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标本保存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
技术介绍
1、蜱类是一类重要的病媒生物,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总目parasitformes蜱目ixodida。蜱类在蛛形纲动物中携带病原体的数量是最多的,传播疾病的能力是最强的,其中最常见且对人和家畜危害性最大的是硬蜱科,硬蜱可传播森林脑炎、蜱传回归热、q热、巴贝西原虫、莱姆病等多种疾病。蜱和蜱源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影响着人和动物的健康,并且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
2、目前蜱类标本的镜下观察和标本的保存分开处置。通常蜱类的标本保存是以75%酒精浸泡来实现。进行形态学观察时,需要将蜱类标本从酒精浸泡液中取出,放置于平皿中,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工作结束后再将蜱类标本放回保存液中。期间,蜱类标本需要多次反复从防腐剂中取出。在观察过程中,用于防腐的酒精等防腐液在蜱类标本从保存液中取出时,便失去了防腐作用,而蜱类标本在此情况下,又置于显微镜的灯光炙烤,完成镜下观察时,蜱类标本往往处于干涸状态;而且,目前用于蜱类浸泡标本的防腐剂多为75%的酒精,为易挥发物质。盛放蜱类浸泡标本的标本瓶,在经历多次打开,取标本的过程,酒精的挥发在所难免,浓度的改变将直接影响蜱类标本的保存质量。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位、可将蜱类的保存和镜下观察功能同时实现的的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包括上玻片以及下玻片;
6、所述下玻片表面凹设有保存槽;
7、所述上玻片和下玻片间通过粘合胶相胶合;
8、所述下玻片表面还设置有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保存槽,所述注液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9、优选的,所述上玻片底部与所述保存槽相对应位置处为真空区域,所述上玻片底部除真空区域外均设置有所述粘合胶。
10、优选的,所述上玻片和下玻片均由透光玻璃制成。
11、优选的,还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注射针头与所述注液通道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注液通道内安装有细软管。
13、优选的,所述细软管与外部连通的一端安装有密封塞。
14、(三)有益效果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种蜱类的雌、雄虫同时置于保存槽内,再将上玻片和下玻片通过粘合胶相胶合,使得保存槽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可以长期保存蜱类标本,再通过注射器将防腐剂通过注液通道注入保存槽内,防腐剂的剂量将蜱类标本完全覆盖,达到防腐作用,注液通道的设置用于随时向保存槽内补充防腐剂,以达到蜱类标本能够完全被酒精(或其他防腐液)浸泡,达到防腐的作用,且通过上玻片和下玻片的透明特点,可将该装置直接置于体式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玻片以及下玻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片底部与所述保存槽相对应位置处为真空区域,所述上玻片底部除真空区域外均设置有所述粘合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片和下玻片均由透光玻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注射针头与所述注液通道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通道内安装有细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软管与外部连通的一端安装有密封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玻片以及下玻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片底部与所述保存槽相对应位置处为真空区域,所述上玻片底部除真空区域外均设置有所述粘合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蜱类镜下观察标本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片和下玻片均由透光玻璃制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