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4-(3-氨基苯甲酰基)-1-乙基吡唑类及其作为除草剂的用途。在该通式(Ⅰ)中,R↑[1]和R↑[2]为残基如氢和有机残基如烷基、烯基和炔基。Y为氢或保护基团如对甲苯磺酰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4- (3-氨基苯曱酰基)-1-乙基吡唑类及其作为除草剂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草剂
,特别是涉及用于在有用植物作物中 选择性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的
由各种出版物已知某些苯曱酰基吡唑类具有除草性质。就此,US 2004/248736、 W0 98/42678和JP 11292849各描述了在苯环的2-和 4-位可以被大量不同的残基取代的l-烷基-4-(3-氨基苯甲酰基)吡唑 类。这些文献还揭示化合物(l-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甲酮、(l-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甲酮、(l-乙基 -5-羟基-lH-吡唑-4-基) 甲酮、(l-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2-曱基-3--4- (曱基-磺酰基)苯基}曱酮、(1-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曱酮、(1-乙基-5-羟基 -1H-吡唑-4-基){3--2-甲基-4-(甲基磺酰基) 苯基}甲酮、(1-乙基 -5-羟基-lH-吡唑-4-基)甲酮、(1-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曱酮和(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 甲酮。然而,已知于这些出版物的所述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经常是不足够 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题是提供比揭示于现有技术中的那些化合 物具有更好的除草性质的除草活性化合物。现今发现某些其苯环在2-位携带曱基基团、在3-位携带氨基基团5且在4-位携带曱基磺酰基基团的4-苯甲酰基吡唑类是特别适合用作 除草剂的。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主题因此是式(I)的4-(3-氨基苯甲酰基)-l-乙基吡唑类或其盐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R1为氢、(C广。-烷基或(d-CJ-烷氧基-(C广C6)-烷基,R2 为(d-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d-C4)-烷氧 基-(d-a)-烷基、二-(C广C4)-烷氧基-(C广a)-烷基、(d-C4)-烷氧基 -(C广C4)-烷氧基-(C广C6)-烷基、(C广C》-环烷基或(C厂CJ-环烷基 -(C广C6)-烷基;Y为氢、(d-C6)-烷磺酰基、(C广C4)-烷氧基-(C,-C6)-烷磺酰基, 或者为分别经m个选自下组的相同或不同残基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漆 吩基-2-磺酰基,苯甲酰基、(d-。-烷基苯曱酰基-(d-C6)-烷基或节 基,所述残基为卣素、(d-C4)-烷基和(d-C4)-烷氧基,m是0、 1、 2或3,本专利技术排除化合物(l-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甲酮,(1-乙基-5-幾基 -lH-吡唑-4-基)曱酮,(1-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甲酮,其中(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2-甲基-3--4-(曱基-磺酰基)苯基}甲酮,(1-乙基-5-羟基 -lH-吡唑-4-基)曱酮,(l-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3- -2-曱 基-4-(甲基磺酰基)苯基}甲酮,(l-乙基-5-羟基 -lH-吡唑-4-基)甲酮,(1-乙基-5-羟基-lH-吡唑-4-基)甲酮和(1-乙基-5-羟基 -lH-吡唑-4-基)甲酮。如果Y为氢,取决于如溶剂和pH的外在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式(I) 化合物可以以不同的互变异构体结构存在<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取决于取代基的类型,所述通式(I)的化合物包含可以通过与碱的反应去除的酸性质子。适宜的碱例如是锂、钠、钾、镁和4丐的氩化物, 氢氧化物以及碳酸盐,还有氨和有才几胺如三乙基胺和吡啶。也可以通 过与有机酸如甲酸或乙酸,和无机酸如磷酸、盐酸或疏酸形成加合物 生成盐。这样的盐也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一部分。在式(I)和所有下述化学式中,具有多于两个碳原子的烷基残基可 以是直链或支化的。烷基残基例如是甲基,乙基,正-或异-丙基,正-、 异-、叔-或2-丁基,戊基,己基如正-己基、异-己基和1, 3-二甲基丁 基。闺素是氟、氯、溴或碘。对甲苯磺酰基是4-甲基苯基磺酰基。如果基团是经残基多重取代的,则理解为该基团是经一个或多个 相同或不同的所述残基取代的。取决于取代基的类型和连接,通式(I)的化合物可以作为立体异构 体存在。如果例如存在一个或多个不对称碳原子,可以出现对映异构 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立体异构体可以按照常规分离方法例如通过色谱 分离法从制备而得的混合物中获得。立体异构体同样可以在旋光活性 起始物和/或助剂的应用下通过釆用立体选择性反应选择性地制备。如无特别定义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通式(I)包含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及其混合物。 优选通式(I)的化合物是,其中 R1 为氢或(d-C4)-烷基,R2 为(d-Cj-烷基、(C「C4)-烷氧基-(C广C4)-烷基、二-(C广C2)-烷氧基-(C广C4)-烷基、(d-C4)-烷氧基-(d-C4)-烷氧基-(C广。)-烷基、 (C厂CJ -环烷基或(C3-C6)-环烷基_ (d-C2)-烷基;Y为氩、(C广C3)-烷磺酰基、(d-C2)-烷氧基-(C广C,)-烷磺酰基,或者为分别经m个甲基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噻吩基-2-磺酰基、苯 甲酰基、(d-。-烷基苯甲酰基-(d-C6)-烷基或千基,m为0或1。特别优选通式(I)的化合物是,其中 R' 为氬或(d-Cj-烷基,R2 为(C广C4)-烷基、(C广CJ-烷氧基-(C广")-烷基、二-(C广C2)-烷氧基-(C广CJ -烷基、(d-C4)-烷氧基-(d-C4)-烷氧基-(C广")-烷基、 (C3-C6)-环烷基或(C广C》-环烷基-(d-C2)-烷基;Y为氢。只要没有其它定义,在所有下述化学式中,取代基和符号具有如 式(I)所描述的相同含义。其中Y为氢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以如下制备,例如通过图示 l所示且由B. S. Jensen, Acta Chem. Scand. 1959, 1 3, 1668已知 的通过苯甲酸囟化物(III)与吡唑啉酮(II)的碱催化反应的方法或者 根据图示2所示且例如由EP-A 0 186 117已知的通过苯甲酸卤化物 (III)与吡峻啉酮(II)的碱催化反应的方法和随即的重排反应制备。其中Y不为氢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将根据图示3有利地由按照Y-X制^, ^其中X是离去基团如卤素。这样的方法是^领域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原则上已知的并且例如在DOS 25 13 "Q中描述。<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也可以根据在图示4中所示且由 WO 98/42678已知的方法通过吡唑啉酮(II)与闺代-苯甲酸(Ilia)的反 应并随即与胺H-NR^的反应制备。这样的反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 的。<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式(Ⅰ)的4-(3-氨基苯甲酰基)-1-乙基吡唑或其盐 *** (Ⅰ) 其中 R↑[1]为氢、(C↓[1]-C↓[6])-烷基或(C↓[1]-C↓[4])-烷氧基-(C↓[1]-C↓[6])-烷基, R↑[2]为( 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4])-烷氧基-(C↓[1]-C↓[6])-烷基、二-(C↓[1]-C↓[4])-烷氧基-(C↓[1]-C↓[6])-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C↓[1]-C↓[6])-烷基、(C↓[3]-C↓[6])-环烷基或(C↓[3]-C↓[6])-环烷基-(C↓[1]-C↓[6])-烷基; Y为氢、(C↓[ 1]-C↓[6])-烷磺酰基、(C↓[1]-C↓[4])-烷氧基-(C↓[1]-C↓[6])-烷磺酰基,或者为分别经m个选自下组的相同或不同残基取代的苯基磺酰基、噻吩基-2-磺酰基、苯甲酰基、(C↓[1]-C↓[4])-烷基苯甲酰基-(C↓[1]-C↓[6])-烷基或苄基,所述残基为:卤素、(C↓[1]-C↓[4])-烷基和(C↓[1]-C↓[4])-烷氧基, m是0、1、2或3, 其中排除化合物(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2-甲基-3-(甲基氨基 )-4-(甲基磺酰基)苯基]甲酮, [3-(乙基氨基)-2-甲基-4-(甲基磺酰基)苯基](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甲酮, (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2-甲基-4-(甲基磺酰基)-3-(丙基氨基 )苯基]甲酮, (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2-甲基-3-[(1-甲基乙基)氨基]-4-(甲基-磺酰基)苯基}甲酮, [3-(丁基氨基)-2-甲基-4-(甲基磺酰基)苯基](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 )甲酮, (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3-[(2-甲氧基乙基)氨基]-2-甲基-4-(甲基磺酰基)苯基}甲酮, [3-(环丙基氨基)-2-甲基-4-(甲基磺酰基)苯基](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甲 酮, (1-乙基-5-羟基-1H-吡唑-4-基)[2-甲基-4-(甲基磺酰基)-3-(丙-2-烯-1-基氨基)苯基]甲酮和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黑尼曼,A范阿朗姆西克,L维尔姆斯,M施米特,J迪特俊,MJ希尔斯,H克内,CH罗森格尔,D福伊希特,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