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及伺服定位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及伺服定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200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及伺服定位方法,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单轴机器人定位调试操作繁琐定位效率低,以及编码器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底座,底座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底座的内部且位于伺服电机驱动轴的后端连接有单向丝杠,单向丝杠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母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台,伺服电机驱动轴的前端安装有编码器,伺服电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调节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能够快速完成单轴机器人伺服定位的调整,不需要反复调整进行调试,大大提高了定位便捷性和定位效率,同时大大提高了编码器的散热效果,保障了伺服定位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单轴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及伺服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1、单轴机器人,也被称为单轴机械手、电动滑台、线性模组或单轴驱动器,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样式可以实现两轴、三轴或龙门式的组合,因此多轴也被称之为直角坐标机器人,其中较为常见的为通过滚珠丝缸传动的线性模组。

2、线性模组由直线导轨、滚珠丝杠和伺服电机等组成,线性模组的定位主要由限位光电开关、编码器和光栅尺进行定位,由于光栅尺的使用成本较高,通常采用编码器与限位光电开关配合进行定位,通过限位光电开关设定线性模组的运动范围,而编码器能够精准控制移动位置,其中线性模组中的伺服电机还配备有plc控制器,通过对plc控制器编程,可以实现对编码器与限位光电开关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3、目前,在线性模组上的限位光电开关一经安装调试后位置固定,使得单轴机器人的最大运动范围固定,而后续在对最大运动范围进行限制时,即对线性模组的运动范围进行定位时,需要反复调整限位光电开关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试,导致操作繁琐定位效率较低,同时编码器由于需要持续精准控制移动位置,在运行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进行散热,这些热量会积累在编码器的内部,并会加快编码器内部线路的老化速率,这不仅会缩短编码器的使用寿命,温度一旦超过编码器的承受上限,还容易导致编码器被烧毁。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及伺服定位方法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及伺服定位方法,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单轴机器人定位调试操作繁琐定位效率低,以及编码器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底座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底座的内部且位于伺服电机驱动轴的后端连接有单向丝杠,单向丝杠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母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台,伺服电机驱动轴的前端安装有编码器,伺服电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调节台,伺服电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伺服电机的前端且位于编码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壳,散热壳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组件;

5、调节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前后两端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二螺母座,两组第二螺母座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座,两组调节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光电开关,底座的右侧且位于两组限位光电开关之间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归零光电开关,滑台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归零光电开关和限位光电开关相适配使用的感应板,调节台的右侧设有刻度表,两组限位光电开关与刻度表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指示针。

6、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系统时,将编码器、限位光电开关与归零光电开关均与plc控制器接线,通过对plc控制器编程对编码器、限位光电开关与归零光电开关进行相应调整,先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单向丝杠进行转动,带动滑台向底座的中间处移动,直至感应板到达归零光电开关确认初始位置标定原点,随后转动双向丝杠对两组第二螺母座的位置进行调节,两组调节座随之同步移动,根据所需要调节的范围观察指示针指示刻度表的位置,从而对两组限位光电开关的位置进行调节,随后移动滑台带动感应板分别移动至两组限位光电开关的位置,从而确认调整后的最大运动范围,同时在确认初始位置标定原点时,将编码器的初始值对应归零调节,而在确认最大运动范围时对编码器进行相应调整,进而快速完成单轴机器人伺服定位的调整,散热壳通过安装螺丝安装在伺服电机正面后,通过散热壳对编码器进行防护,同时散热壳左右两侧的通风口能够让空气流通进行散热,当编码器工作时,第一储液盒与第二储液盒的内部均充满冷却液,散热盘管、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与导热管均为铝制或铜制导热系数高的金属材质,通过输液泵将第一储液盒内部的冷却液送入散热盘管中,而散热盘管中冷却液再回流进第一储液盒的内部形成循环,散热盘管与编码器的外侧接触,从而持续对编码器的外侧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通过第二导热板能够将编码器正面热量导入第二储液盒内的冷却液中,冷却液导入多组导热管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导热板增大导热管与第二储液盒的接触面积快速导热,利用多组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同时启动散热风扇让散热壳外部进入的空气能够快速流通,通过多组散热翅片快速对导热管内的冷却液进行散热,使得第二储液盒内的冷却液能够持续对编码器正面进行散热,进而大大提高了编码器的散热效果。

7、优选地,双向丝杠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调节台转动连接,双向丝杠的前端且位于调节台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钮。

8、进一步的,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盖,防护盖左右两端与底座之间均构成活动槽。

9、更进一步的,散热壳后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安装螺丝与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散热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口,散热壳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检修盖,检修盖内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卡扣,多组卡扣均通过卡槽与散热壳卡接。

10、更进一步的,散热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编码器外侧的散热盘管,散热壳顶部与散热盘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盒,第一储液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液泵,散热盘管的前端且位于编码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板,第一导热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储液盒,第二储液盒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的两端均通过安装板与第二储液盒固定连接,安装板的外侧卡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第二导热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导热管,导热管的外侧且位于散热风扇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散热翅片。

11、更进一步的,输液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液管,输液泵的另一端通过输液管与散热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是,散热盘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液管与第一储液盒的内部相连接,第一储液盒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加液盖。

12、更进一步的,散热盘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固定螺丝分别与伺服电机和第二储液盒固定连接。

13、更进一步的,第一导热板的背面与编码器的表面相贴合,第一导热板位于第二储液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导热柱,第二导热板靠近第二储液盒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柱,第二储液盒与多组定位柱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定位槽,第二导热板靠近第二储液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头,多组连接头均延伸至第二储液盒的内部,多组导热管均与连接头相连通,多组连接头与第二储液盒的连接处均套设有密封圈,第二储液盒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加液盖。

14、更进一步的,固定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卡块与安装板卡接,固定框的左右两端且位于散热翅片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边。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伺服定位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6、s1,先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单向丝杠进行转动,带动滑台向底座的中间处移动,直至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伺服电机(2)驱动轴的后端连接有单向丝杠(3),所述单向丝杠(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螺母座(4),所述第一螺母座(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台(5),所述伺服电机(2)驱动轴的前端安装有编码器(6),所述伺服电机(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调节台(7),所述伺服电机(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8),所述伺服电机(2)的前端且位于编码器(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壳(9),所述散热壳(9)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70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调节台(7)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杠(701)的前端且位于调节台(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钮(7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盖(101),所述防护盖(101)左右两端与底座(1)之间均构成活动槽(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9)后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安装螺丝(901)与伺服电机(2)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口(902),所述散热壳(9)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检修盖(903),所述检修盖(903)内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卡扣(904),多组所述卡扣(904)均通过卡槽(905)与散热壳(9)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0)包括固定安装于编码器(6)外侧的散热盘管(1001),所述散热壳(9)顶部与散热盘管(1001)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盒(1002),所述第一储液盒(10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液泵(1003),所述散热盘管(1001)的前端且位于编码器(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板(1004),所述第一导热板(100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储液盒(1005),所述第二储液盒(100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板(1006),所述第二导热板(1006)的两端均通过安装板(1007)与第二储液盒(100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007)的外侧卡接有固定框(1008),所述固定框(100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009),第二导热板(1006)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导热管(1010),所述导热管(1010)的外侧且位于散热风扇(100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散热翅片(10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泵(10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液管(1012),所述输液泵(1003)的另一端通过输液管(1013)与散热盘管(1001)的一端固定连接是,所述散热盘管(1001)的另一端通过回液管(1014)与第一储液盒(1002)的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储液盒(100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加液盖(10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管(10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16),所述安装架(1016)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固定螺丝(1017)分别与伺服电机(2)和第二储液盒(100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1004)的背面与编码器(6)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热板(1004)位于第二储液盒(1005)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导热柱(1018),所述第二导热板(1006)靠近第二储液盒(1005)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定位柱(1019),所述第二储液盒(1005)与多组定位柱(1019)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导热板(1006)靠近第二储液盒(10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连接头(1020),多组所述连接头(1020)均延伸至第二储液盒(1005)的内部,多组所述导热管(1010)均与连接头(1020)相连通,多组所述连接头(1020)与第二储液盒(1005)的连接处均套设有密封圈(1021),所述第二储液盒(100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加液盖(102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08)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卡块(1023)与安装板(1007)卡接,所述固定框(1008)的左右两端且位于散热翅片(1011)的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伺服电机(2)驱动轴的后端连接有单向丝杠(3),所述单向丝杠(3)的外侧安装有第一螺母座(4),所述第一螺母座(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台(5),所述伺服电机(2)驱动轴的前端安装有编码器(6),所述伺服电机(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调节台(7),所述伺服电机(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8),所述伺服电机(2)的前端且位于编码器(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壳(9),所述散热壳(9)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70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调节台(7)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杠(701)的前端且位于调节台(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旋钮(7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盖(101),所述防护盖(101)左右两端与底座(1)之间均构成活动槽(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9)后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通过安装螺丝(901)与伺服电机(2)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口(902),所述散热壳(9)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检修盖(903),所述检修盖(903)内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组卡扣(904),多组所述卡扣(904)均通过卡槽(905)与散热壳(9)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机器人用可编程的伺服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0)包括固定安装于编码器(6)外侧的散热盘管(1001),所述散热壳(9)顶部与散热盘管(1001)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盒(1002),所述第一储液盒(10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液泵(1003),所述散热盘管(1001)的前端且位于编码器(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板(1004),所述第一导热板(100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储液盒(1005),所述第二储液盒(100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板(1006),所述第二导热板(1006)的两端均通过安装板(1007)与第二储液盒(100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007)的外侧卡接有固定框(1008),所述固定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昂赖九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锐特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