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膜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4941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ITO膜组件及空调器,所述ITO膜组件包括:膜片基体,膜片基体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触控层,触控层设于膜片基体第一侧的表面上;导电线,导电线设于膜片基体第一侧的表面上,导电线与触控层电连接;线路板,线路板位于第一侧,导电线与线路板电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设于线路板上,用于将触控层传递至线路板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根据技术的ITO膜组件,通过数字信号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长的传输距离,电路板可以布置在距离处理器较远的位置,且仍然保证触控层接收的触控电信号顺利传递至电路板,从而确保触控电信号的稳定传输,进而保证ITO膜组件的触控功能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是涉及一种ito膜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空调器上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模块以及具有触控功能的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膜通常均设于面板的内侧并与面板的透光部相对设置,以便用户通过透光部观察显示模块所显示内容以及通过透光部对ito膜进行触控,且ito膜与显示模块的电路板之间具有电连接关系以便实现的触控电信号的传输。

2、相关技术中,ito膜通常具有与电控板电连接的触控层,然而,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电控板和触控层之间的距离过长,导致电控板和触控层之间的导电件的长度过长,从而导致寄生电容过大引起灵敏度的降低,甚至出现触控层无法被触发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ito膜组件,所述ito膜组件确保触控电信号的稳定传输,进而保证ito膜组件的触控功能的灵敏度。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ito膜组件。

3、根据技术实施例的ito膜组件,用于空调器,包括:膜片基体,所述膜片基体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膜片基体所述第一侧的表面上;导电线,所述导电线设于所述膜片基体所述第一侧的表面上,所述导电线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导电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于所述线路板上,用于将所述触控层传递至所述线路板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4、根据技术实施例的ito膜组件,触控层设于膜片基体第一侧的表面上,导电线设于膜片基体第一侧的表面上,线路板位于第一侧,导电线与线路板电连接,处理器设于线路板上,用于将触控层传递至线路板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长的传输距离,电路板可以布置在距离处理器较远的位置,且仍然保证触控层接收的触控电信号顺利传递至电路板,从而确保触控电信号的稳定传输,进而保证ito膜组件的触控功能的灵敏度。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路板为柔性线路板。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ito膜组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线路板厚度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线路板层叠设置。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膜片基体之间且与所述膜片基体粘接连接。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开设置的子触控层,所述导电线包括多个子导电线,多个所述子导电线与多个所述子触控层一一对应的电连接,所述线路板上连接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间隔设置的多个且与多个所述子导电线一一对应的电连接。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线为银浆线。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具有透光部;上述的ito膜组件,所述ito膜组件位于所述面板组件的内侧且与所述透光部相对设置,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膜片基体背离所述透光部的一侧。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ito膜组件,ito膜组件位于面板组件的内侧且与透光部相对设置,触控层位于膜片基体背离透光部的一侧,触控层可以接收触控电信号,导电线传递触控层所接收的触控电信号传递至线路板,处理器对触控层传递至线路板的触控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显示模块的电路板,通过数字信号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长的传输距离,电路板可以布置在距离处理器较远的位置,且仍然保证触控层接收的触控电信号顺利传递至电路板,从而确保接收触控电信号的稳定传输,进而保证ito膜组件的触控功能的灵敏度,提高空调器的可靠性。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所述透光部;面板支架,所述面板安装于所述面板支架,所述面板支架形成有用于避让ito膜组件的避让通口。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膜片基体的一侧且与所述ito膜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面板组件连接且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反射罩,所述反射罩罩设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ito膜组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显示灯板,所述显示灯板位于所述反射罩内且与所述反射罩的内壁连接,所述显示灯板与所述电路板导电连接。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电路板通过弹扣连接;和/或,所述显示灯板与所述反射罩通过热压连接。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显示盒,所述显示盒与所述面板组件连接,所述显示盒朝向所述ito膜组件的一侧敞开,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盒内且与所述显示盒连接。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盒通过弹扣连接;和/或,所述显示盒相对的两端中的一端与所述面板组件卡接,另一端与所述面板组件通过紧固件连接。

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TO膜组件,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为柔性线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ITO膜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膜片基体之间且与所述膜片基体粘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开设置的子触控层,所述导电线包括多个子导电线,多个所述子导电线与多个所述子触控层一一对应的电连接,所述线路板上连接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间隔设置的多个且与多个所述子导电线一一对应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银浆线。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电路板通过弹扣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显示盒,所述显示盒与所述面板组件连接,所述显示盒朝向所述ITO膜组件的一侧敞开,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盒内且与所述显示盒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盒通过弹扣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to膜组件,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为柔性线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ito膜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膜片基体之间且与所述膜片基体粘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间隔开设置的子触控层,所述导电线包括多个子导电线,多个所述子导电线与多个所述子触控层一一对应的电连接,所述线路板上连接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间隔设置的多个且与多个所述子导电线一一对应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ito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为银浆线。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红沈志聪毛先友刘安平陈良锐朱凤鸣陈书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