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373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subgt;2</subgt;矿化设备,包括用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的上层模块、设于上层模块下方并进行矿化反应的下层模块,上层模块包括内部设有正螺旋搅拌器的第一搅拌筒,下层模块包括内部设有反螺旋搅拌器的第二搅拌筒,反螺旋搅拌器的中部设置出气口以利于CO<subgt;2</subgt;进入第二搅拌筒;第二搅拌筒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温度检测件、CO<subgt;2</subgt;浓度检测件及压力检测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正螺旋与反螺旋双搅拌器配合设计,确保混凝土原料在短时间内实现充分混合,搅拌过程中避免物料分层和颗粒分布不均;同时通过反螺旋搅拌器往第二搅拌筒内通入CO₂气体,使气体与浆料充分接触,实现矿化反应条件的最佳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对碳减排的重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引入co2以实现固碳和提升性能的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co2混凝土制备设备主要集中于实验室研究或小规模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2、(1)混合不均匀:现有的co2混凝土制备设备往往由于设计上将多个功能集成于单一腔体内,容易导致浆体在不同区域搅拌不均匀,进而出现部分区域物料堆积、气体分布不均等现象,使co2矿化反应效率受到限制;

3、(2)温度与压力控制缺失:co2矿化反应对于反应温度和压力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现有设备通常缺少精确的温度和压力控制系统,温度或压力过低会减缓矿化反应进程,过高则有可能引发安全风险,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4、(3)co2利用效率不足:在注气过程中,存在co2气体逸散或无法充分与浆体反应的情况;此外,注气口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气体集中注入或局部过剩,无法实现气体的充分利用,从而影响最终的碳减排效果;

5、综合来看,现有的co2混凝土制备设备在混凝土搅拌均匀性、矿化反应效率、温度和压力控制、co2气体利用率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亟需更先进且环保高效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固碳技术来予以改进和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包括用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的上层模块、设于上层模块下方并进行矿化反应的下层模块,所述上层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正螺旋搅拌器的第一搅拌筒,所述第一搅拌筒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下层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反螺旋搅拌器的第二搅拌筒,第二搅拌筒的左端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落料斗;所述反螺旋搅拌器的中部设置有以利于co2流动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经由开设在其侧壁的出气口与第二搅拌筒内部连通,出气口以利于co2进入第二搅拌筒;所述第二搅拌筒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温度检测件、co2浓度检测件及压力检测件。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筒水平设置,所述正螺旋搅拌器包括与第一搅拌筒同轴设置的第一搅拌转轴,所述第一搅拌转轴上套装有正旋转螺旋叶片;所述第二搅拌筒水平设置,所述反螺旋搅拌器包括与第二搅拌筒同轴设置的第二搅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转轴上套装有反旋转螺旋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第二搅拌转轴由动力组件驱动同步旋转。

4、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一传动皮带以及第二传动皮带,所述动力电机呈横向设置在第一搅拌筒的左端后侧,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安装在第一搅拌转轴的左端,第一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安装在第二搅拌转轴的左端,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相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气体通道同轴设置在第二搅拌转轴中部,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左端开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与co2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转轴位于第二搅拌筒内部的轴段周侧面开设有多个出气部,多个出气部沿第二搅拌转轴的轴向间隔均布,每个出气部由多个绕着第二搅拌转轴的轴线呈圆周均布的出气口组成。

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二搅拌转轴左、右两端的一对连接法兰,一对连接法兰之间固定有若干根呈圆周均布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呈横向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件为设置在位于第二搅拌转轴左端的连接法兰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件为设置在位于第二搅拌转轴左端的连接法兰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co2浓度检测件为设置在位于第二搅拌转轴右端的连接法兰上的co2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co2浓度检测传感器、加热棒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转轴沿轴向间隔固定有若干个十字形第一支撑架,所述正旋转螺旋叶片安装在若干个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搅拌转轴沿轴向间隔固定有若干个十字形第二支撑架,所述反旋转螺旋叶片安装在若干个第二支撑架上。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筒的左、右两端均为敞口,第一搅拌筒的右端敞口为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下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第二搅拌筒的左、右两端均为封闭状态,第二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斗;所述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处均可拆设置有密封板。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所述上层模块和下层模块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罩设在第一搅拌筒上方的防护罩。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筒、第二搅拌筒的外周侧面沿轴线方向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齿圈,每个齿圈分别与一对前、后分布的驱动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正螺旋与反螺旋双搅拌器配合设计,确保混凝土原料在短时间内实现充分混合,搅拌过程中避免物料分层和颗粒分布不均;同时通过反螺旋搅拌器往第二搅拌筒内通入co2气体,使气体与浆料充分接触,实现矿化反应条件的最佳化;同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上、下分层分体式设计,将搅拌、矿化反应分区,不仅方便运输和安装,还便于日常维护和部件更换,缩短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的上层模块、设于上层模块下方并进行矿化反应的下层模块,所述上层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正螺旋搅拌器的第一搅拌筒,所述第一搅拌筒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下层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反螺旋搅拌器的第二搅拌筒,第二搅拌筒的左端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落料斗;所述反螺旋搅拌器的中部设置有以利于CO2流动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经由开设在其侧壁的出气口与第二搅拌筒内部连通,出气口以利于CO2进入第二搅拌筒;所述第二搅拌筒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温度检测件、CO2浓度检测件及压力检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筒水平设置,所述正螺旋搅拌器包括与第一搅拌筒同轴设置的第一搅拌转轴,所述第一搅拌转轴上套装有正旋转螺旋叶片;所述第二搅拌筒水平设置,所述反螺旋搅拌器包括与第二搅拌筒同轴设置的第二搅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转轴上套装有反旋转螺旋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第二搅拌转轴由动力组件驱动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一传动皮带以及第二传动皮带,所述动力电机呈横向设置在第一搅拌筒的左端后侧,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安装在第一搅拌转轴的左端,第一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安装在第二搅拌转轴的左端,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同轴设置在第二搅拌转轴中部,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左端开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与CO2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转轴位于第二搅拌筒内部的轴段周侧面开设有多个出气部,多个出气部沿第二搅拌转轴的轴向间隔均布,每个出气部由多个绕着第二搅拌转轴的轴线呈圆周均布的出气口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二搅拌转轴左、右两端的一对连接法兰,一对连接法兰之间固定有若干根呈圆周均布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呈横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件为设置在位于第二搅拌转轴左端的连接法兰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件为设置在位于第二搅拌转轴左端的连接法兰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CO2浓度检测件为设置在位于第二搅拌转轴右端的连接法兰上的CO2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CO2浓度检测传感器、加热棒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转轴沿轴向间隔固定有若干个十字形第一支撑架,所述正旋转螺旋叶片安装在若干个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搅拌转轴沿轴向间隔固定有若干个十字形第二支撑架,所述反旋转螺旋叶片安装在若干个第二支撑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筒的左、右两端均为敞口,第一搅拌筒的右端敞口为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下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第二搅拌筒的左、右两端均为封闭状态,第二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斗;所述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处均可拆设置有密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上层模块和下层模块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罩设在第一搅拌筒上方的防护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筒、第二搅拌筒的外周侧面沿轴线方向均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齿圈,每个齿圈分别与一对前、后分布的驱动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的上层模块、设于上层模块下方并进行矿化反应的下层模块,所述上层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正螺旋搅拌器的第一搅拌筒,所述第一搅拌筒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左端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下层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反螺旋搅拌器的第二搅拌筒,第二搅拌筒的左端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落料斗;所述反螺旋搅拌器的中部设置有以利于co2流动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经由开设在其侧壁的出气口与第二搅拌筒内部连通,出气口以利于co2进入第二搅拌筒;所述第二搅拌筒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温度检测件、co2浓度检测件及压力检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筒水平设置,所述正螺旋搅拌器包括与第一搅拌筒同轴设置的第一搅拌转轴,所述第一搅拌转轴上套装有正旋转螺旋叶片;所述第二搅拌筒水平设置,所述反螺旋搅拌器包括与第二搅拌筒同轴设置的第二搅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转轴上套装有反旋转螺旋叶片,所述第一搅拌转轴、第二搅拌转轴由动力组件驱动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一传动皮带以及第二传动皮带,所述动力电机呈横向设置在第一搅拌筒的左端后侧,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安装在第一搅拌转轴的左端,第一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安装在第二搅拌转轴的左端,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混凝土搅拌与co2矿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同轴设置在第二搅拌转轴中部,所述第二搅拌转轴的左端开设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与co2输送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转轴位于第二搅拌筒内部的轴段周侧面开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芳彭紫宣童振标阙沅昊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