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胀紧设备。
技术介绍
1、内胀式水带(如森林水带)在森林防火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将水从水源地输送到火灾现场,形成水带覆盖火灾区域,从而阻止火势的蔓延,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内胀式水带通常与内扣式接头(如森林接头)配合使用,接口通过内胀式水带(后文简称水带)和内扣式接头(后文简称接头)进行连接,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铜套,将水带插入至铜套和接头之间的间隙,再将胀紧设备插入铜套中,通过胀紧设备对铜套进行胀紧变形,使得接头与水带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3、现有的胀紧设备中,通过分瓣胀紧块对铜套进行挤压,多个分瓣胀紧块收束时为一个完整的圆弧面,但是当分瓣胀紧块在径向展开后对铜套进行作用时,多个分瓣胀紧块之间存在未与铜套抵接的间隙,使得铜套所受到的张力不均匀,导致接头与水带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容易造成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解决铜套发生形变所受到的张力不均匀导致接头与水带之间连接不紧密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胀紧设备,能够通过转动接头使得接头内铜套能够改变与胀紧组件的抵接位置,使得铜套能够受力均匀,主要构思为:
2、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包括用于胀紧接头的胀紧组件和驱动组件,胀紧组件包括固定安装的胀紧轴套,胀紧轴套用于轴向定位接头,胀紧轴套的外壁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容纳接头中的卡扣,定位槽的长度大于卡扣的长度,接头可沿定位槽转动。本方案在胀紧轴套设置定位槽使得接头上设置的卡扣能与定
3、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为弧形定位槽,卡扣与定位槽的抵接面为弧形面,卡扣的弧形面与弧形定位槽进行贴合。采用采用弧形定位槽与设有弧形面的卡扣进行紧密贴合,使得定位精度高,接头在定位槽上的转动稳定。
4、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与卡扣的长度差值为3cm-8cm。
5、优选的,所述接头包括接头外壳、铜套和密封圈,所述接头外壳内部安装铜套,铜套与接头外壳之间构成水带安装腔,水带安装腔的侧边设置密封圈,水带安装腔用于连接水带。将水带插入至铜套与接头外壳之间所构造的水带安装腔中,使得接头与水带进行初步定位,水带安装腔安装密封圈能够避免水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液体泄漏,再将插入有水带的接头套设在胀紧组件的外部,通过胀紧组件的胀紧凸模使得铜套收到径向向外的张力,铜套发生形变后水带安装腔之间的间隙宽度减小,使得水带能够稳定与接头进行连接。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液压油缸和增压油泵站,液压油缸通过管道连接增压油泵站,液压油缸的输出轴安装锥形杆,锥形杆在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进行线性往复运动。将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与增压油泵站进行连接,增压油泵站将液压油通过液压阀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的油管传输到液压油缸的缸体中,从而控制了液压油缸输出端的的锥形杆的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驱动锥形杆在胀紧组件内进行往复运动。
7、优选的,所述胀紧轴套为圆筒状结构,胀紧轴套的内壁为锥形通孔,锥形通孔内插入锥形杆,胀紧轴套的端面径向均布开设有多个滑槽。胀紧轴套开设锥形通孔,锥形通孔与胀紧轴套紧密贴合时能限制锥形杆运动,锥形通孔能够与锥形杆的外壁进行面接触,避免锥形杆在胀紧轴套进行限位时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锥形杆外壁受损。
8、优选的,所述胀紧组件还包括胀紧凸模,胀紧凸模为圆筒状结构,胀紧凸模插入锥形杆,胀紧凸模包括多个分瓣滑块,分瓣滑块为截面呈扇环形的挤压结构,分瓣滑块的端面开设滑动件,滑动件与胀紧轴套的滑槽进行滑动配合。将分瓣滑块竖直方向的滑动件,滑动件嵌入滑槽内实现滑动连接,胀紧凸模在扩张和复位的时候,胀紧轴套的滑槽对分瓣滑块进行导向。
9、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解决胀紧凸模在外扩过程中容易卡壳导致施加作用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分瓣滑块的内壁为锥形弧面,锥形弧面与锥形杆进行贴合,分瓣滑块的外壁为顶紧面,顶紧面与铜套抵接。本方案将分瓣滑块的内壁设置为与锥形杆倾斜角度相同的锥形弧面,锥形杆与分瓣滑块进行紧密抵接,分瓣滑块能够沿着锥形杆的锥形外壁进行稳定的扩张,并且,分瓣滑块的外壁的顶紧面为与轴线平行的面,分瓣滑块的顶紧面与接头始终同轴设置,使得分瓣滑块与铜套抵接时能够稳定受力。
10、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目的是解决多个分瓣滑块在进行扩张和复位运动时,在胀紧轴套上的导向滑动不同步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分瓣滑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上套设有圆周弹簧,限位凹槽的深度大于圆周弹簧的截面外径。本方案在分瓣滑块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凹槽用于安装圆周弹簧,圆周弹簧能够使得多个分瓣滑块在扩张和复位时保持同步运动,并且将限位凹槽的深度设置为大于圆周弹簧截面的外径,顶紧面与铜套抵接时,圆周弹簧不会与分瓣滑块的顶紧面产生干涉。
11、优选的,还包括设备壳体,包括坐垫、骨架和多个盖板,多个盖板之间构造有矩形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骨架连接,骨架的顶部安装坐垫。本方案在设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骨架,骨架的作用是提升设备的强度,并在骨架的顶部安装坐垫,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坐垫坐在设备的顶部进行工作,骨架能够承受人体的重量,避免对设备本体造成变形和损坏,将坐垫安装在骨架的顶部,操作人员在进行接头胀紧工作时,坐在设备顶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高度,并且通过坐下的姿势将身体的重心转移到坐骨位置,骨架的整体高度为400-1000mm,操作人员坐在坐垫上双脚能够着地为身体提供平衡,不会对膝关节和腰背造成疲劳损害,提升了工作的舒适性。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能够通过转动接头使得接头内铜套能够改变与胀紧组件的抵接位置,改变铜套与扩张后的胀紧凸模抵接的位置,使得铜套能够受力均匀,提升接头与水带的连接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胀紧接头的胀紧组件和驱动组件,胀紧组件包括固定安装的胀紧轴套(1),胀紧轴套(1)用于轴向定位接头(4),胀紧轴套(1)的外壁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用于容纳接头(4)中的卡扣(41),定位槽(11)的长度大于卡扣(41)的长度,接头(4)可沿定位槽(1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为弧形定位槽,卡扣(41)与定位槽(11)的抵接面为弧形面,卡扣(41)的弧形面与弧形定位槽进行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与卡扣(41)的长度差值为3cm-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4)包括接头外壳(42)、铜套(43)和密封圈(44),所述接头外壳(42)内部安装铜套(43),铜套(43)与接头外壳(42)之间构成水带安装腔(45),水带安装腔(45)的侧边设置密封圈(44),水带安装腔(45)用于连接水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轴套(1)为圆筒状结构,胀紧轴套(1)的内壁为锥形通孔,锥形通孔内插入锥形杆(5),胀紧轴套(1)的端面径向均布开设有多个滑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组件还包括胀紧凸模(2),胀紧凸模(2)为圆筒状结构,胀紧凸模(2)插入锥形杆(5),胀紧凸模(2)包括多个分瓣滑块(21),分瓣滑块(21)为截面呈扇环形的挤压结构,分瓣滑块(21)的端面开设滑动件(22),滑动件(22)与胀紧轴套(1)的滑槽(12)进行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滑块(21)的内壁为锥形弧面(23),锥形弧面(23)与锥形杆(5)进行贴合,分瓣滑块(21)的外壁为顶紧面(24),顶紧面(24)与铜套(43)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滑块(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25),所述限位凹槽(25)上套设有圆周弹簧(26),限位凹槽(25)的深度大于圆周弹簧(26)的截面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壳体(3),设备壳体(3)包括坐垫(32)、骨架(33)和多个盖板(31),多个盖板(31)之间构造有矩形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骨架(33)连接,骨架(33)的顶部安装坐垫(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胀紧接头的胀紧组件和驱动组件,胀紧组件包括固定安装的胀紧轴套(1),胀紧轴套(1)用于轴向定位接头(4),胀紧轴套(1)的外壁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用于容纳接头(4)中的卡扣(41),定位槽(11)的长度大于卡扣(41)的长度,接头(4)可沿定位槽(1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为弧形定位槽,卡扣(41)与定位槽(11)的抵接面为弧形面,卡扣(41)的弧形面与弧形定位槽进行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1)与卡扣(41)的长度差值为3cm-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4)包括接头外壳(42)、铜套(43)和密封圈(44),所述接头外壳(42)内部安装铜套(43),铜套(43)与接头外壳(42)之间构成水带安装腔(45),水带安装腔(45)的侧边设置密封圈(44),水带安装腔(45)用于连接水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液压油缸(6)和增压油泵站,液压油缸(6)通过管道连接增压油泵站,液压油缸(6)的输出轴安装锥形杆(5),锥形杆(5)在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进行线性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胀紧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伟,徐庆忠,沈玉明,张国明,高俊,
申请(专利权)人:平裕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