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活性污泥中水回用深度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将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回用标准,该系统采用生物反应池和过滤等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先用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容易失衡,由于进水水质、水量的频繁波动,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极易导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并且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工艺固定,缺乏灵活调整能力,当进水水质、水量突变超出设计范围时,处理效果大打折扣,出水水质难以稳定达标,易出现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超标现象,影响受纳水体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影响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包括接触氧化池、智滤池和控制系统,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智滤池相接通;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所有微生物处理系统和曝气机构;
3、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包括微生物群落监测模块和微生物调控模块,所述微生物群落监测模块和微生物调控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微生物群落监测模块包括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和预警触发单元,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实时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分析,以获取微生物种类、丰度信息,测序频率不低于每2小时一次,识别丝状菌群的占比情况;所述预警触发单
4、所述微生物调控模块与所述微生物群落监测模块相连,所述微生物调控模块包括微生物数据收集单元和微生物菌剂投加单元,所述微生物数据收集单元收集并存储进水水质、水量的历史数据以及实时监测数据,所述微生物菌剂投加单元依据所述微生物群落监测模块监测到的微生物群落失衡状况投加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调控模块与所述曝气机构相连,并控制所述曝气机构曝气量。
5、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活性污泥样本中的微生物核酸进行大规模、快速测序。
6、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预警触发单元包括预警数据接收器和警报器,所述预警数据接收器与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相连,并接收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的数据信息,所述警报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并根据所述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发出警报。
7、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微生物数据收集单元包括自动采样装置和样本传输模块,所述自动采样装置和样本传输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8、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微生物菌剂投加单元包括菌剂储罐、菌剂调配模块和投加输送模块,所述菌剂储罐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菌剂调配模块分别与所述菌剂储罐、投加输送模块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化学清洁球,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曝气主管内壁,所述化学清洁球设置于所述曝气主管内,所述曝气主管固定于所述接触氧化池上,所述曝气主管内固定连接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过水口,所述接触氧化池底部形成污泥区,所述污泥区上方设有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均连接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所述污泥区内设有多个穿孔排泥管;多个所述穿孔排泥管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污泥区,所述穿孔排泥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孔,所述穿孔排泥管顶侧设有多个排泥管,每个所述穿孔上设有一个所述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一端与所述穿孔排泥管接通,另一端伸出于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排泥管顶侧设有反冲管,所述反冲管一端与所述排泥管接通,另一端向接触氧化池顶部延伸并连接风机,所述反冲管底部设有气动阀和手动阀,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组合式纤维填料。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智滤池包括智滤池本体、排污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排污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智滤池本体内,所述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于所述智滤池本体顶部,所述过滤区内设有微滤膜,所述智滤池本体上方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下方设有超声发生装置;所述智滤池本体顶部设有隔墙,所述隔墙将所述进水区和排污区分隔开;所述进水区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所述沉淀区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设有排污阀。
12、基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活性污泥水处理方法,所述活性污泥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微生物群落测序分析:
14、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实时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分析,以获取微生物种类、丰度信息,测序频率不低于每2小时一次,识别丝状菌群的占比情况;
15、s2:微生物预警触发:
16、所述预警触发单元与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相连,当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监测到所述丝状菌占比超过20%或其他预设的菌群失衡指标时,发送信号给所述预警触发单元,所述预警触发单元触发预警信号;
17、s3:微生物数据收集:
18、所述微生物数据收集单元收集并存储进水水质、水量的历史数据以及实时监测数据;
19、s4:曝气调控:
20、根据所述微生物数据收集单元收集的数据,当预测到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或进水负荷增大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曝气机构自动适度增加曝气强度,使溶解氧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2mg/l,刺激微生物的应激反应,保障微生物活性;
21、s5:微生物菌剂投加:
22、所述微生物菌剂投加单元依据所述微生物群落监测模块监测到的微生物群落失衡状况投加微生物菌剂;
23、s6:污水引流、污泥回流:
24、将智滤池内的回流污泥从接触氧化池的进水管进入接触氧化池内,成为接触氧化池内污水,污水向下流通过组合式纤维填料到达污泥沉淀区,接触氧化池对污泥进行阻挡,由于接触氧化池的阻挡作用,污水通过过水口,向上流再次通过组合式纤维填料到达池面,再通过出水管排至智滤池进水口,将污水通过智滤池进水口进入进水区,再进入沉淀区,向上流经过滤区、过滤装置到达清水区,再到达出水区出水,污水中大量污泥被截留,通过沉淀区进入排污口,再通过排污口回流至接触好氧池进水管,形成循环。
25、s7:生化反应与排泥步骤:
26、将智滤池内的回流污泥从接触氧化池的进水管进入接触氧化池,在组合式纤维填料中进行好氧反应去除污泥中的有机物,好氧反应的氧气由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提供,上清液通过出水管排出至智滤池进水口,污泥进入污泥区,污泥沉淀后,进入穿孔排泥管,再进入排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氧化池、智滤池和控制系统,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智滤池相接通;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所有微生物处理系统和曝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活性污泥样本中的微生物核酸进行大规模、快速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触发单元包括预警数据接收器和警报器,所述预警数据接收器与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相连,并接收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的数据信息,所述警报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并根据所述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发出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数据收集单元包括自动采样装置和样本传输模块,所述自动采样装置和样本传输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投加单元包括菌剂储罐、菌剂调配模块和投加输送模块,所述菌剂储罐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菌剂调配模块分别与所述菌剂储罐、投加输送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化学清洁球,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曝气主管内壁,所述化学清洁球设置于所述曝气主管内,所述曝气主管固定于所述接触氧化池上,所述曝气主管内固定连接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过水口,所述接触氧化池底部形成污泥区,所述污泥区上方设有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均连接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所述污泥区内设有多个穿孔排泥管;多个所述穿孔排泥管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污泥区,所述穿孔排泥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孔,所述穿孔排泥管顶侧设有多个排泥管,每个所述穿孔上设有一个所述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一端与所述穿孔排泥管接通,另一端伸出于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排泥管顶侧设有反冲管,所述反冲管一端与所述排泥管接通,另一端向接触氧化池顶部延伸并连接风机,所述反冲管底部设有气动阀和手动阀,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组合式纤维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滤池包括智滤池本体、排污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排污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智滤池本体内,所述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于所述智滤池本体顶部,所述过滤区内设有微滤膜,所述智滤池本体上方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下方设有超声发生装置;所述智滤池本体顶部设有隔墙,所述隔墙将所述进水区和排污区分隔开;所述进水区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所述沉淀区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设有排污阀。
9.一种活性污泥水处理方法,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从智滤池的进水区进入,向上依次流经沉淀区、过滤区、过滤装置、清水区,沉淀区、过滤区、过滤装置依次对污水进行多重截留、过滤,大量污泥被截留,沉淀于智滤池底部的沉淀区,再通过排污区进行污泥连续回流至接触氧化池进水管,污水被截留、过滤后流经清水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氧化池、智滤池和控制系统,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智滤池相接通;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所有微生物处理系统和曝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活性污泥样本中的微生物核酸进行大规模、快速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触发单元包括预警数据接收器和警报器,所述预警数据接收器与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相连,并接收所述高通量测序分析单元的数据信息,所述警报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并根据所述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发出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数据收集单元包括自动采样装置和样本传输模块,所述自动采样装置和样本传输模块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投加单元包括菌剂储罐、菌剂调配模块和投加输送模块,所述菌剂储罐固定连接于所述接触氧化池,所述菌剂调配模块分别与所述菌剂储罐、投加输送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化学清洁球,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曝气主管内壁,所述化学清洁球设置于所述曝气主管内,所述曝气主管固定于所述接触氧化池上,所述曝气主管内固定连接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过水口,所述接触氧化池底部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强,李德志,卢俊贤,李豪丹,丘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