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桩,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的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需要使用配套的电源适配器,一端连接充电插座、另一端连接电动自行车上的充电口。充电桩是一拖多式的,如授权公告号cn109130934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车充电桩,如该专利图1所示,充电桩本体中设有控制器,充电桩本体连接有多个充电插座(即一拖多),各充电插座可供多台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使用。这种充电也是常规充电,一般需要6-8个小时左右充满电。电动汽车充电桩有快速充电的,而电动自行车还没有成熟的快充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桩使用的散热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散热风扇、风道,壳体底部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散热风扇位于壳体中,散热风扇位于风道一端,风道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对接。
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线缆穿孔,供充电枪的线缆穿过,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位于线缆穿孔的左右两侧。
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圆形壳体,包括前后扣合的前壳、后壳,所述线缆穿孔、进风口、出风口均设置在后壳上。
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均是包括若干个散热孔的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的最高点均低于壳体的中心。
7、进一步地,所述网格结构的外侧是凸出所述后壳的外周面,且网格结构的顶部与后壳外周面接触处形成落水斜面。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散热风扇、风道,壳体底部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散热风扇位于壳体中,散热风扇位于风道一端,风道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所述壳体为圆形壳体,包括前后扣合的前壳、后壳,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均是包括若干个散热孔的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的最高点均低于壳体的中心,所述网格结构的外侧是凸出所述后壳的外周面,且网格结构的顶部与后壳外周面接触处形成落水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线缆穿孔,供充电枪的线缆穿过,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位于线缆穿孔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穿孔、进风口、出风口均设置在后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结构的靠近前壳的一侧与前壳之间形成弧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后壳的对接处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散热风扇、风道,壳体底部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散热风扇位于壳体中,散热风扇位于风道一端,风道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所述壳体为圆形壳体,包括前后扣合的前壳、后壳,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均是包括若干个散热孔的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的最高点均低于壳体的中心,所述网格结构的外侧是凸出所述后壳的外周面,且网格结构的顶部与后壳外周面接触处形成落水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线缆穿孔,供充电枪的线缆穿过,所述进风口、出风口分别位于线缆穿孔的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正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