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相对于ecu等电子控制部件(被安装构件)安装用于将电子控制部件组装至车身侧的托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例如,作为车辆的电子控制部件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将电路基板(电子控制部)内包于框体(ecu壳体),通过组装于该框体的ecu托架而安装于车身侧的面板构件。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关于上述托架的记载,记载了关于牢固地组装以在将ecu组装后不容易脱落的点、进一步抑制通过车辆的行驶振动向ecu施加的振动的点的技术。然而,在该托架中,由于在从ecu的组装开始到组装结束期间持续需要比较强的力(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2b),因此对于组装容易度,存在问题。
2、这样,关于相对于ecu等电子控制部件安装托架的安装结构,希望以高水平同时实现以下三点:将ecu容易地安装于托架、安装后不易脱落、能够抑制在组装于车身的状态下行驶振动向ecu传递。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332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问题是提供能够将ecu等电子控制部件容易地安装于托架、安装后很难脱落、车辆的行驶振动很难给安装后的ecu带来影响的、电子控制部件与托架的安装结构,以及与其同样的第一构件(例如电子控制部件)与第二构件(例如托架)的安装结构。
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以及专利技术效果
4、用于解决上述
5、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和以将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外缘侧连接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包含所述侧面的与上下方向正交的侧面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区间的侧面部构成安装用侧面部,在所述下表面形成与该安装用侧面部对应的下表面侧卡定部,
6、所述托架(第二构件)是一体地具有l字形的托架主体(安装部)和用于安装至车身侧的卡合固定部的树脂注射成形件,该l字形的托架主体包含侧壁部和从托架的高度方向的下端向与该高度方向正交的预定的底壁延伸方向延伸的底壁部,
7、所述侧壁部具有侧壁上端侧卡定部,
8、所述底壁部具有底壁卡定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向斜上方延伸的弹性上推片,
9、所述弹性上推片在所述底壁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侧壁上端侧卡定部和所述底壁卡定部之间,
10、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通过使所述下表面侧卡定部相对于所述托架(第二构件)的所述底壁卡定部朝向所述底壁延伸方向卡定并以该卡定位置为支点而将所述安装用侧面部向所述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下侧推入的转动安装操作而安装于所述托架(第二构件),并且在所述转动安装操作中,在所述托架(第二构件)中产生使所述侧壁部向与所述底壁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倾倒的弹性变形、和将所述弹性上推片向所述高度方向的下方向按下的弹性变形,
11、在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托架(第二构件)的所述侧壁部维持为从所述转动安装操作时的最大倾倒角度复原至保留倾倒角度的形态的弹性变形状态,通过因该弹性变形状态产生的弹性复原力而将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向所述底壁延伸方向持续按压,从而保持为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的所述下表面侧卡定部推压所述托架(第二构件)的所述底壁卡定部的状态,并且所述托架(第二构件)的所述弹性上推片维持为被向所述高度方向的下方向按下的弹性变形状态,通过因弹性变形状态产生的弹性复原力将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向所述高度方向的上方向持续上推,从而保持为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的所述安装用侧面部推压所述托架(第二构件)的所述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状态。
12、需要说明的是,在成为不限于电子控制部件与托架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安装结构的情况下,第二构件能够省略卡合固定部。
13、在上述安装结构中,不是现有那样以将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的对置的侧面夹入的方式安装大型的托架(第二构件),而能够将小型的托架(第二构件)相对于电子控制部件的一个侧面部简易安装。具体地说,通过以使电子控制部件的下表面侧卡定部相对于托架的底壁卡定部卡定并以该卡定位置为支点的形态将壳体的安装用侧面部推入至托架的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下侧,从而将托架安装于电子控制部件的侧面部(安装用侧面部)。在将电子控制部件的侧面部推入至托架的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下侧时,使托架的侧壁部的上侧向底壁延伸方向的相反的外方向挠曲,但是该挠曲是瞬间的,没有持续施加力而安装那样的麻烦。另外,安装于托架的电子控制部件由于向托架的底壁延伸方向的脱出被托架的底壁卡定部阻止,向托架的高度方向(上方向)的脱出被托架的侧壁上端侧卡定部阻止,因此不会从托架容易地脱落。
14、进一步,在上述安装结构中,在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与托架(第二构件)的安装状态下,托架以在两个方向(底壁延伸方向、高度方向)上夹持的状态(夹压状态)保持电子控制部件。具体地说,安装有电子控制部件的状态的托架中,侧壁部向底壁延伸方向的相反的外方向挠曲,通过其复原力将电子控制部件向底壁延伸方向按压。但是,在托架的底壁延伸方向上,电子控制部件以下表面侧卡定部被托架的底壁卡定部按压的形态而移动被阻止。因此,电子控制部件在托架的底壁延伸方向上处于夹持于托架的侧壁部与底壁卡定部之间的夹压状态。另一方面,托架中,弹性上推片向下方向被按下,通过该复原力将电子控制部件向上方向上推。但是,在托架的上方向(高度方向)上,电子控制部件被托架的侧壁上端侧卡定部按压而移动被阻止。因此,电子控制部件在托架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也处于夹持在托架的弹性上推片与侧壁上端侧卡定部之间的夹压状态。因此,电子控制部件通过托架的侧壁部以及弹性上推片的挠曲将从车身侧向托架传递的底壁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的两个方向的振动吸收一部分,从而减少向内部的电子控制部的影响。
15、另外,在上述安装结构中,也可以在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与托架(第二构件)的安装状态下,通过弹性上推片将电子控制部件从托架的底壁部浮起。在该情况下,电子控制部件与托架的侧壁部的接触在侧壁部的下端处不会发生(电子控制部件与托架的侧壁部的下端不接触)。即使是电子控制部件在安装状态下与托架的侧壁部的下端接触的结构的情况下,侧壁部的下端由于靠近与底壁部的连接位置,因此与上端侧相比,很难挠曲,为了使其挠曲需要更大的力,但是在电子控制部件在安装状态下从底壁部浮起的结构的情况下,电子控制部件因为不是在侧壁部的下端,而是在比下端靠上侧处接触而将侧壁部向外推出,所以容易产生挠曲,为了使其挠曲不需要那么大的力。因此,电子控制部件与托架的安装变得容易。而且,使上述电子控制部件浮起的弹性上推片也对已经叙述的电子控制部件的振动抑制做出贡献。
16、需要说明的是,假定电子控制部件(第一构件)与托架(第二构件)的安装状态下的托架(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结构,其是将用于安装于车身侧的电子控制部件用的托架安装于电子控制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将所述安装用侧面部卡定的所述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卡定面是该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面朝所述高度方向的下方的面,在所述侧壁部不挠曲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高度方向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安装用侧面部具有如下形状:以相对于成为所述电子控制部件的主要部分的上表面在所述上下方向的下侧具有面朝上方的卡定上表面的方式在所述侧面的所述一部分区间向外突出,在所述转动安装操作中被推入至所述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下侧时,所述卡定上表面卡定于所述侧壁上端侧卡定部。
6.一种安装结构,其是相对于第一构件安装第二构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结构,其是将用于安装于车身侧的电子控制部件用的托架安装于电子控制部件的安装结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将所述安装用侧面部卡定的所述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卡定面是该侧壁上端侧卡定部的面朝所述高度方向的下方的面,在所述侧壁部不挠曲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高度方向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川胜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