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2610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涉及采掘支护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千斤顶主体、压盘、管式液压增压阀和双向换向阀,千斤顶主体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推杆,活塞推杆的上方设置有压盘,压盘的底端固定有压杆,压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栓,千斤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双向换向阀,双向换向阀和千斤顶主体之间设置有管式液压增压阀。本技术通过设置千斤顶主体、压盘、管式液压增压阀和双向换向阀,解决了在退锚装置退锚时退锚受力不够均匀,且退锚时液压油压力容易不够大的问题,本技术的优点为:在退锚装置退锚时退锚受力更加均匀,且退锚时液压油压力更大,退锚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采掘支护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


技术介绍

1、退锚器是一种专门用于煤矿井下锚索退锚的机械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释放煤矿巷道顶板的应力并回收锚具,这样可以在不再需要支护或者进行巷道维护时移除原有的锚固系统,在使用退锚器时,操作人员需要遵循相应的安全规程,确保在正确的操作步骤下进行作业。由于退锚器涉及到较高的压力和力量,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个人伤害。因此,通常建议操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并在有经验的监督下进行工作,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在退锚装置退锚时,直接通过油泵将液压油输送到千斤顶中,通过千斤顶在进行工作时,顶动锚索托盘,进行退锚工作,在运行的过程中,退锚的受力不够均匀,退锚的效果不够好;

3、在退锚装置退锚时,退锚工作时,是通过液压油输入千斤顶中后,推动锚索推盘,在运行的过程中,油液的压力完全通过油泵产生,工作时,液压油的输送压力不够大时,就需要更长时间进行退锚作业,影响退锚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通过设置千斤顶主体、压盘、管式液压增压阀和双向换向阀,解决了在退锚装置退锚时退锚受力不够均匀,且退锚时液压油压力容易不够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包括千斤顶主体、压盘、管式液压增压阀和双向换向阀,所述千斤顶主体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的上方设置有压盘,所述压盘的底端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栓,所述千斤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双向换向阀,所述双向换向阀和千斤顶主体之间设置有管式液压增压阀,工作时,通过千斤顶主体在输入液压油后,推动锚索托盘上升,通过压盘在推动锚索托盘时,带动锚索托盘上升,通过管式液压增压阀将低压输入管中输送的低压液压油增加压力后,输送到进油管中,带动千斤顶主体工作。

4、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主体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千斤顶主体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油管,千斤顶主体通过出油管将其中的液压油输出,通过进油管将油液输入。

5、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推杆的顶端开设有螺口,所述转动螺栓螺纹连接在螺口内,所述压杆一侧的压盘内竖直贯通开设有嵌合口,活塞推杆通过螺口螺纹连接转动螺栓。

6、进一步地,所述管式液压增压阀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低压输入管,所述管式液压增压阀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高压输出管,管式液压增压阀通过低压输入管将低压液压油输送到其中,通过高压输出管将增加压力后的液压油输送到千斤顶主体中。

7、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输出管远离管式液压增压阀的一端与进油管固定连通,所述低压输入管远离管式液压增压阀的一端与双向换向阀的输出端固定连通,高压输出管通过与进油管连通后,使得高压输出管中输送的高压液压油输送到进油管中,通过进油管输送到千斤顶主体中。

8、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换向阀远离低压输入管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回流管路二,所述回流管路二远离双向换向阀的一端与出油管固定连通,双向换向阀通过回流管二将出油管中的油液输送到回流管路一中。

9、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换向阀远离管式液压增压阀一侧与低压输入管位置对应地固定连通有进液管路,并与回流管路二位置对应地固定连通有回流管路一,双向换向阀控制进液管路和回流管路通断工作。

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通过设置千斤顶主体和压盘,解决了在退锚装置退锚时退锚受力不够均匀的问题,将千斤顶主体放到锚索外套外侧,转动压盘,使得压盘上的嵌合口嵌合到锚索外套外周面上,通过进油管将油液输入千斤顶主体中,使得活塞推杆抬升,当压盘顶到锚索托盘上后,将锚索托盘、锚索外套和内部工作锚具之间分离,完成退锚,退锚时,通过压盘分散压力,使得退锚的受力更加均匀。

12、本技术通过设置千斤顶主体、管式液压增压阀和双向换向阀,解决了在退锚装置退锚时液压油压力容易不够大的问题,工作时,油液通过进液管路输送到管式液压增压阀中,通过管式液压增压阀压后输送到高压输出管中,通过高压输出管输送到进油管中,使得油液增压后输入千斤顶主体中,使得在退锚装置退锚时液压油压力更大,使得退锚的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包括千斤顶主体(1)、压盘(2)、管式液压增压阀(3)和双向换向阀(4),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主体(1)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推杆(103),所述活塞推杆(103)的上方设置有压盘(2),所述压盘(2)的底端固定有压杆(202),所述压杆(20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栓(203),所述千斤顶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双向换向阀(4),所述双向换向阀(4)和千斤顶主体(1)之间设置有管式液压增压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主体(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油管(101),所述千斤顶主体(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油管(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推杆(103)的顶端开设有螺口(104),所述转动螺栓(203)螺纹连接在螺口(104)内,所述压杆(202)一侧的压盘(2)内竖直贯通开设有嵌合口(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液压增压阀(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低压输入管(302),所述管式液压增压阀(3)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高压输出管(3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出管(301)远离管式液压增压阀(3)的一端与进油管(102)固定连通,所述低压输入管(302)远离管式液压增压阀(3)的一端与双向换向阀(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换向阀(4)远离低压输入管(30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回流管路二(403),所述回流管路二(403)远离双向换向阀(4)的一端与出油管(101)固定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换向阀(4)远离管式液压增压阀(3)一侧与低压输入管(302)位置对应地固定连通有进液管路(401),并与回流管路二(403)位置对应地固定连通有回流管路一(4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包括千斤顶主体(1)、压盘(2)、管式液压增压阀(3)和双向换向阀(4),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主体(1)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推杆(103),所述活塞推杆(103)的上方设置有压盘(2),所述压盘(2)的底端固定有压杆(202),所述压杆(20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栓(203),所述千斤顶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双向换向阀(4),所述双向换向阀(4)和千斤顶主体(1)之间设置有管式液压增压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主体(1)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油管(101),所述千斤顶主体(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油管(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综放工作面增压型退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推杆(103)的顶端开设有螺口(104),所述转动螺栓(203)螺纹连接在螺口(104)内,所述压杆(202)一侧的压盘(2)内竖直贯通开设有嵌合口(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盼杰魏金川甘承博段军李鹏王振官涛李鑫程康史志远靳磊张琳章悦李欢郇恒恒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煤业集团新乡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