以下优点1、高水密性能本技术窗系统水密性能设计指标Δ P :800Pa lOOOPa,采用三道密封的二腔结构,活动扇密封采用硅胶条密封,提高耐磨性。2、高隔热性能本技术窗系统传热系数K彡2. 5ff/(m2. K),采用Low-E中空玻璃。玻璃厚度为 6mm+12+6mm,窗型材均采用断热型材。3、高防水防渗性能本技术窗系统四周有铝合金附框,可解决因窗体热胀冷缩导致和墙体间出现 缝隙而漏水,附框下端位置开有排水通道,可及时将渗漏的水排到室外。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三道密封的二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滑移铰链设置示意图,图3附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玻璃设置示意图,图5排水通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铝合金外窗,包括窗框,在窗框内至少设有一扇开启 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内窗框6和外窗框61,所述开启窗扇包括内扇框12和外扇框119,内窗框6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隔热条19、第二隔热条20与外窗框61连 接,内扇框12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隔热条21、第四隔热条22与外扇框119 连接,内窗框6内侧面与活动转换框13卡接,且二者间填充有起到密闭作用的密封胶 29,内扇框12置于活动转换框13内侧面上,且二者间设有两个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一 胶条25,第二隔热条20与第三隔热条21上下相对,且二者间设有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二胶 条26,第二隔热条20、第二胶条26、第三隔热条21、内扇框12、第一胶条25、活动转换框 13、密封胶29、内窗框6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一密封腔,内扇框12、活动转换框13、两个第一胶条25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二密封腔。本技术所述三道密封的二腔结构中的三道密封是指第一胶条25、第二胶条 26和密封胶29,所述三道密封的二腔结构中的二腔结构是指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 第一胶条25、第二胶条26实现的是活动密封,故第一胶条25、第二胶条26为硅胶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内扇框12、活动转换框13间设有滑移铰链 32,滑移铰链32 —端通过自攻螺钉221与活动转换框13、内窗框6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螺 钉351与固定在内扇框12中的第一铆螺母2221连接。滑移铰链32设置时成对使用,实现 开启扇的开启功能,开启后扇框和窗体成90度,在室内能方便清洁玻璃的室内外面。同时 滑移铰链也把开启扇的重力传递到窗框上。当开启扇闭合时,滑移铰链配合窗锁系统实现 隔离室内外的作用(气密、水密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沿窗框外侧面设有一圈附框,所述附框包 括内附框8和外附框381,内附框8和外附框381间设有第五隔热条18,角钢4通过第二螺 钉352与固定在内附框8中的第二铆螺母2222连接,窗框和附框间填充有密封胶加发泡胶 (窗框和附框间填充有密封胶加发泡胶图中未示出)。安装时,角钢4通过胶塞钉与墙体连 接,将铝合金外窗固定在墙体上,在附框和墙体间还需填充发泡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 上,如图5所示,位于窗体下部的外附框381上设有若干排水通道50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外扇框119通过第三胶条23与中空玻璃 27 一侧连接,内扇框12通过弹簧钩17与开启扇压线15卡接,开启扇压线15通过第四胶条 24与中空玻璃27另一侧连接。中空玻璃27采用Low-E中空玻璃,玻璃厚度为6mm+12+6mm。 中空玻璃27与第四隔热条22的中线对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中空玻璃27与第四 隔热条22间设有尼龙垫块(尼龙垫块图中未示出)。第三胶条23、第四胶条24与玻璃间 的位置关系不会变化,即这两种胶条实现的固定密封,故第三胶条23、第四胶条24为EPDM 胶条。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型材均采用断热型材。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窗的保温性能对于保温窗系统,保温性能的好坏决定了该系统的成败。为了提高整窗的节能保 温性能,在铝合金型材截面设计和整窗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了确保中空玻璃的中线与铝型 材隔热条的中线对齐,使得整个窗的等温线分布更加合理。2、对于窗系统的其它性能气密性能、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隔音性能,本实用新 型窗水密性能可以达到700Pa以上。本技术的开启窗扇与窗框(或中工)之间采用了三腔设计,在附框与窗框的 连接上采用了密封胶加发泡胶的连接方式,这都很大地提高了气密性,也防止了安装部位 因渗水、渗气而在内墙面产生霉变现象。采用铝合金的附框代替传统的钢附框,使得整窗的气密性能更加好。3、在玻璃的固定方面,在玻璃下增加了尼龙垫块,避免玻璃直接坐落在隔热条上 而影响隔热条的力学性能。4、选用了高质量的隔热条,截面宽度为18mm。如要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还可选择 更宽的截面尺寸和不同的造型。5、固定位置的密封采用EPDM胶条,活动部位的密封采用硅胶条,提高耐磨性。6、采用了中空Low-E玻璃,规格为6_+12+6_。传热系数K彡2. 5W/(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外窗,包括窗框,在窗框内至少设有一扇开启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内窗框(6)和外窗框(61);所述开启窗扇包括内扇框(12)和外扇框(119);内窗框(6)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隔热条(19)、第二隔热条(20)与外窗框(61)连接;内扇框(12)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隔热条(21)、第四隔热条(22)与外扇框(119)连接;内窗框(6)内侧面与活动转换框(13)卡接,且二者间填充有起到密闭作用的密封胶(29);内扇框(12)置于活动转换框(13)内侧面上,且二者间设有两个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一胶条(25);第二隔热条(20)与第三隔热条(21)上下相对,且二者间设有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二胶条(26);第二隔热条(20)、第二胶条(26)、第三隔热条(21)、内扇框(12)、第一胶条(25)、活动转换框(13)、密封胶(29)、内窗框(6)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一密封腔;内扇框(12)、活动转换框(13)、两个第一胶条(25)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二密封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铝合金外窗,包括窗框,在窗框内至少设有一扇开启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内窗框(6)和外窗框(61);所述开启窗扇包括内扇框(12)和外扇框(119);内窗框(6)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隔热条(19)、第二隔热条(20)与外窗框(61)连接;内扇框(12)通过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三隔热条(21)、第四隔热条(22)与外扇框(119)连接;内窗框(6)内侧面与活动转换框(13)卡接,且二者间填充有起到密闭作用的密封胶(29);内扇框(12)置于活动转换框(13)内侧面上,且二者间设有两个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一胶条(25);第二隔热条(20)与第三隔热条(21)上下相对,且二者间设有起到密闭作用的第二胶条(26);第二隔热条(20)、第二胶条(26)、第三隔热条(21)、内扇框(12)、第一胶条(25)、活动转换框(13)、密封胶(29)、内窗框(6)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一密封腔;内扇框(12)、活动转换框(13)、两个第一胶条(25)所围成的腔体构成第二密封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外窗,其特征在于内扇框(12)、活动转换框(13)间设 有滑移铰链(32),滑移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继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