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雷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烟草分拣企业中,因储烟仓的香烟存储量大且均为易燃物,所以储烟仓中配备有灭火器。而且为了确保起火后能一次性灭火,避免火势蔓延,这些灭火器采用的是一次性全面的喷射方式。其主要的工作过程为:当灭火控制盘发出火警信号后,该火警信号将被发送至灭火启动装置,灭火启动装置将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灭火器的电磁型驱动装置中以开启灭火器的喷射通道,使灭火器喷射灭火介质进行灭火。这样虽然能很好地在出现火情时进行灭火,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相应的缺陷。例如在雷雨天气出现过灭火器误喷的情况。经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灭火启动装置上。当储烟仓附近出现较强的雷击时,受雷电的电磁干扰,灭火启动装置中的启动线路可能导致电磁耦合,在启动线路中感应出电压和电流。虽然这些感应出的电压和电流与正常控制信号的电压电流由一定的区别,但也存在可启动电磁型驱动装置的风险,使得灭火器被误触发。而灭火器一旦被触发后,将需要进行整体更换,如此将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实现了灭火器启动电路的防雷功能。
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包括金属安装箱、防雷主机和延时器;所述所述防雷主机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中的防雷电路;所述金属安装箱接地,所述防雷主机通过弹式触点连接装置安装在金属安装箱中,且所述防雷电路的接地端通过弹式触点连接装置与金属安装
3、所述防雷电路设有处理单元、比较单元和继电器;灭火启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灭火启动装置的输出端还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公共触点通过延时器与电磁型驱动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4、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八稳压二极管和第三十五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灭火启动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一电阻、第八稳压二极管和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第八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二电阻和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七电阻和第三十五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和比较器正向输入端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5、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圈控制电路包括晶体管、第九二极管、第十四电阻;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七电阻与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晶体管的漏极通过第十六电阻同时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同时与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供电端、第十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通指示灯与第十六电阻和晶体管漏极的连接端连接。
6、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
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安装箱上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中安装有与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的天线。
8、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式触点连接装置包括u型金属片、定位筒以及转动安装在定位筒中的转杆;所述u型金属片的一端焊接在防雷电路的接地触点上,所述外壳中设有滑槽,所述u型金属片的另一端插接在滑槽中,且与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筒插接在通孔中,所述转杆延伸至定位筒的上方,所述定位筒的上方安装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转杆上,所述转杆的上方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板相匹配的通槽,所述通孔的上端设有限位环。
9、有益效果
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由比较单元、处理单元和继电器组成的防雷电路对灭火启动装置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处理,实现了灭火器启动电路的防雷功能。此外,本技术还通过金属安装箱、弹式触点连接装置等部件构建的硬件防雷措施确保了防雷主机的正常运行,使得智能防雷系统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的防雷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安装箱(5)、防雷主机(2)和延时器(3);所述防雷主机(2)包括外壳(20)和固定在外壳(20)中的防雷电路(21);所述金属安装箱(5)接地,所述防雷主机(2)通过弹式触点连接装置安装在金属安装箱(5)中,且所述防雷电路(21)的接地端通过弹式触点连接装置与金属安装箱(5)的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211)包括比较器(U2)、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八稳压二极管(D8)和第三十五电阻(R35);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灭火启动装置(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一电阻(R11)、第八稳压二极管(D8)和比较器(U2)的反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第八稳压二极管(D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供电端(VCC)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二电阻(R12)和比较器(U2)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控制电路包括晶体管(Q1)、第九二极管(D9)、第十四电阻(R14);所述处理单元(212)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晶体管(Q1)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漏极通过第十六电阻(R16)同时与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同时与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供电端(VCC)、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通指示灯(LED)与第十六电阻(R16)和晶体管(Q1)漏极的连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212)电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安装箱(5)上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中安装有与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的天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式触点连接装置包括U型金属片(15)、定位筒(10)以及转动安装在定位筒(10)中的转杆(11);所述U型金属片(15)的一端焊接在防雷电路(21)的接地触点上,所述外壳(20)中设有滑槽(14),所述U型金属片(15)的另一端插接在滑槽(14)中,且与所述滑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壳(20)的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通孔(7),所述定位筒(10)插接在通孔(7)中,所述转杆(11)延伸至定位筒(10)的上方,所述定位筒(10)的上方安装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弹簧(12),所述弹簧(12)套设在转杆(11)上,所述转杆(11)的上方固定设有限位板(9),所述通孔(7)的一侧设有与限位板(9)相匹配的通槽(8),所述通孔(7)的上端设有限位环(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安装箱(5)、防雷主机(2)和延时器(3);所述防雷主机(2)包括外壳(20)和固定在外壳(20)中的防雷电路(21);所述金属安装箱(5)接地,所述防雷主机(2)通过弹式触点连接装置安装在金属安装箱(5)中,且所述防雷电路(21)的接地端通过弹式触点连接装置与金属安装箱(5)的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211)包括比较器(u2)、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八稳压二极管(d8)和第三十五电阻(r35);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灭火启动装置(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一电阻(r11)、第八稳压二极管(d8)和比较器(u2)的反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第八稳压二极管(d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供电端(vcc)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二电阻(r12)和比较器(u2)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七电阻(r7)和第三十五电阻(r35)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和比较器(u2)正向输入端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与处理单元(212)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的智能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控制电路包括晶体管(q1)、第九二极管(d9)、第十四电阻(r14);所述处理单元(212)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星,邓巍,苏全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南宁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