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插入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泵。
技术介绍
1、血管内血泵,被设计为经皮插入患者的血管中,例如大腿或腋窝的动脉或静脉的血管内,可以被前探入患者的心脏中以作为左心室辅助设备或右心室辅助设备起作用。因此,血管内血泵也可以被称为心内血泵。
2、血管内血泵主要包括叶轮及驱动该叶轮旋转的电机,叶轮旋转时,将血液从血泵的血液流入口输送至血液流出口。具体的,电机工作时产生旋转磁场,叶轮上设有与该旋转磁场相互作用的磁体,以使叶轮围绕其轴线旋转。然而,叶轮上的磁体会增加叶轮的重量,降低叶轮的泵送效率;再者,叶轮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会受限于其上的磁体,增加叶轮的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泵送效率高的血泵。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血泵,包括套管、布置在所述套管内的叶轮及使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单元,所述套管具有血流入口和血流出口,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壳体及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和定子,所述套管的近端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转子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在所述转轴上的磁体;
3、所述定子包括多个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布置的柱,及围绕在每一所述柱外周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产生与所述磁体相互作用的旋转磁场以使所述转轴旋转,所述磁体与所述柱沿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磁体与所述柱的轴向间距为0.1mm~2mm。
4、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转子还
5、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飞轮为盘状结构,所述磁体装配在所述飞轮朝向所述定子的一侧。
6、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飞轮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线圈绕组的连接线固定在所述定位结构内。
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柱包括杆部,以及固定在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
8、所述定子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杆部的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背板上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设的第一安装孔。
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转子包括沿轴向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所述柱位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
10、所述柱包括杆部,以及分设在所述杆部两端的第一头部与第二头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一头部相对,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二头部相对。
11、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壳体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远端外的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近端外的第二壳体,以及套设在所述定子外的第三壳体;
12、所述第三壳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穿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穿孔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外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
1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远端轴承和近端轴承,以及与所述线圈绕组电连接的控制件;
14、所述远端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近端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控制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控制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轴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穿设。
15、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穿孔;
16、所述磁体可旋转的收容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远端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1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及连接孔;
18、所述定子的背板固定的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或者所述磁体可旋转的收容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控制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近端轴承固定的在所述第三限位槽内,与所述控制件电连接的导线从所述连接孔中通过。
1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泵中,所述磁体由多个围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布置的磁单元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磁单元间隔设置。
20、综上所述,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血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较于将磁体直接设置在叶轮上,本申请将磁体设置在转轴上,可以使磁体与定子的轴向间距不受其它部件的干扰,尤其是叶轮与壳体的轴向间距、以及壳体厚度的影响,使磁体与定子间容易获得较小的轴向间距。当磁体与定子的柱的轴向间距变小,磁体与柱间的磁密度会增大,驱动单元的输出功率和转矩随之增加。故,本申请将磁体与柱沿轴向间隔的设置在转轴上,并将磁体与柱的轴向间距设置在0.1mm~2mm,可以使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磁密度,增加驱动单元的输出功率。并且,由于磁体设置在转轴上,使得本申请叶轮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不受磁体的影响,叶轮的设计更加灵活,降低了叶轮的加工难度。
21、此外,本申请使磁体与柱沿轴向间隔的设置,采用轴向磁通直接驱动的方式驱动转轴旋转,可以降低驱动单元的径向尺寸。即,本申请可以在降低驱动单元的整体径向尺寸的基础上,增加驱动单元的输出功率和负载转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泵,所述血泵用于经皮插入患者的血管中,所述血泵包括叶轮及使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壳体及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与所述叶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在所述转轴上的磁体,所述磁体位于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至少一个设在所述转轴上的飞轮,所述磁体固定在所述飞轮上,所述磁体及与所述磁体固定连接的所述飞轮一起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盘状结构,所述磁体固定在所述主体部朝向定子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飞轮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线圈绕组的连接线固定在所述定位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包括杆部,以及固定在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沿轴向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所述柱位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飞轮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飞轮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所述定子包括沿轴向分设在所述飞轮两侧的第一定子与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的柱与所述第一磁体沿轴向间隔,所述第一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作用、使所述转轴旋转;所述第二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与所述第二磁体相互作用、使所述转轴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转子还包括沿轴向间隔的设置的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所述第一飞轮上装配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飞轮上装配有第二磁体与第三磁体;所述定子包括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与所述第二定子沿轴向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飞轮的两侧,所述第一定子位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所述第一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分别与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相互作用、使所述转轴旋转;所述第二定子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对,所述第二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能够与第三磁体相互作用、使所述转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第三飞轮,所述第三飞轮上装配有第四磁体,所述第二定子位于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所述第二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还能够与所述第四磁体相互作用、使所述转轴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柱的远离所述磁体的一端;所述背板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至少还具有如下特征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和所述定子的柱之间的轴向间距为0.1mm~0.5mm;和/或,所述血泵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血流入口和血流出口,所述套管的近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壳体连接;所述叶轮布置在所述套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泵,所述血泵用于经皮插入患者的血管中,所述血泵包括叶轮及使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壳体及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与所述叶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在所述转轴上的磁体,所述磁体位于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至少一个设在所述转轴上的飞轮,所述磁体固定在所述飞轮上,所述磁体及与所述磁体固定连接的所述飞轮一起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盘状结构,所述磁体固定在所述主体部朝向定子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飞轮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线圈绕组的连接线固定在所述定位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包括杆部,以及固定在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沿轴向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所述柱位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飞轮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飞轮上的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所述定子包括沿轴向分设在所述飞轮两侧的第一定子与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的柱与所述第一磁体沿轴向间隔,所述第一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作用、使所述转轴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顺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