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304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医药及化妆品领域,通过细胞形态观察与β‑氨基己糖苷酶检测证明芹菜素和白杨素有良好的抑制肥大细胞株脱颗粒的作用,再通过划痕实验证明山奈酚具有较好的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间隙闭合的作用,继而检测特应性皮炎相关因子表达,发现了芹菜素、白杨素、山奈酚复配有增强舒缓功效的潜力,进一步的开展人体安全性评价与功效实验筛选出舒缓效果最佳的配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探究了黄酮类化合物从抗敏、抗炎和屏障修复三方面,多靶点协同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效果,拓展了黄酮类化合物在舒缓化妆品中的应用和开发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合物应用,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和炎症性三大特点,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病情严重者会持续至成年甚至老年。患有ad的婴幼儿常伴随其他特应性疾病,包括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ad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湿疹样病变,并伴有皮肤干燥和剧烈瘙痒,部分患者的皮肤还会出现皲裂、血痂等。由于ad治疗周期漫长且具有反复性,患者在经济和精神上都承受巨大负担,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2、ad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主要涉及皮服微生物群失衡、免疫失调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过敏原是ad发病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过敏原突破皮肤屏障进入患者体内后,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而发生脱颗粒反应,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组胺等。il-4和il-13是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两种主要细胞因子,不仅会促进th2型免疫反应、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还会诱发神经源性瘙痒,增加患者搔抓行为,进而破坏皮肤屏障,使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更容易穿透皮肤,加重ad症状。

3、现阶段,治疗ad常用的药物主要分为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局部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ad的一线临床药物,但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等,对损伤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近年来,针对ad已上市了许多新型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阻断il-4和il-13的共同受体亚基,抑制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然而因价格高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安全高效、价格低廉的多靶点治疗药物成为ad的研究热点。

4、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在自然界植物中广泛分布的天然产物,种类众多,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且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相对温和,有较高的安全性。

5、目前,对于黄酮治疗炎症的应用研究,基本停留在单一成分方面。然而,特应性皮炎是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免疫失衡、炎症因子过度释放、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多方面交互作用,单一成分很难解决问题。现有的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多为植物提取物,成分复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不同批次之间的成分差异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且其作用机制研究相对困难,难以确定具体是哪些成分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包括,

5、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其中,所述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的质量比为1~5:1~5:1~5。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黄酮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的质量比为1:2~4:1。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黄酮组合物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的质量比为1:4:1。

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黄酮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产品中的应用。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产品为保健品、药品或化妆品。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药品或化妆品的剂型包括软膏、糊剂、贴剂、爽肤水、精华水、乳液和膏霜。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化妆品包括舒缓面霜,其中,

12、所述舒缓面霜包括皮肤调理剂、乳化剂、增稠剂、保湿剂、润肤剂、防腐剂、着色剂、香精、黄酮组合物和水;

13、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皮肤调理剂为0.5~2%,所述乳化剂为2~5%,所述增稠剂为0.5~1.5%,所述保湿剂为10%~20%,所述润肤剂为8%~14%,所述防腐剂为0.1~0.6%,所述着色剂为0.05~0.2%,所述香精为0.01~0.1%,所述黄酮组合物为0.05~0.2%,水余量补足至100%。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皮肤调理剂为糖类同分异构体;所述乳化剂为蔗糖多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酰乳酰乳酸钠、肉豆蔻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所述增稠剂包括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透明质酸钠、黄原胶、甘油聚丙酸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氯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聚醚-26、甘油、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山梨醇、泛醇、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烟酰胺、尿囊素、银耳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所述润肤剂包括角鲨烷、氢化橄榄油酸乙基己酯、氢化橄榄油不皂化物、木鲁星果棕脂、巴巴苏籽油、鲸蜡硬脂醇、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18、所述防腐剂包括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对羟基苯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所述着色剂为紫草油。

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舒缓面霜的制备方法包括,

21、称取乳化剂、润肤剂、着色剂,加热至80~85℃,搅拌至各组分原料完全溶解均匀,配制成a相,所述a相为油相,保温备用;

22、称取保湿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防腐剂和余量水,加热至80~85℃,搅拌至各组分原料完全溶解均匀,配置为b相,所述b相为水相,保温备用;

23、称取配方量的黄酮组合物、丁二醇和适量水,加热至40~60℃,搅拌混匀,配制成c相;

24、将溶解后的b相缓慢倒入a相中,冷却至60℃后缓慢加入c相,趁热搅拌均匀;

25、停止搅拌,制得舒缓面霜。

26、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27、(1)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验证白杨素、芹菜素在不影响细胞增殖和形态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抑制大鼠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脱颗粒的作用。

28、(2)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验证了山奈酚在不影响细胞增殖和形态的情况下,具有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迁移作用。

29、(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酮组合物以山奈酚、白杨素、芹菜素为原料并进行适合配比而成的复配制剂,特应性皮炎相关炎症因子的测定实验证明了其协同功效,远高于单一组分,大大提升了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敏、促进组织修复、改善特应性皮炎的应用和开发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的质量比为1:2~4: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的质量比为1:4:1。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黄酮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产品中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保健品、药品或化妆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或化妆品的剂型包括软膏、糊剂、贴剂、爽肤水、精华水、乳液和膏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包括舒缓面霜,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调理剂为糖类同分异构体;所述乳化剂为蔗糖多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硬脂酰乳酰乳酸钠、肉豆蔻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聚醚-26、甘油、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山梨醇、泛醇、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烟酰胺、尿囊素、银耳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舒缓面霜的制备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的黄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的质量比为1:2~4: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酮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芹菜素、白杨素和山奈酚的质量比为1:4:1。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黄酮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改善特应性皮炎产品中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保健品、药品或化妆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或化妆品的剂型包括软膏、糊剂、贴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炳天王悦媛杨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