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326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抗病毒口服液的鉴别以及菝葜皂甙元的含量测定、连翘甙的含量测定等步骤。该方法测定,每支含连翘以连翘甙计,不得少于0.05mg,每支含知母以菝葜皂甙元(C#-[27]H#-[34]O#-[11])计,不得少于0.1mg。(*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的质量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抗病毒口服液的鉴别取抗病毒口服液5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5次,每次20-40ml,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乙酸乙酯,并蒸干;残留物加5ml20-40%乙醇溶解,加于已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用20-40%乙醇溶液150ml冲洗,洗液弃去;再用50%乙醇溶液150ml冲洗,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加1ml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85∶10∶5氯仿—甲醇—冰乙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2%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取抗病毒口服液40ml,加水饱和的氯仿10-20ml振摇提取2-3次,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对照品药材1g,加水30-60ml,浸泡12-24h,煎煮10-30分钟,倾出药液,药渣加水30-60ml煎煮10-3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浓缩至10ml,加水饱和的氯仿5-10ml振摇提取2-3次,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9∶1-2石油醚—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0.5-1小时,置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2、抗病毒口服液含量测定(1)菝葜皂甙元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抗病毒口服液50ml,用氯仿振摇提取2-4次,每次20-40ml,弃去氯仿液;水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6次,每次20-4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适量溶解,移至25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加盐酸1-3ml水浴回流0.5-1小时,放冷,滴加30-6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移至50ml量瓶中,并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15ml,蒸干,残渣加甲苯适量使溶解,转移至2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菝葜皂甙元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6μl,分别交叉点子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一上,以7-10∶0.5-2苯一丙酮为展开剂,取出,晾干,再用同一展开剂进行二次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显色剂,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抗病毒口服液每支含知母以菝葜皂甙元(C27H34O11)计,不得少于0.1mg;显色剂的制备甲液取水15-35ml,缓慢加硫酸30-70ml,放冷后,再加乙醇15-35ml,摇匀;乙液4-10%香草醛无水乙醇溶液,用时将甲液5-10份与乙液1-2份混合;(2)连翘甙的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连翘甙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用氯仿30-50ml,水浴回流提取10-30分钟,提取2-5次,每次30-50ml;合并氯仿液,水浴蒸干,用氯仿定容到5ml的容量瓶中,滤过,取续滤液2ml,加入中性氧化铝拌匀、干燥,加到层析柱上,用60-80%的乙醇80-150ml冲洗,收集洗脱液,浓缩,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定溶于2ml量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液10μl与供试品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每支含连翘以连翘甙计,不得少于0.05mg。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VI,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4.6mm×25cm,10μm碳十八键合硅胶柱;20-30∶50-80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理论塔板数按连翘甙计应不低于2000。本专利技术质量标准提高的意义在于增加了抗病毒口服液中的知母药材菝葜皂甙元的含量测定,本专利技术采用薄层扫描法对菝葜皂甙元进行测定,制定出了最佳的供试品制备方法及菝葜皂甙元的合理限度,加强了对抗病毒口服液进行量化的质量管理。本专利技术改进了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甙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代替原来的薄层扫描法对连翘甙进行含量测定,制定出了最佳的供试品制备方法和流动相配制方法,并将连翘甙的含量由每毫升不得少3μg提高到不得少于5μg,连翘甙含量测定方法的这一改进,不仅克服了原测定方法步骤多、时间长、有机溶剂用量大、样品取样量多、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大的缺点,而且大大提高了连翘甙的含量限度。本专利技术质量标准增加了对石菖蒲的定性鉴别。制定出了最佳的供试品制备方法、找到了合适的展开剂,本定性鉴别方法的建立,有利于市场上对抗病毒口服液真伪进行鉴别。实施例抗病毒口服液生产工艺取处方量药材(蜂蜜、蔗糖除外),用常水冲洗,将郁金、石菖蒲等药材捣碎,加药材8倍量的水浸渍1小时后加热至沸腾,煎煮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乳浊液至约300ml止,备用。放料滤过,收集滤液,将药渣加入药材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放料过滤,残渣弃去,将上述二次煎液合并,浓缩到860ml,降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过滤,将滤液补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5%,24小时后,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570ml,冷藏,过滤,备用。取蜂蜜置处理罐中,搅拌升温到90℃-95℃时,保温20分钟,趁热过滤,降至常温,用蒸馏水调至比重为1.25-1.30备用。取上述浓缩液570ml,加入挥发油乳浊液300ml,加蜂蜜,蔗糖适量,补加蒸馏水至1000,充分搅拌均匀,冷藏24小时后离心,取上清液灌封,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鉴别取抗病毒口服液50ml,置分液漏斗中,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留物溶于30%乙醇溶液5ml中,加入已处理好的D101#,1×24cm大孔树脂柱中,用30%乙醇溶液100m1冲洗,洗液弃去;再用50%乙醇溶液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3%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85∶10∶5氯仿—甲醇—冰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取抗病毒口服液40ml,加水饱和的氯仿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对照药材1g,加水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同供试品方法处理,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取抗病毒口服液50ml,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5次,每次20-40ml,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乙酸乙酯,并蒸干;残留物加5ml20-40%乙醇溶解,加于已处理好的大孔树脂柱,用20-40%乙醇溶液150ml冲洗,洗液弃去;再用50%乙醇溶液150ml冲洗,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加1ml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85∶10∶5氯仿一甲醇一冰乙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2%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取抗病毒口服液40ml,加水饱和的氯仿10-20ml振摇提取2-3次,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对照品药材1g,加水30-60ml,浸泡12-24h,煎煮10-30分钟,倾出药液,药渣加水30-60ml煎煮10-30分钟,合并药液,滤过,浓缩至10ml,加水饱和的氯仿5-10ml振摇提取2-3次,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6-9∶1-2石油醚一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0.5-1小时,置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伟戴翔翎夏月凌娅詹永成廖正根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