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设有支柱部的扶栏框架的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2367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脚手架(1),其由彼此叠置的建筑框架(5)构成的多个分隔的系统以及在所述建筑框架之间延伸的扶栏框架(7)构成。建筑框架(5)具有由横杆连接在一起的三根柱,其中前部的柱(13)短于另两根柱。扶栏框架(7)附连到这些短柱。每个扶栏框架由具有扶栏(21)的两个支柱部(19)和位于支柱部之间的副板(23)构成。支柱部(19)形成纵向分开的柱的一半。由此两个相邻的扶栏框架的支柱部(19)形成一根完整的柱,该完整的柱可插入建筑框架(5)的短柱(13)中。由于支柱部(19)是扶栏框架(7)的一部分,因此扶栏框架可容易地附连到已置于建筑框架前部的短柱(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其包括由彼此叠置的建筑框架构成的多个分 隔的系统;以及在建筑框架之间延伸并将建筑框架连接在一起的扶栏框架, 上述建筑框架包括至少两根由横杆连接在一起的柱,其中,脚手架放置成后 部抵靠建筑物,而扶栏框架位于前部。在组装脚手架时,为了安全地附连下一个楼层的扶栏框架,期望的是, 从已组装好的顶部楼层的踏板开始,而不是先从附连下一个楼层的踏板开 始,并从己组装好的顶部楼层的踏板来附连该新楼层的扶栏框架。
技术介绍
这种脚手架是公知的在公知的脚手架中,首先将新楼层的扶栏大体竖 直地连接到已竖立起来的一根柱的一端,并随后使用另一被连接的柱来提升 另一端,随后将新楼层的扶栏附连到已有的柱。在脚手架的组装中,在新楼 层的踏板没有放置在适当位置的情况下,上述方法是附连新楼层的扶栏的相 对困难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文所述类型的脚手架,其中,在建筑中容易 从己组装的踏板开始实现新楼层的扶栏的附连。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 的特征在于,每个扶栏框架包括两个支柱部及在支柱部之间延伸并将支柱部 连接在一起的扶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的特征还在于,位于每个建筑框架 的前部的柱短于位于后部的柱。由于支柱部(扶栏在支柱部之间延伸)是扶 栏框架的一部分,因此扶栏框架可容易地附连到已置于建筑框架前部的短 柱。短柱的端部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可用于将相邻的扶栏框架的两根柱连 接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的优选实施例不需要特殊形状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扶栏框架的支柱部形成纵向分开的柱的一部分。扶栏框架的支柱部优选具有这样的横向截面该横向截面是所述建筑框架的位于前部的柱的横向截面的一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每个建筑框架包括位于两根柱之间且与位于后部的柱一样长的另一柱,其中还有在各柱之间延伸并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分隔的若干水平横杆位于两根长柱之间。这样就允许将位于脚手架的后半部的踏板调节到任意期望的高度。为了牢固地固定扶栏框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的另 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每个扶栏框架包括副板,该副板位于扶栏框架底部且在支柱部之间延伸,并将支柱部连接在一起。该副板用作在较高的高度处将扶栏框架定位的夹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的再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扶栏框架的扶栏和副板 包括设有绳索引导轨的水平管,在绳索引导轨中保护网附连到彼此相对的两 个绳索的边缘上。这样就允许在将脚手架组装在一起之前附连保护装置。 而且,优选地在彼此叠置的两个扶栏框架之间设置透明板。 为了防止未经授权人员爬到脚手架上,优选在脚手架的前底部具有连接 到柱的栅栏。附图说明下面将基于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的实施例的附图更充分地对本发 明进行说明,在这些附图中图1示出了一部分脚手架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脚手架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脚手架中的建筑框架;以及 图4示出了脚手架中的扶栏框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分别从前方和侧面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脚手架的实施例。脚 手架1由彼此叠置的建筑框架5构成的多个分隔的系统3和在建筑框架之间 延伸并将建筑框架连接在一起的扶栏框架7构成。脚手架1具有后部1A,脚手架1可放置成以后部1A抵靠建筑物。扶栏框架7位于脚手架的前部1B。图3示出了脚手架中的建筑框架5。该建筑框架具有三根柱13、 15, 这三根柱13、 15由横杆9和11连接在一起,其中一根最外侧的柱短于另两 根柱。这根短柱13位于脚手架的前部,并且扶栏框架附连到短柱13。横杆 9、 11形成脚手架的踏板部17 (见图2)的支撑件。沿竖直方向相互分隔开 的大量水平横杆11位于两根长柱15之间。这样就允许将踏板安装在脚手架 的后部的任意期望的高度处。图4示出了脚手架中的扶栏框架7。扶栏框架由两个支柱部19、在这两 个支柱部的顶部且位于这两个支柱部之间的扶栏21、及位于支柱部底部的副 板(sideplank) 23构成。支柱部19构成一个纵向分开的柱的一半并具有半 圆形截面。因此两个相邻的扶栏框架的支柱部19形成一根完整的柱,这根 完整的柱可插入建筑框架5的短柱13中(见图1)。由于支柱部19 (扶栏 21在支柱部19之间延伸)是扶栏框架7的一部分,因此扶栏框架可容易地 附连到己置于建筑框架前部的短柱13。这样就让副板23起到夹具的作用, 使得扶栏框架能够容易地在底部被夹紧。扶栏框架7的扶栏21 (见图4)由在支柱部之间延伸的两根水平管25 和27、及在这两根管之间延伸的竖直连接棒29构成,副板23的顶部和底部 也设有水平管31和33。副板的顶管31及扶栏的管25和27设有绳索引导轨, 在绳索引导轨中附连设有绳索的保护网33 (见图1)。透明板35被置于扶栏框架的扶栏的顶管25与上面的扶栏框架的副板的 底管33之间。为了防止未经授权人员爬到脚手架上,在脚手架的前底部将栅栏37连 接到柱。虽然上面基于附图阐述了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绝不限于图中 示出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能扩展到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的偏离附图中 示出的实施例的所有的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脚手架,其包括由彼此叠置的建筑框架构成的多个分隔开的系统;以及在所述建筑框架之间延伸并将所述建筑框架连接在一起的扶栏框架,所述建筑框架包括至少两根由横杆连接在一起的柱,其中,所述脚手架被放置成后部抵靠建筑物,且所述扶栏框架位于前部;其特征在于,每个扶栏框架包括两个支柱部,及在所述支柱部之间延伸并将所述支柱部连接在一起的扶栏;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每个建筑框架的位于前部的柱短于位于后部的柱。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栏框架的所述支柱部形成纵向分开的柱的一部分。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栏框架的所 述支柱部具有横向截面,该横向截面是所述建筑框架的位于前部的柱的横向截面的一半。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每个建筑框架包括位于两根柱之间且与位于后部的柱正好一样长的另一柱,其中在所述柱之间延伸并沿竖直方向相互分隔开的另一些水平横杆位于两根长柱之间。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扶栏框架包括副板,该副板位于所述扶栏框架的底部,在所述支柱部之间延伸,并将所述支柱部连接在一起。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栏框架的所述扶栏和所述副板包括设有绳索引导轨的水平管,在所述绳索引导轨中设有绳索的保护网附连于两个相对的边缘之间。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彼此叠置的两个扶栏框架之间设有透明板。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手架的前底部一栅栏连接到所述柱。全文摘要一种脚手架(1),其由彼此叠置的建筑框架(5)构成的多个分隔的系统以及在所述建筑框架之间延伸的扶栏框架(7)构成。建筑框架(5)具有由横杆连接在一起的三根柱,其中前部的柱(13)短于另两根柱。扶栏框架(7)附连到这些短柱。每个扶栏框架由具有扶栏(21)的两个支柱部(19)和位于支柱部之间的副板(23)构成。支柱部(19)形成纵向分开的柱的一半。由此两个相邻的扶栏框架的支柱部(19)形成一根完整的柱,该完整的柱可插入建筑框架(5)的短柱(13)中。由于支柱部(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手架,其包括:由彼此叠置的建筑框架构成的多个分隔开的系统;以及在所述建筑框架之间延伸并将所述建筑框架连接在一起的扶栏框架,所述建筑框架包括至少两根由横杆连接在一起的柱,其中,所述脚手架被放置成后部抵靠建筑物,且所述扶栏框架位于前部;其特征在于,每个扶栏框架包括两个支柱部,及在所述支柱部之间延伸并将所述支柱部连接在一起的扶栏;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每个建筑框架的位于前部的柱短于位于后部的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克布坦蒂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瑞斯特及格威利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PA[巴拿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