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以模拟踏步或滑步的运动装置,包括一支撑架、一转轮组、二连动杆装置、二滑动板及二踏板,转轮组固定在支撑架上,二连动杆装置分别设在支撑架的对应两侧,且由一第一连动杆及一第二连动杆枢接而成,两个第一连动杆远离相枢接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转轮组轮轴两端,两个第二连动杆远离相枢接处的一端分别沿立架两侧平行地延伸,二滑动板的一端能分别挂扣在立架上的一横杆上,二滑动板的另一端底部分别设有一个使滑动板能在底框架上滑动的滑轮,二滑动板能分别由一插销分别锁固在对应的第二连动杆上,二踏板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有一连接片,二踏板及连接片分别设有一个使踏板定位在滑动板上的滑轮,连接片的一端与各第二连动杆另一端相枢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运动装置,尤指一种将踏步机构及滑步机构整合为一体,且使用者仅需更改滑动板的位置,即能轻易改变运动装置的机构,以选择进行踏步或滑步运动。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知识的发达,及现代人对于健康的观念愈来愈重视,人们已了解适当的运动不仅能有效松弛身心的压力感,更能让人们的思绪得以变得清晰,因此,愈来愈多人开始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或假日的时间至郊外或住家附近的公园进行运动(如慢跑、打球等),但由于现代人的工作愈来愈忙碌,因此下班时间通常已是夜晚,在天色昏暗的情况下,人们基于安全考虑,通常较不愿意再至户外进行运动,故,许多人开始选择至健身教室运动,如此一来,人们便不需考虑天色的问题,以能提高运动环境的安全性。 但由于健身教室大多采用年费制,意即使用者必须一次缴交一年的费用,便可不限次数的前往运动,可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在一天劳累的工作结束后,若在回家更换运动服,再驱车前往健身教室运动,如此繁复的多次往返,通常会降低人们的运动意愿,导致人们在花费过多的金钱之余,却未有预期的成效,再者,健身教室虽然提供了多种运动装置,但人们通常只会依本身的需求(如想特别训练某部位的肌肉),选择其中一两种运动装置使用,而不会使用到全部的运动装置,因此,人们开始倾向于自行购买运动装置,以能在住家中进行运动,使得人们在下班后并不需另行前往它处运动,而能妥善地分配自己的运动时间,除此之外,人们更能方便地在运动前更换运动衣物,并在运动后换上干爽的衣物,有效提高人们在运动上的便利性,故,众多业者纷纷推出许多类型的运动装置,以供人们选择,造成家用的运动装置获得人们的青睐。 但,传统的运动装置多半仅具有单一的功能,意即若使用者购买了一部踏步机,则使用者仅能用该踏步机进行踏步运动,长时间下,由于运动方式过于单调,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倦怠感,另,若使用者想避免运动方式过于单调或想锻炼不同位置的肌肉时,则必须购买另一台运动装置(如滑步机),才能实现更换不同运动方式的目的,但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必须花费较多的金钱于购买多种运动装置上,再者,由于运动装置皆具有一定的体积,且各个运动装置间也必须间隔一定的空间,才能避免使用者在运动的过程,碰撞到其它的运动装置,造成使用者必须规划出较多的室内空间,才足以摆放下多种运动装置,故可知,传统仅具有单一功能的运动装置,不仅会造成空间资源过于浪费,也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综上所述可知,目前的运动装置对使用者而言,皆具有极大的不便性,故,如何设计出一种运动装置,能提供使用者两种的运动方式,以提高使用者的运动乐趣,并减少使用者在摆放上的空间,即成为现今众多运动装置业者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有鉴于传统的运动装置,皆只有单一的运动方式,若使用者欲变换不同的运动方式,便必需购买多种运动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的一种用以模拟踏步或滑步的运动装置,以期由本技术的问世,能有效解决前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模拟踏步或滑步的运动装置,以能提供使用者自行选择进行踏步或滑步运动。 本技术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模拟踏步或滑步的运动装置,可方便使用者能以较省力的方式,进行踏步或滑步的运动。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以模拟踏步或滑步的运动装置,该运动装置包括 —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一立架及一底框架,其中该底框架横置于地面上,该立架的一端连接在底框架上,该立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 —转轮组,该转轮组固定在该支撑架上; 二连动杆装置,该二连动杆装置分别由一第一连动杆及一第二连动杆组合而成,两个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该转轮组的轮轴两端,使得该转轮组转动时,两个第一连动杆能以该轮轴为中心而转动,两个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动杆的一端相枢接,且两个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沿该立架的两侧平行地延伸; 二滑动板,其一端分别设有一能挂扣在该立架上所设的横杆上的挂勾,其另一端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使该二滑动板能分别在该底框架上滑动的滑轮,该二滑动板还能分别锁固在对应的第二连动杆上; 二踏板,其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能在各该滑动板上滑动的踏板滑轮,且该二踏板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一连接片,该连接片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滑轮,由该连接片及该限位滑轮将该踏板定位在该滑动板上,该连接片的一端另与对应的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相枢接,以被各该第二连动杆所带动; 在该二滑动板被固定在该二第二连动杆的状态下,该二踏板能受力,并被带动产生位移,进而使得该二连动杆装置、该二滑动板及该转轮组产生动作,以模拟踏步的运动;在该二滑动板的挂勾被挂扣固定在该立架的横杆上的状态下,该二踏板能受力,并被带动并在该二滑动板上滑动,并使得该二连动杆装置及该转轮组产生动作,以模拟爬坡时的滑止少。 该运动装置还包括二带动装置,该二带动装置包括一把手及一带动杆,该二带动杆分别枢接在该立架的对应两侧面上,该二把手设在该二带动杆的一端,且该二带动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至该二踏板或该二连接片上。 该二踏板分别包括一踏板本体及一底座,该踏板本体与该底座间设有一调整片,该调整片上设有多个第一调整孔,该底座上设有一第二调整孔,在不同的第一调整孔对应至该第二调整孔的状态下,该踏板本体及该底座间的角度会改变。 该滑动板上设有一第一孔洞,且该第二连动杆上设有一对应的第二孔洞,该第一孔洞及第二孔洞能被一插销穿过,以使该滑动板锁固在该第二连动杆上。 该转轮组包括一第一转轮及一第二转轮,该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与该立架所延伸的一连接单元相组装,且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间由一皮带相连接,另,该第二转轮为一用以提供一预定的转动阻力的阻尼轮,该第一转轮的轮轴两端与两个第一连动杆相连接。 该立架的另一端上设有一辅助把手。4 该立架及该底框架是一体成型,并呈倒T字型。 由上所述,本技术的运动装置仅需改变该二滑动板的固定位置,S卩能改变该二踏板的运动轨迹,令使用者站立在该二踏板上时,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喜好,选择进行踏步或滑步运动。当使用者的双脚站立在该二踏板上时,即能用双手握持且推动该二把手,以由足部及手部的力量,带动该运动装置上的机构进行运动,方便使用者能以较省力的方式,进行踏步或滑步的运动。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2 :滑动板与第二连动杆相连接的简化示意图; 图3 :滑动板挂扣在立架上的简化示意图; 图4 :本技术的踏板示意图; 图5 :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 附图标号 运动装置 …… 1 支撑架 …… 11 立架 ...... 111 连接单元 …… 1111 底框架 …… 113 横杆 ...... 114 辅助把手 …… 115 转轮组 …… 12 第一转轮 …… 121 第二转轮 ...... 122 皮带 ...... 124 连动杆装置…… 13 第二孔洞 …… 130 第一连动杆…… 131 第二连动杆…… 132 滑动板 ...... 14 第一孔洞 …… 140 挂勾 ...... 141 滑轮 ...... 143 插销 ...... 145 踏板 …… 15 连接片 …… 151 踏板滑轮 …… 153 限位滑轮 …… 154 踏板本体 …… 1555 调整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模拟踏步或滑步的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装置包括: 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一立架及一底框架,其中该底框架横置于地面上,该立架的一端连接在底框架上,该立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 一转轮组,该转轮组固定在该支撑架上; 二连动杆装置,该二连动杆装置分别由一第一连动杆及一第二连动杆组合而成,两个第一连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该转轮组的轮轴两端,使得该转轮组转动时,两个第一连动杆能以该轮轴为中心而转动,两个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动杆的一端相枢接,且两个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沿该立架的两侧平行地延伸; 二滑动板,其一端分别设有一能挂扣在该立架上所设的横杆上的挂勾,其另一端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使该二滑动板能分别在该底框架上滑动的滑轮,该二滑动板还能分别锁固在对应的第二连动杆上;二踏板,其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能在各该滑动板上滑动的踏板滑轮,且该二踏板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一连接片,该连接片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滑轮,由该连接片及该限位滑轮将该踏板定位在该滑动板上,该连接片的一端另与对应的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相枢接,以被各该第二连动杆所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组,
申请(专利权)人:城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