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侧冲孔,尤其是涉及一种壳体的侧冲孔模具。
技术介绍
1、离合器是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于连接和断开两个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动,以实现启动、停止、换挡和控制转速等功能。离合器的外壳作为关键零件,其侧面遍布有多个油孔,油孔的位置尺寸要求严格,若各个油孔之间的位置误差较大,则会对离合器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2、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单冲模具,依次将各个孔由外往内冲压,其生产效率低,并且容易在壳体内部形成难以去除的毛刺,使得生产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壳体的侧冲孔模具,能够同时对所有的油孔结构进行冲压,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包括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上模座可升降地设置在下模座上;冲切组件,冲切组件包括凸模推板和多个凸模块,凸模推板设置在上模座靠近下模座的一端,多个凸模块均与下模座活动连接,多个凸模块呈圆周阵列,多个凸模块围合形成冲槽,每个凸模块均能沿冲槽的径向移动,冲槽与凸模推板同轴设置且位于凸模推板的正下方,凸模推板穿入冲槽,并沿冲槽的径向水平顶推凸模块,以驱使凸模块沿冲槽径向朝外对工件进行冲孔。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模座向下移动带动凸模推板贯穿冲槽,凸模推板穿入冲槽中并与所有的凸模块相抵,上模座继续驱使凸模推板向下移动,与此同时,凸模推板水平推动所有的凸模块,使得所有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冲切组件还包括凹模块,凹模块固定设置在下模座上,凹模块的数量与凸模块的数量对应,每个凸模块远离冲槽轴心一侧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凹模块,每个凸模块均设置有冲切头,每个凹模块均设置有让位槽,冲切头能够穿设在对应的让位槽中。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冲切组件还包括废料孔,废料孔的数量与凹模块的数量相同,每个凹模块上均开设有一个废料孔,废料孔跨设在凹模块和下模座之间,凹模块通过废料孔与外界连通,每个凸模块均与一个废料孔对应,废料孔用于排出工件完成冲切后产生的废料。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凸模块上均设置有第一抵顶部,凸模推板上设置有第二抵顶部,第一抵顶部的截面面积沿远离凸模推板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抵顶部的截面面积沿远离冲槽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抵顶部向下顶推第一抵顶部,以驱使凸模块朝靠近工件的方向水平移动。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复位组件,复位组件活动设置在下模座上,复位组件设置在冲切组件的下端,复位组件与冲切组件同轴设置,复位组件用于控制凸模块复位。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的数量与凸模块的数量对应,每个凸模块上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的截面面积沿远离凸模推板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可升降地设置在下模座上,第二复位件的数量与第一复位件的数量对应,每个凸模块上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复位件,第二复位件的截面面积沿靠近凸模推板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复位件向上顶推第一复位件,以驱使凸模块朝远离工件的方向水平移动。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若干导向组件,若干导向组件均与上模座连接,若干导向组件均与下模座连接,导向组件用于引导凸模推板定向移动。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柱,导向套和导向柱择一设置在上模座上,另一个设置在下模座上,导向套和导向柱同轴设置,且导向柱活动穿设在导向套中。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下模座上,固定组件用于限定工件的位置。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固定组件包括:外固定座,外固定座设置在下模座上,多个凹模块均与外固定座连接;内固定座,内固定座同轴设置在外固定座上,内固定座位于外固定座内,工件位于外固定座与内固定座之间,多个凸模块均与内固定座活动连接;盖板,盖板覆盖设置在外固定座上,盖板与外固定座同轴设置,盖板与外固定座可拆卸连接,外固定座与盖板相互配合以限定工件的位置。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组件(300)还包括凹模块(330),所述凹模块(330)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100)上,所述凹模块(330)的数量与所述凸模块(320)的数量对应,每个所述凸模块(320)远离所述冲槽轴心一侧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凹模块(330),每个所述凸模块(320)均设置有冲切头(323),每个所述凹模块(330)均设置有让位槽,所述冲切头(323)能够穿设在对应的所述让位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组件(300)还包括废料孔(340),所述废料孔(340)的数量与所述凹模块(330)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凹模块(330)上均开设有一个所述废料孔(340),所述废料孔(340)跨设在所述凹模块(330)和所述下模座(100)之间,所述凹模块(330)通过所述废料孔(340)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凸模块(320)均与一个所述废料孔(340)对应,所述废料孔(340)用于排出工件(10)完成冲切后产生的废料。
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组件(400),所述复位组件(400)活动设置在所述下模座(100)上,所述复位组件(400)设置在所述冲切组件(300)的下端,所述复位组件(400)与所述冲切组件(300)同轴设置,所述复位组件(400)用于控制所述凸模块(320)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40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导向组件(500),若干所述导向组件(500)均与所述上模座(200)连接,若干所述导向组件(500)均与所述下模座(100)连接,所述导向组件(500)用于引导所述凸模推板(310)定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00)包括导向套(510)和导向柱(520),所述导向套(510)和所述导向柱(520)择一设置在所述上模座(200)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座(100)上,所述导向套(510)和所述导向柱(520)同轴设置,且所述导向柱(520)活动穿设在所述导向套(510)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600),所述固定组件(600)设置在所述下模座(100)上,所述固定组件(600)用于限定所述工件(10)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00)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组件(300)还包括凹模块(330),所述凹模块(330)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100)上,所述凹模块(330)的数量与所述凸模块(320)的数量对应,每个所述凸模块(320)远离所述冲槽轴心一侧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凹模块(330),每个所述凸模块(320)均设置有冲切头(323),每个所述凹模块(330)均设置有让位槽,所述冲切头(323)能够穿设在对应的所述让位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组件(300)还包括废料孔(340),所述废料孔(340)的数量与所述凹模块(330)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凹模块(330)上均开设有一个所述废料孔(340),所述废料孔(340)跨设在所述凹模块(330)和所述下模座(100)之间,所述凹模块(330)通过所述废料孔(340)与外界连通,每个所述凸模块(320)均与一个所述废料孔(340)对应,所述废料孔(340)用于排出工件(10)完成冲切后产生的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模块(320)上均设置有第一抵顶部(321),所述凸模推板(310)上设置有第二抵顶部(322),所述第一抵顶部(321)的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凸模推板(310)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抵顶部(322)的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冲槽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抵顶部(322)向下顶推所述第一抵顶部(321),以驱使所述凸模块(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聪,吴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