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及补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及补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536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修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及补贴方法,该装置包括上膨胀管、下膨胀管、连接套管和膨胀组件;多个连接套管依次相连,位于首端的连接套管连接于上膨胀管的一端,位于尾端的连接套管连接于下膨胀管的开口端;膨胀组件包括中心管、第一膨胀锥以及第二膨胀锥,第一膨胀锥位于下膨胀管内,第二膨胀锥设置在上膨胀管内,中心管设置有抵顶部,抵顶部位于第一膨胀锥以及第二膨胀锥之间,抵顶部能够与第二膨胀锥限位卡接。长井段套损井补贴方法采用上述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通过两端膨胀封堵,中间采用多个连接套管进行连接,无需精确具体的泄漏位置,施工效率高,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修井,尤其涉及一种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及补贴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老井逐年增多,套损井况日趋复杂,如长井段腐蚀漏失、射孔层位调层封堵等,这种井况目前常规处理手段包括化学药剂封堵以及小段膨胀管补贴技术;但是采用化学药剂封堵,该技术施工效率低,需要多次注入憋压,同时封堵时间短,容易失效,成本较高;而小段膨胀管补贴技术采用膨胀管补贴技术,即将一段延展性较好的管柱下入到破损的油气井套管中,到达预计井深后,用高压工作液驱动膨胀锥将管柱胀开超过弹性极限发生塑性变形,达到预定的内径及外径的管柱紧贴在外层套管上,实现对套损井的修复和补贴;长井段中的腐蚀漏失位置可能存在多处,小段膨胀管补贴需要精确确定漏失位置,从而技术施工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及补贴方法,采用两端膨胀封堵,中间采用多个连接套管进行连接,无需精确具体的泄漏位置,施工效率高,适应性强。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包括上膨胀管以及下膨胀管,所述下膨胀管的一端开口,还包括:

4、连接套管,多个所述连接套管依次相连,位于首端的所述连接套管连接于所述上膨胀管的一端,位于尾端的所述连接套管连接于所述下膨胀管的开口端;

5、膨胀组件,所述膨胀组件包括中心管、第一膨胀锥以及第二膨胀锥,所述第一膨胀锥位于所述下膨胀管内,所述第二膨胀锥设置在所述上膨胀管内,所述中心管移动贯穿所述第二膨胀锥的内腔并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锥,以与所述第一膨胀锥的内腔形成贯穿通道;所述中心管设置有抵顶部,所述抵顶部位于所述第一膨胀锥以及所述第二膨胀锥之间,所述抵顶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膨胀锥限位卡接。

6、作为优选,所述中心管包括第一管以及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锥连接,所述第一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抵顶部,所述抵顶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二管穿设于所述第二膨胀锥的内腔,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抵顶部的内腔内。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膨胀锥的内腔壁设置有第一抵接面,所述抵顶部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抵顶面配合的第二抵顶面。

8、作为优选,所述抵顶部的外侧套接有多个沿所述中心管轴向分布的第一密封件。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膨胀锥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膨胀锥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膨胀锥与所述上膨胀管紧密夹持所述第三密封件,以使二者在无外力作用下相对静止。

11、作为优选,所述上膨胀管、所述连接套管以及所述下膨胀管的管径依次变小。

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上膨胀管之间螺接;相邻的所述连接套管之间螺接;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下膨胀管之间螺接。

13、作为优选,所述上膨胀管以及所述下膨胀管的外壁均周向设置有膨胀密封件,多个所述膨胀密封件均沿所述上膨胀管以及所述下膨胀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14、还提供一种长井段套损井补贴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5、根据长井段的修复长度确定需要的连接套管数量和长度,并与膨胀组件、上膨胀管以及下膨胀管组成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

16、将所述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送到指定井深;

17、通过中心管注入压力液,推动第一膨胀锥上升通过所述下膨胀管,使所述下膨胀管膨胀;当抵顶部与第二膨胀锥卡接,继续注入压力液推动所述第二膨胀锥通过所述上膨胀管,直至所述第二膨胀锥完全通过。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9、通过在泄露位置的前后端部设置上膨胀管以及下膨胀管,中间通过连接套管连接,能够直接封堵泄漏位置的前后两端,从而无需精确确定泄漏位置,节省施工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此外,膨胀组件采用第一膨胀锥以及第二膨胀锥对上膨胀管以及下膨胀管进行分别膨胀补贴封堵,避免在长井段的补贴过程中采用一个膨胀锥,避免导致膨胀锥的行程过大,从而造成膨胀锥磨损过度,造成膨胀锥的失效,以致无法进行补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包括上膨胀管(1)以及下膨胀管(2),所述下膨胀管(2)的一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51)包括第一管(511)以及第二管(512),所述第一管(5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锥(52)连接,所述第一管(511)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抵顶部(54),所述抵顶部(54)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二管(512)穿设于所述第二膨胀锥(53)的内腔,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抵顶部(54)的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锥(53)的内腔壁设置有第一抵接面,所述抵顶部(54)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抵顶面配合的第二抵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54)的外侧套接有多个沿所述中心管(51)轴向分布的第一密封件(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锥(52)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锥(53)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膨胀锥(53)与所述上膨胀管(1)紧密夹持所述第三密封件,以使二者在无外力作用下相对静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膨胀管(1)、所述连接套管(3)以及所述下膨胀管(2)的管径依次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3)与所述上膨胀管(1)之间螺接;相邻的所述连接套管(3)之间螺接;所述连接套管(3)与所述下膨胀管(2)之间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膨胀管(1)以及所述下膨胀管(2)的外壁均周向设置有膨胀密封件(6),多个所述膨胀密封件(6)均沿所述上膨胀管(1)以及所述下膨胀管(2)的轴向间隔分布。

10.长井段套损井补贴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包括上膨胀管(1)以及下膨胀管(2),所述下膨胀管(2)的一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51)包括第一管(511)以及第二管(512),所述第一管(5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锥(52)连接,所述第一管(511)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抵顶部(54),所述抵顶部(54)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二管(512)穿设于所述第二膨胀锥(53)的内腔,并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抵顶部(54)的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锥(53)的内腔壁设置有第一抵接面,所述抵顶部(54)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抵顶面配合的第二抵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54)的外侧套接有多个沿所述中心管(51)轴向分布的第一密封件(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井段套损井补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锥(52)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孙立伟尚宪飞朱海龙霍爱莉杨行王磊钟勇罗欢高清春王西贵戴运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