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乔良专利>正文

两栖类水生动物保活增氧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53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两栖类水生动物保活增氧机组。由保活装载箱、发动机泵组、调控仪表系统和生物净化与解毒系统等组成,发动机泵组(1)的出口设置了高效增氧机(2),设有生物好氧呼吸器(A、B、C),生物过滤器(7)和水流分配器(8),高效增氧机上装有低能水入水管(4),载鱼仓(25)的入口设计了高能水上回路(35)载鱼仓内装有高能雾化管系(15);在载鱼仓(25)内设计了好氧层O1(33),好氧层O2(34)缺氧层A1(31)。(*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mphibian aquatic animal living oxygen increasing set

Amphibian aquatic animal living oxygen increasing set. Keep alive by loading box, engine pumps, control system and instrument of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systems, engine pump group (1) of the export set up efficient aerator (2), a biological aerobic apparatus (A, B, C), biological filter (7) and water dispenser (8). Efficient aerator with low water inlet pipe (4), (25) carrying fish warehouse entrance design high water loop (35) carrying fish are arranged in the high-energy atomizing pipe system (15); in the fish warehouse (25) in the design of the aerobic layer O1 (33), aerobic layer O2 (34) A1 (31) hypoxia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两栖类水生动物与活鱼的容器,具体是一套用于长途与超长途保活运输两栖类海、淡水水生动物的自动增氧及其水体自动净化工程的装置。在水产养殖和运输的
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能够品尝活的、新鲜的营养丰富的水产品。但由于水产品的保活运输十分困难,对生活在内陆和山区的居民来说,要吃到活的水产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两栖类的甲鱼、牛蛙和螃蟹等,更是缺少合适的运输工具,在这个领域还是空白。由于两栖类水生动物有其独特的水、陆两栖生活的生态特性要求,所以当人为地要将两栖类水生动物在无两栖生态条件下进行浸没式运输时,即使供氧很充足,但破坏了水陆两栖动物栖歇的自然生态条件,经实践证明,这样保活运输的结果是失败的。本申请人在活鱼运输领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针对水质的好坏是水生动物运输中关键,先后曾提出了“生物全能高速污水自动净化系统”(94102600.0)、正负压高效增氧机(94207607.9)、多功能高效率好氧池(94207548.X)等一系列的专利申请。随后,本申请人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对将增氧机等设备有效地应用于两栖类水生动物保活运输作了大量试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成本低,增氧效率高的超长途保活还原净化水体生态功能极强的增氧机,主要用来保活运输高档、名贵的两栖类水生动物。为了叙述的简便,下面结合附图及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工作原理作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相互的联结方式。发动机泵组(1)、高效增氧机(2)生物好氧呼吸器A、B、C(3)、低能入水管(4)、出水管(5)、反冲管Ⅰ(6)、生物过滤器(7)、水流分配器(8)、监控器(9)、氧压表(10)、水压表(11)、温度自控仪(12)、盐份比重仪(13)浊度仪(14)、高能雾化管系(15)、保温隔热层(16)、滤网(17)、泄冷管系(18)、大号的生物净化床球(19)、冷冻管系(20)、消能器(21)、下回路高能水进水管系(22)、大号的好氧菌床球(23)、小号好氧菌床球(24)、载鱼仓(25)、冰库(26)、自动泄压阀(27)、密封门(28)、排水口(29)、梯式载鱼框架(30)、缺氧层A1(31)过滤仓(32)、好氧层O1(33)、好氧层O2(34)、高能水上回路(35)、观测孔(36)、缺氧层A1上隔板(37)、反冲管Ⅱ(3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两栖类水生动物保活增氧机组,由保活装载箱、发动机泵组、调控仪表系统和生物净化与解毒系统等组成,发动机泵组(1)的出口设置了高效增氧机(2),高效增氧机与保活装载箱之间装有生物好氧呼吸器(A、B、C),生物过滤器(7)和水流分配器(8),高效增氧机上装有低能水入水管(4);在载鱼仓(25)的入口设计了高能水上回路(35)载鱼仓内装有高能雾化管系(15);在载鱼仓(25)内设计了好氧层O1中装有能有效增加气、液两界面比表面积的大菌床球(23)和小菌床球(24)。其特征是设置了双冰库(26),可控性蛇形导管式泄冷管系(18),保温隔热层(16),调控仪表系统中设置有监控器(9)和氧压表(10)。大菌床球和小菌床球是直径分别为40-100毫米,10-35毫米的丙烯或乙烯类立体化大比表积的球形体。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高能水上回路(35),高能雾化管系(15)为气态氧供两栖水生动物陆栖时的呼吸生态环境,而下回路高能水进水管系(22),又造就了一个含有5-15mg/L分子态液相溶氧的水体生态环境,供两栖类水生动物水栖时使用。通过本专利技术专门设计的监控器(9),氧压表(10),可以方便而有效地对载鱼仓(25)同时实现气态供氧和液相供氧两种供氧方式。充分地满足了两栖类水生动物的水陆两栖的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在一个载鱼仓内同时为两栖类水生动物造了两一个最为理想的生态环境。在载鱼仓(25)内,设计了好氧层O1(33),好氧层O2(34),缺氧层A1等生物化强功能设施,把极为有限的载鱼仓水体和空间进行了反反复复的高效利用与生物自动净化,将水体内由于所被运载两栖类水生动物新陈代谢的大量产出污染物如氨、氮、亚硝酸盐、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的进行性恶性污染物质进行了有效的降解,除毒。实现上述生物自动净化的机理是在好氧层O1(33)将生物好氧呼吸面,即氧、液两界面通过大小菌床球(23)、(24)实现了几何对数性的扩大了比表面积,实现了生物体的第二次强制性呼吸活动。紧接着又将O1层中的水、氧、微生物三物相的混合液由小孔过渡板滴注到好氧层O2(34)内设置的数量众多的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小菌床球(24)上,将氧、液、微生物的三物相的比表面积又再扩大了数十倍,对好氧微生物与营养物质间的传递、呼吸活动极其有利,完成好氧微生物数量的对数性增殖,与此同时也就完成了微生物除氮去磷等的生物降解作用,使水体得到了净化和解毒。净水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会由小菌床球(24)过渡到载鱼仓(25)供两栖类使用。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双冰库(26)、可控性蛇形导管式泄冷管系(18),吸热保温装置,避免了主动制冷设备的较大投资,但却能有效地把载鱼仓(25)内的温度调控在所需温度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运载两栖类水生动物,但适用范围极广,又可作海、淡水各种鱼、虾类的超长途保活运输设备和对低温保鲜运输水果、蔬菜冷藏食品等的代用设备。运载鱼类时可将载鱼仓(25)的密封门(28)打开,拆卸除梯式载鱼框架(30)),将载鱼仓(25)灌装进适当的海水或淡水而达到规定的数量后,启动发动机泵组(1),载鱼仓(25)内的海水(或淡水)则通过滤网(17)进入过滤仓(32)后由进入生物滤器(7),经过滤处理后洁净的水经过高效增氧机(2)进行强制性增氧而变成了相对稳定性的高能水(溶解氧在10毫克/升以上),之后高能水再进入到生物好氧呼吸器(3)的上A层,水、氧微生物,特别是好氧性的SMM菌族,在此进行了带压交叉互溶,受激活化之后,水、氧、微生物又在B层中进行稳定性的更深层次的交溶、互溶,令水氧分子达到了饱和与相对性的稳定,即在此形成了含有充足的分子态溶氧的高能水。生物好氧呼吸器(3)的C层是具有生物降解与沉淀功能的必经过程,旨在于指令高能水中的微生物,由此进行强烈而快速的常压好氧呼吸,促进物质的营养能量与化能的快速转换和传递,最终达到了生物快速降解。由C层经降解后的高能水又被送入水流分配器(8)内。高能水在此被分为两大回路,由下走的叫下回路高能水进水管系(22),通过了消能器(21)进行势能消除后泄放于载鱼仓(25)内供鱼呼吸使用。另一路则由上走,进入高能雾化管系(15)和高能水上回路(35)。运输海淡水鱼类时,关闭高能水上回路(35),打开下回路(22),由消能器(21)泄放出高能水,以供鱼类呼吸使用。运输两栖类水生动物时,要将箱体内的水平面下降至缺氧层(31)的上隔板(37)处,同时关闭下回路(22)的总阀,由上回路(35)、高能雾化管系(15)向两栖类进行雾化供氧供水。保鲜运输水果蔬菜等副食品时,则将箱体内的水份由阀门(29)排干,使用温度调控系统(20)、(26)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栖类水生动物保活增氧机组,由保活装载箱、发动机泵组、调控仪表系统和生物净化与解毒系统等组成,其特征是:①发动机泵组(1)的出口设置了高效增氧机(2),高效增氧机与保活装载箱之间装有生物好氧呼吸器(A、B、C),生物过滤器(7)和水 流分配器(8),高效增氧机上装有低能水入水管(4);②在载鱼仓(25)的入口设计了高能水上回路(35)载鱼仓内装有高能雾化管系(15);③在载鱼仓(25)内设计了好氧层O1(33),好氧层O2(34)缺氧层A1(3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两栖类水生动物保活增氧机组,由保活装载箱、发动机泵组、调控仪表系统和生物净化与解毒系统等组成,其特征是①发动机泵组(1)的出口设置了高效增氧机(2),高效增氧机与保活装载箱之间装有生物好氧呼吸器(A、B、C),生物过滤器(7)和水流分配器(8),高效增氧机上装有低能水入水管(4);②在载鱼仓(25)的入口设计了高能水上回路(35)载鱼仓内装有高能雾化管系(15);③在载鱼仓(25)内设计了好氧层O1(33),好氧层O2(34)缺氧层A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乔良孙海凌
申请(专利权)人:孙乔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