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放电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储能电池发展迅速。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较高、故障率低等优点,应用较多。
2、为了提高用户对安装有锂离子电池的设备的使用体验,锂离子电池的快充需求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快充的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容易极化,导致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析出锂单质。在锂离子电池的持续使用过程中,会进行多次快充,而多次快充会使得锂单质不断析出,并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下降,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的放电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可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情况,减小锂离子电池容量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问题的可能。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的放电方法,该放电方法包括:基于第一倍率对锂离子电池放电至第一截止条件,基于第二倍率对锂离子电池放电至第二截止条件。
3、其中,第一倍率大于第二倍率,第二倍率为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状态下的放电倍率。
4、如此,对于锂离子电池,在其正常工作之前,可以先基于第一倍率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放电。而第一倍率大于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时的第二倍率,因此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之前的放电过程中放电倍率较大,较大倍率的放电可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析锂问题,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降低锂离子电池发生安全隐患的可能。
5、可选的,第一倍率下的放电电流为a1,满足:1c≤a1≤3c。<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放电方法,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率下的放电电流为A1,满足:1C≤A1≤3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条件为:对所述锂离子电池放电预设时长T,其中,预设时长T满足:1min≤T≤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额定容量RC,满足:A1*T≤10%*R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放电截止电压,所述第二截止条件为,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压达到所述放电截止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一倍率对所述锂离子电池放电至第一截止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三倍率对所述锂离子电池充电至第三截止条件的过程中,对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式为恒流恒压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倍率下的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三倍率对所述锂离子电池充电至第三截止条件之后,且在基于第一倍率对所述锂离子电池放电至第一截止条件之前,所述放电方法还包括: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方法进行放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放电方法,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倍率下的放电电流为a1,满足:1c≤a1≤3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条件为:对所述锂离子电池放电预设时长t,其中,预设时长t满足:1min≤t≤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额定容量rc,满足:a1*t≤10%*r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放电截止电压,所述第二截止条件为,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压达到所述放电截止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昱茜,黄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