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舷外机试验台架,具体为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
技术介绍
1、舷外机是一种安装在船体外侧的小型发动机,主要用于小型船舶的推进,其主要部件由发动机与螺旋桨组成,通过发动机为螺旋桨提供动力,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推动船舶前进,为了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需要通过测功机检验螺旋桨的可靠性,在实际航行中,螺旋桨会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如水流冲击、杂物碰撞等,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螺旋桨潜在的缺陷和弱点,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避免在航行中出现故障。
2、现有的在使用测功机对舷外机进行检测时,首先将测功机与台架进行安装,随后再将需要检测的舷外机通过舷外机挂板与台架进行固定,使得测功机与舷外机螺旋桨的输出轴通过过渡轴与过渡轴套进行固定对接,通过启动舷外机螺旋桨转动,使测功机对舷外机的性能进行检测,由于在对不同型号的舷外机进行测试时,安装后的舷外机出螺旋桨的轴心高度不同,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安装后舷外机螺旋桨的轴心高度对测功机的位置进行不停的调试工作,提高测功机与舷外机螺旋桨的对接难度。
3、同时测功机与舷外机不属于一体,在检测过程中,舷外机出现振动,测功机处于静止状态,使得测功机与舷外机的连接处出现偏移,容易出现测功机对舷外机测试的结果造成误差,降低对舷外机性能测试的准确性,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我们提出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包括试验平台,所述试验平台的顶部设置有
2、所述纠偏组件处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过渡轴处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对纠偏组件与螺旋桨的输出轴进行联动,所述螺旋桨转动检测,带动联动组件驱动纠偏组件移动,通过锁定组件对纠偏组件进行锁定,使纠偏组件与过渡轴、过渡套轴分离;
3、所述纠偏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带动纠偏组件进行复位操作。
4、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驱动气缸与支撑杆组成,所述测功机和舷外机总成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纠偏组件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横向滑动在两侧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舷外机挂板,所述舷外机挂板用于挂接舷外机总成,所述舷外机挂板固定连接有连杆。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舷外机挂板底部的横框,所述横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竖框,所述横框的内部和竖框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与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杆的外周壁和第二传动丝杆的外周壁均套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别与竖框和测功机外壁连接,所述横框与竖框的端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两组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带动第一传动丝杆与第二传动丝杆转动。
6、优选的,所述测功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纠偏组件相连接,所述纠偏组件由x轴纠偏板与y轴纠偏板组成,所述x轴纠偏板与y轴纠偏板形成夹角,所述过渡轴的外表面分别与x轴纠偏板和y轴纠偏板的外壁相贴合,所述x轴纠偏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侧固定板,所述x轴纠偏板的顶部设置有顶固定板,所述x轴纠偏板与顶固定板、y轴纠偏板与侧固定板之间分别通过驱动弹簧将其对应连接,所述y轴纠偏板滑动连接在x轴纠偏板的底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顶固定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x轴纠偏板与顶固定板、y轴纠偏板与侧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x轴纠偏板处的锁定组件顶部连接有x轴复位驱动板,所述y轴纠偏板处的锁定组件的一侧连接有y轴复位驱动板,所述x轴复位驱动板与y轴复位驱动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横向梯形驱动块与竖向梯形块。
8、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有两组,所述锁定组件由锁定件、与固定框、锁定块与第一弹簧组成,两个所述锁定件分别固定安装在x轴纠偏板的顶部与y轴纠偏板的外壁,两个所述固定框分别固定安装在顶固定板的底部与侧固定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框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与锁定块固定连接,所述x轴纠偏板处锁定块的顶部穿过顶固定板的底部与x轴复位驱动板固定连接,所述y轴纠偏板处锁定块的顶部穿过侧固定板的内壁与y轴复位驱动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测功机的一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与过渡轴固定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过渡轴外周壁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顶部啮合匹配的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件,第一铰接件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件,第二铰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与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推块滑动连接在导轨处,所述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与y轴纠偏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设置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与x轴纠偏板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模拟水箱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侧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梯形驱动块,所述固定杆内侧固定连接有竖向梯形块,所述横向梯形驱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连杆的外周壁滑动套接有第一定位件,两侧所述第一定位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周壁滑动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外周壁固定套接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接触对移动后纠偏组件位置进行定位。
1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3、该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通过将纠偏组件与测功机相连接,并将纠偏组件的安装位置与过渡轴的位置相对应,进而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配合下,使得纠偏组件能够根据安装后舷外机总成螺旋桨的轴心高度进行调节,使得纠偏组件能够对过渡套轴与过渡轴进行准确对接工作,满足对不同型号的舷外机总成螺旋桨的轴心高度进行准确定位,便于且快速地对不同型号的舷外机总成进行定位测试操作。
14、该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通过将联动组件与过渡轴相连接,在转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使联动组件工作,分别带动两组纠偏板横竖向移动,并通过锁定组件对移动后两组纠偏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两组纠偏板不与过渡套轴与过渡轴的外壁贴合,避免纠偏板与过渡套轴、过渡轴外壁接触,在转动检测中,对过渡套轴与过渡轴造成磨损的情况,提高过渡套轴与过渡轴的使用率。
15、该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通过将x轴复位驱动板与y轴复位驱动板分别与两组锁定组件相连接,并将横向梯形驱动块与竖向梯形块分别设置在x轴复位驱动板与y轴复位驱动板的正上方,在驱动气缸带动测功机与检测后的舷外机总成上移脱离模拟水箱内部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包括试验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模拟水箱(2)与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舷外机总成(4)与测功机(5),所述测功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轴(501),所述舷外机总成(4)处的螺旋桨输出轴连接有过渡套轴(401),所述过渡轴(501)与过渡套轴(401)对应连接,所述测功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纠偏组件(7),所述纠偏组件(7)与过渡轴(50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测功机(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驱动纠偏组件(7)与测功机(5)横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由驱动气缸(301)与支撑杆(302)组成,所述测功机(5)和舷外机总成(4)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杆(302)相连接,所述纠偏组件(7)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横向滑动在两侧支撑杆(302)之间,所述支撑杆(302)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5),所述第二弹簧(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舷外机挂板(303),所述舷外机挂板(303)用于挂接舷外机总成(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舷外机挂板(303)底部的横框(601),所述横框(60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竖框(602),所述横框(601)的内部和竖框(602)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603)与第二传动丝杆(604),所述第一传动丝杆(603)的外周壁和第二传动丝杆(604)的外周壁均套接有驱动件(605),所述竖框(602)处的驱动件(605)与测功机(5)固定连接,所述横框(601)处的驱动件(605)与竖框(602)固定连接,所述横框(601)与竖框(602)的端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606),两组所述驱动电机(606)分别带动第一传动丝杆(603)与第二传动丝杆(60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功机(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031),所述第一伸缩杆(7031)的一端与纠偏组件(7)相连接,所述纠偏组件(7)由X轴纠偏板(701)与Y轴纠偏板(702)组成,所述X轴纠偏板(701)与Y轴纠偏板(702)形成夹角,所述过渡轴(501)的外表面分别与X轴纠偏板(701)和Y轴纠偏板(702)的外壁相贴合,所述X轴纠偏板(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侧固定板(704),所述X轴纠偏板(701)的顶部设置有顶固定板(703),所述X轴纠偏板(701)与顶固定板(703)、Y轴纠偏板(702)与侧固定板(704)之间分别通过驱动弹簧(705)将其对应连接,所述Y轴纠偏板(702)滑动连接在X轴纠偏板(701)的底部,所述第一伸缩杆(7031)的一端与顶固定板(70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纠偏板(701)与顶固定板(703)、Y轴纠偏板(702)与侧固定板(704)之间均设置有锁定组件(8),所述X轴纠偏板(701)处的锁定组件(8)顶部连接有X轴复位驱动板(10),所述Y轴纠偏板(702)处的锁定组件(8)的一侧连接有Y轴复位驱动板(11),所述X轴复位驱动板(10)与Y轴复位驱动板(1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横向梯形驱动块(101)与竖向梯形块(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8)有两组,所述锁定组件(8)由锁定件(801)、固定框(802)、锁定块(803)与第一弹簧(804)组成,两个所述锁定件(801)分别固定安装在X轴纠偏板(701)的顶部与Y轴纠偏板(702)的外壁,两个所述固定框(802)分别固定安装在顶固定板(703)的底部与侧固定板(704)的内壁,两个所述第一弹簧(804)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框(802)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一弹簧(804)的端部与锁定块(803)固定连接,所述X轴纠偏板(701)处锁定块(803)的顶部穿过顶固定板(703)的底部与X轴复位驱动板(10)固定连接,所述Y轴纠偏板(702)处锁定块(803)的顶部穿过侧固定板(704)的内壁与Y轴复位驱动板(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功机(5)的一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02),所述电动伸缩杆(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3),所述连接板(503)的外壁与过渡轴(501)固定连接,所述联动组件(9)包括固定套接在过渡轴(501)外周壁的驱动齿轮(904),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包括试验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模拟水箱(2)与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舷外机总成(4)与测功机(5),所述测功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过渡轴(501),所述舷外机总成(4)处的螺旋桨输出轴连接有过渡套轴(401),所述过渡轴(501)与过渡套轴(401)对应连接,所述测功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纠偏组件(7),所述纠偏组件(7)与过渡轴(50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测功机(5)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驱动纠偏组件(7)与测功机(5)横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由驱动气缸(301)与支撑杆(302)组成,所述测功机(5)和舷外机总成(4)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杆(302)相连接,所述纠偏组件(7)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横向滑动在两侧支撑杆(302)之间,所述支撑杆(302)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5),所述第二弹簧(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舷外机挂板(303),所述舷外机挂板(303)用于挂接舷外机总成(4),所述舷外机挂板(303)上固定连接有连杆(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舷外机挂板(303)底部的横框(601),所述横框(60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竖框(602),所述横框(601)的内部和竖框(602)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603)与第二传动丝杆(604),所述第一传动丝杆(603)的外周壁和第二传动丝杆(604)的外周壁均套接有驱动件(605),所述竖框(602)处的驱动件(605)与测功机(5)固定连接,所述横框(601)处的驱动件(605)与竖框(602)固定连接,所述横框(601)与竖框(602)的端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606),两组所述驱动电机(606)分别带动第一传动丝杆(603)与第二传动丝杆(60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功机(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7031),所述第一伸缩杆(7031)的一端与纠偏组件(7)相连接,所述纠偏组件(7)由x轴纠偏板(701)与y轴纠偏板(702)组成,所述x轴纠偏板(701)与y轴纠偏板(702)形成夹角,所述过渡轴(501)的外表面分别与x轴纠偏板(701)和y轴纠偏板(702)的外壁相贴合,所述x轴纠偏板(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侧固定板(704),所述x轴纠偏板(701)的顶部设置有顶固定板(703),所述x轴纠偏板(701)与顶固定板(703)、y轴纠偏板(702)与侧固定板(704)之间分别通过驱动弹簧(705)将其对应连接,所述y轴纠偏板(702)滑动连接在x轴纠偏板(701)的底部,所述第一伸缩杆(7031)的一端与顶固定板(70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舷外机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纠偏板(701)与顶固定板(703)、y轴纠偏板(702)与侧固定板(704)之间均设置有锁定组件(8),所述x轴纠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里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全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