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遮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2306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包括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遮物主体;在汽车座椅靠背处于竖立使用状态下,遮物主体在汽车座椅靠背与衣帽架之间空隙的下方、且汽车座椅靠背与衣帽架之间的空隙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在遮物主体的轮廓内;遮物主体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每个固定部与汽车的相应侧车身内壁固定连接;并且至少遮物主体靠近汽车座椅靠背的侧部设置有可与汽车座椅靠背抵接变形的变形部。使用时,遮物主体单独装设于车内,当后排座椅靠背翻折放平或衣帽架翻折收纳时,无需调整遮物装置,便于使用;而且变形部的设置也减小了后排座椅靠背调整角度时与遮物主体之间的碰撞冲击,提高遮物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汽车已逐渐进入大众家庭,成为人们出行代步的工具。通常为了提供乘坐和驾驶的舒适性,车内的前排座椅通常都具有调节装置,这样,乘员可根据自己的姿势要求,自行调节座椅前后距离以及靠背角度。而后排座椅一般与后备箱相接,具有一定的遮蔽要求,通常其靠背角度是采用完全固定式或分体式可翻折式。也就是说,其靠背角度是不可调节的,即靠背的后倾角度不能进行调整。

2、但在乘客的乘坐过程中,不同的乘客会根据乘坐时间的长短不同、乘坐姿态不同,对靠背的倾角有不同的需求。而不能调节角度的固定角度靠背,无疑具有较差的舒适度体验。

3、为了解决现有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无法调节倾角的问题,后排座椅上逐渐布置了靠背角度的调节机构。在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过程中,随着靠背倾角的变化,座椅靠背与衣帽架间会形成间隙,且这个缝隙的大小会随着靠背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4、这个间隙的出现,无疑会带来另一个车内美观的问题。同时,产生的间隙,还会使得车内空间和后备箱空间连成一体,带来较差的乘坐环境。另外,衣帽架上放置的小物品,也很可能从这个小间隙,掉入后备箱内。可见,这一间隙会带来诸多不便。

5、针对后排座椅靠背与衣帽架之间形成的间隙带来的诸多不便,部分车企在座椅靠背上添加遮物帘(一般为织物材质,颜色匹配周边,基本无强度需求),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端与衣帽架之间去遮挡间隙,但在这种座椅中,又有较多的座椅具有靠背翻折放平功能,由此产生,遮物帘后侧使用魔术贴或是纽扣固定在衣帽架上,靠背调节时遮物帘不做操作;靠背翻折放平时,需要将遮物帘后端与衣帽架的连接装置断开;靠背由翻平状态翻起至正常状态时,需要用户手动将遮物帘后端与衣帽架连接,以达到遮物防止异物卡入的目的。因此,此类遮物帘由于与座椅靠背或衣帽架直接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具有后排座椅靠背翻折放平以及衣帽架翻折收纳功能的车辆,不便于后排座椅和衣帽架的正常使用。

6、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46887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车用遮物帘,其包括遮盖帘和后支撑板,其中所述遮盖帘前部与所在汽车的后排座椅靠背连接,其后部与所述后支撑板的上部连接;而所述后支撑板则与所在汽车的衣帽架连接。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车用遮物帘,其安装于座椅后背和衣帽架之间,用于遮挡因后背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而带来的其与衣帽架之间的间隙,同时也能防止衣帽架上的物体通过缝隙落入行李箱中。虽然该方案利用安装于座椅后背和衣帽架之间的遮盖帘和后支撑板实现防止衣帽架上的物体通过缝隙落入行李箱中的效果,但是由于该车用遮物帘的后支撑板与所在汽车的衣帽架连接,因此,当衣帽架不使用从而进行翻折收纳时,由于车用遮物帘与衣帽架一体,导致遮物帘也进行位置变化,从而增加了遮物帘在位置变化过程中损坏的风险。

7、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具有后排座椅靠背翻折放平以及衣帽架翻折收纳功能的车辆,遮物帘会影响后排座椅靠背和衣帽架调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具有后排座椅靠背翻折放平以及衣帽架翻折收纳功能的车辆,遮物帘会影响后排座椅靠背和衣帽架调整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包括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遮物主体;其中,在汽车座椅靠背处于竖立使用状态下,遮物主体在汽车座椅靠背与衣帽架之间空隙的下方、且汽车座椅靠背与衣帽架之间的空隙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在遮物主体的轮廓内;遮物主体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每个固定部与汽车的相应侧车身内壁固定连接;并且,至少遮物主体靠近汽车座椅靠背的侧部设置有可与汽车座椅靠背抵接变形的变形部。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汽车用遮物装置,由于遮物主体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在安装该遮物装置时,可利用该固定部将遮物主体固定,无需将遮物主体集成于汽车座椅靠背或衣帽架上,不但与汽车内饰板的集成性较好,而且对于具有后排座椅靠背翻折放平以及衣帽架翻折收纳功能的车辆来说,采用这种结构的汽车用遮物装置,由于遮物主体无需与汽车座椅靠背或衣帽架固定,在实现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或者衣帽架调节时,该遮物装置不仅不会对其运动造成干涉,还无需一起操作该遮物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4、进一步地,通过至少在遮物主体靠近汽车座椅靠背的侧部设置有可与汽车座椅靠背抵接变形的变形部,至少当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时,后排座椅靠背能够与遮物主体弹性接触,可避免由于后排座椅靠背与遮物主体之间的碰撞冲击,导致损坏后排座椅靠或者遮物装置。这种结构的遮物装置还具有使用可靠性高的优点。

5、因此,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汽车用遮物装置在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同时,还可提升其使用可靠性。

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每个固定部的截面呈“┛”弯折形状,一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端部与遮物主体的相应端部连接、另一侧的外壁与相应侧车身内壁贴合固定。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将固定部的另一侧的外壁贴合至车身内壁进行固定,更有利于固定部与车身内壁的贴合,增加了固定部与车身贴合后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每个固定部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孔,通过贯穿安装孔的螺栓将固定部与车身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固定部连接于车身内壁,不仅便于遮物主体的拆卸安装,还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优点。

1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每个固定部的另一侧外壁与相应侧车身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垫板,垫板上开设有与安装孔相适配的定位孔,螺栓依次穿过定位孔和安装孔将固定部固定于车身内侧壁。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利用螺栓将固定部固定于车身侧壁的过程中设置垫板,使垫板可以整体覆压于固定部的另一侧的外壁,进而增加了固定部与车身侧壁之间的预紧力,进而可以提升固定部与车身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1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变形部包括遮物主体靠近汽车座椅靠背的边缘位置的弹性结构。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靠近汽车座椅靠背的遮物主体边缘位置的变形部设置成弹性结构,便于后排座椅靠背竖立使用时的角度调节,即当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时,弹性结构随靠背角度调节进行变形。

1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遮物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遮物主体整体设置成弹性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各种板状结构以及机械连接实现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时遮物装置的折叠收纳,该遮物主体不仅结构简单,还降低了制造成本。

1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遮物主体包括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弹性带;并且,每个弹性带外周均包裹有柔性套,或多个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遮物主体;其中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呈“┛”弯折形状,一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端部与所述遮物主体的相应端部连接、另一侧的外壁与相应侧所述车身内壁贴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孔,通过贯穿所述安装孔的螺栓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身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外壁与相应侧所述车身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身内侧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物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物主体包括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弹性带;并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由橡胶制成;所述柔性套由PVC、PU、真皮和织物中的其中一种制成。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物主体在汽车的长度方向后端设置有可与所述衣帽架拆卸连接的拆装部。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物主体远离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另一侧部也形成有变形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遮物主体;其中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呈“┛”弯折形状,一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端部与所述遮物主体的相应端部连接、另一侧的外壁与相应侧所述车身内壁贴合固定。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孔,通过贯穿所述安装孔的螺栓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车身内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汽车用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外壁与相应侧所述车身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车身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晓瑞樊瑶雯陈甜斌甘营焦旎赵川李开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