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4980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及装置,涉及建筑模块排布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提取墙体坐标,获得墙体的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根据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进行中轴线坐标提取,获得中轴线位置信息;基于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起点坐标、端点坐标和中轴线位置信息进行外轮廓线提取,获得外轮廓线位置信息;基于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将建筑布局中的内墙向两端延长,获得墙体网格线;基于墙体网格线,根据外轮廓线位置信息以及建筑模块信息进行模块排布,获得建筑模块排布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且适用于两种模块的高效准确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块排布,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理念,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应用。其核心在于将建筑拆分为若干个标准化的模块,通过模块的预制和组装实现建筑的快速建造。

2、尽管模块化建筑有着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根据建筑平面图确定模块的划分方案,传统的方法基本都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进行手动划分,人工难以高效精准的完成模块的划分与填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块化建筑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很多建筑平面复杂多样,排布模块时在符合建筑使用需求的情况下需要尽量减少模块的种类,而且各模块的尺寸还需要考虑制作、运输、吊装、受力等环节的要求。这些多因素的制约让建筑平面的模块布局变得复杂,限制了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计算机技术使得设计过程更加高效、精准。设计师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模块化建筑方案的设计,包括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分析等,从而更好地预测和优化建筑的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根据建筑平面图自动生成模块划分方案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4、目前,有关模块化建筑模块排布智能化设计方法较少。结合遗传算法和满应力设计方法,给予给定户型拓扑关系提出了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户型尺寸方案优化及智能化结构设计方法。虽然该方法考虑了建筑布局,但户型是给定的不可变的,在该户型的基础上对各个模块的尺寸等进行一个优化,适用于对某个给定建筑平面方案进行优化。基于遗传算法和平面密铺算法的智能生成式方法以求解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最优平面布局方案,但该方法将给定模块尺寸的矩形模块排布在一个可行域内,没有考虑建筑平面布局。以上两种方法都只考虑了模块形状为矩形,未考虑l形模块。

5、在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且适用于两种模块的高效准确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没有考虑建筑平面布局以及不能兼容两种类型的建筑模块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该方法由建筑模块排布设备实现,该方法包括:

3、获取建筑平面图纸信息以及建筑模块信息;

4、根据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通过预设的lisp代码遍历墙体对象,并提取墙体坐标,获得墙体的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根据所述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进行中轴线坐标提取,获得中轴线位置信息;

5、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所述起点坐标、所述端点坐标和所述中轴线位置信息进行外轮廓线提取,获得外轮廓线位置信息;

6、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所述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将建筑布局中的内墙向两端延长,获得墙体网格线;

7、基于所述墙体网格线,根据所述外轮廓线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建筑模块信息进行模块排布,获得建筑模块排布方案。

8、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该装置包括:

9、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平面图纸信息以及建筑模块信息;

10、中轴线位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通过预设的lisp代码遍历墙体对象,并提取墙体坐标,获得墙体的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根据所述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进行中轴线坐标提取,获得中轴线位置信息;

11、外廓线位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所述起点坐标、所述端点坐标和所述中轴线位置信息进行外轮廓线提取,获得外轮廓线位置信息;

12、墙体网格线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所述起点坐标以及端点坐标,将建筑布局中的内墙向两端延长,获得墙体网格线;

13、建筑模块排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墙体网格线,根据所述外轮廓线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建筑模块信息进行模块排布,获得建筑模块排布方案。

14、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模块排布设备,所述建筑模块排布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中的任一项方法。

15、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中的任一项方法。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通过提取建筑平面图的轴线数据,考虑建筑平面布局,在给定模块数据集的前提下,实现对建筑平面图的高效、精准处理,生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模块化建筑方案。通过将模块和轮廓线信息存储在栈中,利用栈的入栈和出栈来对排布模块过程的回溯纠错。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且适用于两种模块的高效准确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信息包括建筑模块信息包括建筑模块尺寸和建筑模块类型;所述建筑模块类型包括矩形建筑模块以及L型建筑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所述起点坐标、所述端点坐标和所述中轴线位置信息进行外轮廓线提取,获得外轮廓线位置信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以及所述中轴线位置信息,从所述左下角点开始,根据所述LineString对象,按顺时针方向收集外轮廓线段,获得外轮廓线位置信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墙体网格线,根据所述外轮廓线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建筑模块信息进行模块排布,获得建筑模块排布方案,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布原则包括第一原则以及第二原则;所述第一原则为建筑模块在外轮廓线以内;所述第二原则为建筑模块的角点与墙体网格线的网格交点重合。

7.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装置,所述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装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廓线位置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

9.一种建筑模块排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排布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信息包括建筑模块信息包括建筑模块尺寸和建筑模块类型;所述建筑模块类型包括矩形建筑模块以及l型建筑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根据所述起点坐标、所述端点坐标和所述中轴线位置信息进行外轮廓线提取,获得外轮廓线位置信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建筑平面图纸信息以及所述中轴线位置信息,从所述左下角点开始,根据所述linestring对象,按顺时针方向收集外轮廓线段,获得外轮廓线位置信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模块排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墙体网格线,根据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鹤王琛何杰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