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棚,特别涉及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及光伏棚。
技术介绍
1、装配式户用的光伏棚支架,需要安装到屋面或屋顶上,安装过程中最常见到的问题就是屋面不平,造成屋面不平的原因包括施工质量问题或者排水找坡等,这些都会给光伏棚支架的安装造成干扰。
2、传统安装方式通常需要先人工测量,再根据测量结果定制光伏棚支架的立柱尺寸,存在有工作量大、容易因测量不准导致光伏棚支架安装不稳定等问题。当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对立柱配设调节式底座的方案,但主要是依靠现场打孔进行调节,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有如下缺陷:现场打孔不可控,难以保证两边的孔位对齐,进而会影响到实际受力情况,且现场打孔也降低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及光伏棚,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现场打孔不可控,难以保证两边的孔位对齐,进而会影响到实际受力情况,且现场打孔也降低了安装效率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包括立柱、调节式底座、锯齿调节片以及锁付件;所述调节式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立柱下端的两侧由下至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装配孔,所述锯齿调节片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
4、所述套筒本体两侧的侧壁在对应所述第一装配孔的位置对称设置有锯齿调节槽,所述锯齿调节槽沿着竖向方向的长度大于锯齿调节片的长度;所述立柱的下端插设于套筒本体内,每所述锯齿调节槽
5、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下端的两侧由下至上对称设置有两列所述第一装配孔,且每列均包括等间距分布的至少3个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套筒本体两侧的侧壁对应每列第一装配孔均设置有一所述锯齿调节槽。
6、进一步的,每所述锯齿调节片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距离;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穿设有锁付件。
7、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下端的每列第一装配孔均包括等间距分布的3个第一装配孔,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距离为36mm;每所述锯齿调节片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的距离为36mm。
8、进一步的,所述锯齿调节槽沿着竖向方向的长度与锯齿调节片的长度之间的差值为42mm。
9、进一步的,所述锯齿调节片的两侧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锯齿,所述锯齿调节槽两侧的侧壁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与锯齿相配合的齿槽。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本体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一端通过一端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侧板、端板和第二侧板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均与锯齿调节片的厚度相等。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垫片和铆钉;所述垫片贴于套筒本体的外壁,所述垫片与锯齿调节片通过铆钉铆接在一起,所述垫片的宽度大于锯齿调节槽的宽度,所述垫片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开设有一第三装配孔,所述锁付件穿过第三装配孔。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围绕套筒本体的周围开设有若干个第四装配孔。
13、第二方面,一种光伏棚,所述光伏棚采用上述的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
14、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在套筒本体两侧的侧壁设置锯齿调节槽,在每个锯齿调节槽内均齿合设置有锯齿调节片,且锯齿调节槽沿着竖向方向的长度大于锯齿调节片的长度,同时在锯齿调节片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在立柱下端的两侧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装配孔,使得在具体使用时,可通过调整锯齿调节片在锯齿调节槽内的位置来实现对立柱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锯齿调节片和调节式底座均能作为标准件进行预先制造,而无需现场打孔,因此,不仅能有效提升现场的安装效率,且只需对两侧的锯齿调节片进行简单调整,即可使两侧的锯齿调节片的第二装配孔相对齐,从而确保立柱受力均衡,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调节式底座、锯齿调节片以及锁付件;所述调节式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立柱下端的两侧由下至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装配孔,所述锯齿调节片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的两侧由下至上对称设置有两列所述第一装配孔,且每列均包括等间距分布的至少3个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套筒本体两侧的侧壁对应每列第一装配孔均设置有一所述锯齿调节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所述锯齿调节片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距离;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穿设有锁付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的每列第一装配孔均包括等间距分布的3个第一装配孔,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距离为36mm;每所述锯齿调节片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调节槽沿着竖向方向的长度与锯齿调节片的长度之间的差值为4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调节片的两侧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锯齿,所述锯齿调节槽两侧的侧壁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与锯齿相配合的齿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一端通过一端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另一端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侧板、端板和第二侧板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均与锯齿调节片的厚度相等。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和铆钉;所述垫片贴于套筒本体的外壁,所述垫片与锯齿调节片通过铆钉铆接在一起,所述垫片的宽度大于锯齿调节槽的宽度,所述垫片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开设有一第三装配孔,所述锁付件穿过第三装配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围绕套筒本体的周围开设有若干个第四装配孔。
10.一种光伏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棚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调节式底座、锯齿调节片以及锁付件;所述调节式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立柱下端的两侧由下至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装配孔,所述锯齿调节片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的两侧由下至上对称设置有两列所述第一装配孔,且每列均包括等间距分布的至少3个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套筒本体两侧的侧壁对应每列第一装配孔均设置有一所述锯齿调节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所述锯齿调节片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距离;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均穿设有锁付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下端的每列第一装配孔均包括等间距分布的3个第一装配孔,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的距离为36mm;每所述锯齿调节片均沿着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的距离为3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调节式柱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赵文凯,林康,游立鹏,江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福汇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