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1656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注油装置,它包括储油罐[1]、脱气灌[14]、中间灌[8]、真空泵[5]、齿轮泵[6]、注油嘴[11]及分流管道[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磁力泵[10],磁力泵[10]串接在中间灌[8]和分流管道[12]之间,通过控制磁力泵[10]的开启时间实现注油量的多少;连接有一组注油嘴的分流管道[12]在两侧与水平面左右夹角分别是15度,使得进入每个注油嘴的浸渍剂的量基本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制造
,特别涉及往电容器外壳内加入 浸渍剂的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器外壳内浸渍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电容器芯子喷金层的导热和 电极的自愈性能。在现行交流电容器生产技术上,往外壳内加入浸渍剂的 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整体处理方式,将一批产品整体放入浸渍罐内,抽真 空到一定程度后,然后注入浸渍剂到淹没所有产品的高度,浸渍剂通过盖 板上的注油孔进入外壳内,另一种是单体处理方式,将单个产品封好口盖 板,将注油嘴对准盖板上的注油孔,并形成密封状态,使用时间继电器进 行控制真空泵抽取单个电容器内部空气,然后切换到连接在真空管道上的 注油管道,浸渍剂自动被吸入外壳内。这两种注油装置的缺点在于前者受 盖板注油孔的位置变化造成进入外壳内的浸渍剂的重量很不一致,后者受 注油嘴和小孔的密封程度和抽取时间影响,造成进入电容器外壳内的浸渍 剂的重量很不一致,而且过多的浸渍剂注入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的交流电容器注油装置造成的进入 电容器外壳内的浸渍剂的重量不一致性,同时降低单个电容器的生产成 本,提供一种电容器注油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容器注油装 置,它包括储油罐、脱气灌、中间灌、真空泵、齿轮泵、注油嘴及分流管 道,它还包括磁力泵,磁力泵串接在中间灌和分流管道之间,通过控制磁 力泵的开启时间实现注油量的多少;连接有一组注油嘴的分流管道在两侧 与水平面左右夹角分别是15度,使得进入每个注油嘴的浸渍剂的量基本 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使 注入电容器外壳内的浸渍剂的重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交流电容器注油装 置,它不仅解决了进入电容器外壳内的浸渍剂的重量不一致性,而且操作 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储油罐2、进油阔门3、出油阀门4、出气阀门5、 真空泵6、齿轮泵7、储油罐加热器8、中间灌9、中间灌加热器 10、磁力泵11、注油嘴12分流管道13、工作台14、脱气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所示,储油罐1和脱气灌14通过管道连接,并且 储油罐1和中间灌8连接,管道之间设有齿轮泵6和出油阀门3。先关闭 储油罐1的进油阀门2和出油阀门3,与脱气灌14组成封闭系统,开启储 油罐加热器7对浸渍剂进行加热,同时利用连接在脱气灌14上的真空泵5对该封闭系统抽真空,将储油罐l内的浸渍剂进行脱气、脱水处理,水分 和气体从出气阀门4被抽出,达到预订的真空度后关闭出气阀门4,保持一 定时间。然后开启进油阀门2和出油阀门3,利用连接在储油罐l上的齿轮泵6将储油罐内的浸渍剂注入到中间灌8内,再次关闭进油阀门2和出 油阀门3,进行下一批浸渍剂脱气、脱水处理,以此实现连续生产。此时 开启中间灌加热器9,保持浸渍剂的温度恒定,同时中间灌8内的气压与 大气压相同,开启连接在中间灌上的磁力泵10通过4个注油嘴11将浸渍 剂注入到电容器外壳内,每次注油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设置磁力泵10的开 启时间实现,同时连接有4个注油嘴的分流管道12在两侧与水平面左右 夹角分别是15度,可以保证进入每个注油嘴的浸渍剂的量基本相同。电 容器外壳放置在可升降的工作台13上,保证不同尺寸的外壳在注油后可 以自如的进出。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器注油装置,它包括储油罐、脱气灌、中间灌、真空泵、齿轮泵、注油嘴及分流管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磁力泵,磁力泵串接在中间灌和分流管道之间,通过控制磁力泵的开启时间实现注油量的多少;连接有一组注油嘴的分流管道在两侧与水平面左右夹角分别是15度,使得进入每个注油嘴的浸渍剂的量基本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注油装置,它包括储油罐、脱气灌、中间灌、真空泵、齿轮泵、注油嘴及分流管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磁力泵,磁力泵串接在中间灌和分流管道之间,通过控制磁力泵的开启时间实现注油量的多少;连接有一组注油嘴的分流管道在两侧与水平面左右夹角分别是15度,使得进入每个注油嘴的浸渍剂的量基本相同。本技术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H01G13/00GK201364824SQ20092000854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王金兵, 程新亚 申请人:铜陵亿亨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注油装置,它包括储油罐[1]、脱气灌[14]、中间灌[8]、真空泵[5]、齿轮泵[6]、注油嘴[11]及分流管道[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磁力泵[10],磁力泵[10]串接在中间灌[8]和分流管道[12]之间,通过控制磁力泵[10]的开启时间实现注油量的多少;连接有一组注油嘴的分流管道[12]在两侧与水平面左右夹角分别是15度,使得进入每个注油嘴的浸渍剂的量基本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新亚王金兵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亿亨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