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浪专利>正文

捕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3711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鱼器,包括手握杆、渔网和环状网框,渔网分为内外2套,外层网为单开口长筒状结构,内层网为两端开口的细长结构,内外两层网的开口处均与环状网框连接;内层网底端与外层网底端之间留有空间;手握杆固接在网框边沿。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握杆,利用网框罩住水中捕捉物,捕捉过程中,鱼虾从内层网通过进入外层网,由于内层网的开口较小,并保持浮动,因此与外层网形成近似于封闭空间,避免鱼虾从开口通道逃脱,提高捕捉成功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外形精美、工艺简单、方便实用、结构合理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鱼工具,尤其是一种捕鱼器。技术背景在捕鱼过程中,人们经常会使用渔网捞鱼、捕鱼。但是,目前的捞鱼网全部采用环状单开口结构,从水中捕捉鱼虾后,在出水前还需反转网框形成封闭空间,才能避免鱼虾跳出逃脱。一旦操作失误,很容易造成鱼虾逃脱,给人们带来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式捕鱼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鱼器,用于解决普通捕鱼网捕捉成功率低、容易逃脱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捕鱼器,包括手握杆、渔网以及环状网框,渔网分为内外2套,外层网为单开口长筒状结构,内层网为两端开口的细长结 构,内外两层网的开口处均与环状网框连接;内层网底端与外层网底端之间留 有空间;手握杆固接在网框边沿。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握杆,利用网框罩住水中捕捉物, 捕捉过程中,鱼虾从内层网通过进入外层网,由于内层网的开口较小,并保持 浮动,因此与外层网形成近似于封闭空间,避免鱼虾从开口通道逃脱,提高捕 捉成功率。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外形精美、工艺简单、方便 实用、结构合理,可捕捉水产品,降低鱼虾逃离几率。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捕鱼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l为手握杆、2为渔网、3为网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捕鱼器,包括手握杆1、渔网2以及 环状网框3,渔网2分为内外2套,外层网为单开口长筒状结构,内层网为两端开口的细长结构,内外两层网的开口处均与环状网框3连接;内层网底端与外 层网底端之间留有空间;手握杆1固接在网框3边沿。权利要求1、一种捕鱼器,包括手握杆(1)、渔网(2)以及环状网框(3),其特征在于渔网(2)分为内外2套,外层网为单开口长筒状结构,内层网为两端开口的细长结构,内外两层网的开口处均与环状网框(3)连接;内层网底端与外层网底端之间留有空间;手握杆(1)固接在网框(3)边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鱼器,包括手握杆、渔网和环状网框,渔网分为内外2套,外层网为单开口长筒状结构,内层网为两端开口的细长结构,内外两层网的开口处均与环状网框连接;内层网底端与外层网底端之间留有空间;手握杆固接在网框边沿。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握杆,利用网框罩住水中捕捉物,捕捉过程中,鱼虾从内层网通过进入外层网,由于内层网的开口较小,并保持浮动,因此与外层网形成近似于封闭空间,避免鱼虾从开口通道逃脱,提高捕捉成功率。本技术具有外形精美、工艺简单、方便实用、结构合理等优点。文档编号A01K77/00GK201374959SQ2009200106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6日专利技术者浪 叶 申请人:浪 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鱼器,包括手握杆(1)、渔网(2)以及环状网框(3),其特征在于:渔网(2)分为内外2套,外层网为单开口长筒状结构,内层网为两端开口的细长结构,内外两层网的开口处均与环状网框(3)连接;内层网底端与外层网底端之间留有空间;手握杆(1)固接在网框(3)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浪
申请(专利权)人:叶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