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阀门,尤其是一种气路换向系统。
技术介绍
1、气路换向机构作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控制单元,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气路换向机构常常可应用于气动阀门等设备中,可用于阀门内部气路结构换向,来驱动阀门开关阀。机械式触发的换向机构因无需电力介入,在防爆、高温等特殊场景中具有应用优势。机械式触发的换向机构相较于电磁式触发拥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用于阀门内部中无需接入任何电路即可使用。
2、但目前机械式触发的气路换向机构仍存在以下的问题:目前多数机械式触发的换向机构都是简单的直推阀杆来导通阀体之间的气路,不具备单向导通功能,应用在某些不能回流的场景时,不能有效的防止气路回流。并且在设有多个机械式触发的换向机构情况下,若想要实现多路换向,就需要操作人员对每一个机械式触发换向机构都去进行手动触发,触发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包括阀体、机械触发换向机构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所述阀体设有进气气路、两个出气气路以及两个安装槽,所述机械触发换向机构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中,机械触发换向机构的上部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的上部通过第一气路连通,机械触发换向机构的下部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的下部通过第二气路连通,所述进气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连通,两个所述出气气路分别与机械触发换向机构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一一对应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为阶梯槽,安装槽上部的直
4、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触发换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下部的密封部和上部的按压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弹簧座、第一密封座、第一基座和第一密封杆,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一密封座从下到上依次内套于安装槽的下部,所述弹簧座设置在安装槽的阶梯面,且弹簧座的下端面与第一密封座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密封杆与第一基座滑动适配,且第一密封杆与第一基座同轴,所述第一密封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座的下端面适配,第一密封杆的下部设有第一密封弹簧,该第一密封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杆的下部贴合,另一端与第一基座贴合;
5、所述按压部,包括第一上密封盖、过孔座、第一触发杆和触发弹簧,所述第一上密封盖和过孔座从上到下依次内套于安装槽的上部,所述第一触发杆依次贯穿第一上密封盖和过孔座,并与第一上密封盖和过孔座滑动适配,第一触发杆与第一密封杆同轴并位于第一密封杆的上方,所述触发弹簧外套于第一触发杆,触发弹簧的一端与过孔座贴合,另一端与弹簧座贴合。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座的侧壁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第一上密封盖的外壁、第一上密封盖的内壁以及第一密封杆的上部均设有密封件。
7、进一步地,与机械触发换向机构连通的出气气路位于弹簧座与过孔座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触发换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下部的密封部和上部的按压部,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座、第二基座和第二密封杆,所述第二基座与第二密封座从下到上依次内套于安装槽的下部,所述第二密封杆与第二基座滑动适配,且第二密封杆与第二基座同轴,所述第二密封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密封座的下端面适配,第二密封杆的下部设有第二密封弹簧,该第二密封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密封杆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基座连接;
9、所述按压部,包括气动缸筒、第二上密封盖和第二触发杆,所述气动缸筒和第二上密封盖从下到上依次内套于安装槽的上部,且气动缸筒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座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二触发杆滑动适配在气动缸筒的内部,且第二触发杆的上端面与第二上密封盖的上端面之间形成腔体,该腔体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第二触发杆的下端延伸到第二密封杆的上方,并与第二密封杆适配。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座的外壁、第二触发杆的外壁、气动缸筒的外壁、第二上密封盖的外壁以及第二密封杆的上部均设有密封件。
11、进一步地,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连通的出气气路设置在气动缸筒与第二密封座之间。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密封盖开设有通气孔,该通气孔与第一气路连通。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机械触发换向机构通过手动触发的方式来控制其对应的出气气路与进气气路连通;当机械触发换向机构对应的出气气路与进气气路连通后,气体再通过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来实现气动触发换向机构的自动触发,进而将气动触发换向机构对应的出气气路与进气气路自动连通。通过触发一个机械触发换向机构便能实现气路结构的双路换向。
15、在第一密封弹簧的推力以及第二气路中高压气体对的第一密封杆向上推力的作用下,保证第一密封杆不会被安装槽上部的气体向下推动,实现机械触发换向机构的单向导通功能;在气体推力以及第二密封弹簧的作用下,实现气动触发换向机构的单向导通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所述阀体(1)设有进气气路(101)、两个出气气路(102)以及两个安装槽(103),所述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103)中,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的上部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的上部通过第一气路(5)连通,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的下部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的下部通过第二气路(6)连通,所述进气气路(101)与所述第二气路(6)连通,两个所述出气气路(102)分别与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3)为阶梯槽,安装槽(103)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气路(5)将两个安装槽(103)的上部连通,第二气路(6)将两个安装槽(103)的下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03)下部的密封部和上部的按压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弹簧座(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座(202)的侧壁与安装槽(103)的内壁之间、第一上密封盖(206)的外壁、第一上密封盖(206)的内壁以及第一密封杆(204)的上部均设有密封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连通的出气气路(102)位于弹簧座(201)与过孔座(20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03)下部的密封部和上部的按压部,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二密封座(301)、第二基座(302)和第二密封杆(303),所述第二基座(302)与第二密封座(301)从下到上依次内套于安装槽(103)的下部,所述第二密封杆(303)与第二基座(302)滑动适配,且第二密封杆(303)与第二基座(302)同轴,所述第二密封杆(303)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密封座(301)的下端面适配,第二密封杆(303)的下部设有第二密封弹簧(304),该第二密封弹簧(304)的一端与第二密封杆(303)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基座(30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座(301)的外壁、第二触发杆(307)的外壁、气动缸筒(305)的外壁、第二上密封盖(306)的外壁以及第二密封杆(303)的上部均设有密封件(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连通的出气气路(102)设置在气动缸筒(305)与第二密封座(30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密封盖(306)开设有通气孔(308),该通气孔(308)与第一气路(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所述阀体(1)设有进气气路(101)、两个出气气路(102)以及两个安装槽(103),所述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103)中,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的上部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的上部通过第一气路(5)连通,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的下部与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的下部通过第二气路(6)连通,所述进气气路(101)与所述第二气路(6)连通,两个所述出气气路(102)分别与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和气动触发换向机构(3)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3)为阶梯槽,安装槽(103)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气路(5)将两个安装槽(103)的上部连通,第二气路(6)将两个安装槽(103)的下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路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触发换向机构(2),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03)下部的密封部和上部的按压部,所述密封部,包括弹簧座(201)、第一密封座(202)、第一基座(203)和第一密封杆(204),所述第一基座(203)与第一密封座(202)从下到上依次内套于安装槽(103)的下部,所述弹簧座(201)设置在安装槽(103)的阶梯面,且弹簧座(201)的下端面与第一密封座(202)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密封杆(204)与第一基座(203)滑动适配,且第一密封杆(204)与第一基座(203)同轴,所述第一密封杆(204)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座(202)的下端面适配,第一密封杆(204)的下部设有第一密封弹簧(205),该第一密封弹簧(205)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杆(204)的下部贴合,另一端与第一基座(203)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莲冀,周思遥,魏琼林,罗一,石万涛,钟廷柯,李杰,郭宇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