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157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属于深海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包括第二基架,第二基架下方设有浮力组件,浮力组件下方连接有养殖网箱,浮力组件包括具有网孔的第一网板,第一网板外部包覆具有内部中空的浮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生态习性模拟还原度高,具有抗台风、抗洋流能力,在深远海环境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


技术介绍

1、带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通常生活在相对较大的水深范围内,这种生活习性以及其所处的深海环境,给人工繁育带来了诸多难度,同时,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传统近海渔业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深远海养殖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渔业方式,能够减少对近海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有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通过深远海养殖平台繁育带鱼,可以缓解近海养殖压力,减轻与其他海洋经济活动之间的冲突,为此现有技术中提供较多的深远海养殖设备,以解决近海人工繁育目标水产养殖压力过大的问题,如现有技术us20240359779a1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的网箱养殖平台,包括波浪发电装置、平台主体、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养殖网箱和系泊系统。波浪发电装置设置在平台主体的周围,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设置在平台主体的上部,养殖笼设置在平台主体的水下下方,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养殖设备在深远海长久持续使用,但对于养殖设备在深远海环境中的使用稳定性还具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生态习性模拟还原度高,具有抗台风、抗洋流能力,在深远海环境持续使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包括第二基架,第二基架下方设有浮力组件,浮力组件下方连接有养殖网箱,浮力组件包括具有网孔的第一网板,第一网板外部包覆具有内部中空的浮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基架具有浮力,其能够带着浮力组件以及养殖网箱在目标海域进行带鱼养殖,第二基架漂浮于海面,浮力组件通过控制其浮力的方式来根据带鱼的习性调整养殖水层高度,如此在深远海养殖环境中能够找到更适合其生长的自然条件,从而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生态习性模拟还原度高,并且养殖网箱能够在水中升降,应对深海的恶劣环境抵抗能力强,能够在深海中持续使用,本专利技术在养殖网箱上方设置的浮力组件在为其提供浮力调整的同时设置第一网板用于增强养殖户网箱上方的结构强度,以及预防养殖网箱在上浮后与水面的第二基架发生刮擦损坏网衣问题,第一网板上具有开孔,开孔率为60%-90%,如此能够兼顾养殖网箱上端的光照以及水流交换,更为重要的是设有的第一网板能够对投放的饲料起到引导作用,饲料在向下投放后经过第一网板的孔体引导进入下方的养殖网箱如此实现了引导饲料的下沉路径,避免饲料快速飘散。

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浮框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浮框中空部连通且连接管通过第一管体连接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具有泵体。浮框上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具有凹槽形状的安装孔,用于与第一基架或第二基架底部连接。该泵体为抽水泵,通过控制抽水泵来控制对浮框内部水体的水量,如此控制浮框的浮力,以控制浮力组件带着底部的养殖网箱在水中的高度。

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二基架具有浮力,第二基架上设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内置有抽水泵、定位器、信号收发器、控制单元、水质检测传感器、气温传感器等传感器,其中水质检测传感器与抽水泵连接,用于检测抽水泵抽取水体数值,控制组件具有壳体,该壳体上方还设有光伏板,壳体内部设有蓄电池,该蓄电池能够与第二基架上设有的发电组件连接,即光伏板和发电组件的发电能量均存储至蓄电池用于对各类电器设备进行供电,第二基架上的发电组件为风力发电设备,同时在第二基架上还设有投料装置,该投料装置内放置有一定量的饲料,通过控制组件内的控制单元定时定点控制投料装置进行投料,养殖人员需定期补充饲料,当然可在投料组件内设传感器检测投料组件内放置的饲料余量。

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二基架外侧环绕式设置有第一基架,如此能够将负载分散至第二基架与第一基架上,第一基架通过增加整体浮力,降低第二基架的承重压力,避免因养殖网箱重量或风浪冲击导致第二基架倾覆或下沉,第一基架底部通过第一绳体与浮力组件连接,浮力组件还可以通过第一绳体与第二基架连接,

6、第一基架具有环绕布设的长条形浮板,相邻的长条形浮板收尾连接,形成环绕第二基架布设方案,在长条形浮板上环绕布设有与其表面竖直的栏杆,在长条形浮板下方设有浮筒。长条形浮板能够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也能够与第二基架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体连接,进而实现第一基架与第二基架的连接。第二基架外侧环绕式设置有第一基架实现从了“单一浮标”到“复合浮力系统”的升级。长条形浮板环绕第二基架的布设方式还能够在第一基架与第二基架之间形成一个隔开的空间,这样对于该空间范围内的水面波动较低,在此区域进行投放饵料的时候可降低或减少饵料漂移范围,降低饵料投放浪费的概率。

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养殖网箱具有至少两个具有间隔距离圆环体结构的网箱环体,相邻网箱环体之间通过网箱主杆连接,网箱环体与网箱主杆构成圆柱形结构且外部包覆网衣,网箱柱杆与网箱环体构成的圆柱形网箱无棱角设计可均匀分散水流冲击力,减少涡流产生,降低网箱变形风险,圆柱形结构有助于在水体交换时形成螺旋状水流,加速网箱内外水体交换,溶氧量提升15%-20%,代谢废物排出效率更高,其中网箱环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网箱尺寸选择,确保网箱结构强度。

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网箱环体中部设有第一浮体,第一浮体与网箱环体之间设置能够旋转的支撑杆体,支撑杆体外侧设有延伸板,设有的支撑杆体能够对网箱环体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降低网箱环体形变概率,同时支撑杆体与水流或风力联动,摆动可能促进网箱周围的水体交换,增加溶氧量,防止局部水质恶化,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支撑杆体摆动过程中带动其侧边的延伸板摆动能通过动态视觉干扰或附带声响,有效驱赶海鸥、鸬鹚等食鱼鸟类,减少它们对养殖鱼类的捕食,降低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饲料在向下投放后经过支撑杆体以及延伸板的引导进入下方的养殖网箱如此实现了引导饲料的下沉路径,避免饲料快速飘散。

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养殖网箱内部通过分隔组件分隔,分隔组件包括第二浮体,第二浮体外侧环绕设置第二分隔网板,第二分隔网板外侧环绕设置第一分隔网板,第一分隔网板,第一分隔网板置于养殖网箱内部且与养殖网箱连接。通过在养殖网箱内部设置分隔组件能够对养殖网箱内不同个体的带鱼进行分隔,解决带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高密度养殖时,个体大小差异易引发争斗的问题,设有的第二浮体能够确保分隔组件在水中保持姿态,减少周边第二分隔网板以及第一分隔网板上承重向下位移形变等。

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分隔网板与第二分隔网板均具有网孔,第一分隔网板与第二分隔网板的网孔孔径不一,对第一分隔网板和第二分隔网板的网孔进行比例设置可引导水体交换过程中水流的分布走向,如第一分隔网板网孔大于第二分隔网板时,水流通过第一分隔网板的流量大,如此使第一分隔网板与第二分隔网板周边流体流速不一样,对于分隔组件上方的排泄污物等具有促进移动的效果,如此解决分隔组件上代谢废物堆积以及整体溶氧均匀性的问题,另外形成的流速不一的效果有助于促进鱼群的移动,解决分层后单位空间密度降低,避免局部缺氧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包括第二基架(20),所述第二基架(20)下方设有浮力组件(40),所述浮力组件(40)下方连接有养殖网箱(3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组件(40)包括具有网孔的第一网板(43),所述第一网板(43)外部包覆具有内部中空的浮框(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41)上设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与浮框(41)中空部连通且连接管(42)通过第一管体(12)连接控制组件(16),所述控制组件(16)具有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架(20)具有浮力,所述第二基架(20)上设有控制组件(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架(20)外侧环绕式设置有第一基架(10),所述第一基架(10)底部通过第一绳体(11)与浮力组件(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箱(30)具有至少两个具有间隔距离圆环体结构的网箱环体(32),相邻所述网箱环体(32)之间通过网箱主杆(31)连接,所述网箱环体(32)与网箱主杆(31)构成圆柱形结构且外部包覆网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环体(32)中部设有第一浮体(34),所述第一浮体(34)与网箱环体(32)之间设置能够旋转的支撑杆体(33),所述支撑杆体(33)外侧设有延伸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箱(30)内部通过分隔组件(50)分隔,所述分隔组件(50)包括第二浮体(53),所述第二浮体(53)外侧环绕设置第二分隔网板(52),所述第二分隔网板(52)外侧环绕设置第一分隔网板(51),所述第一分隔网板(51),所述第一分隔网板(51)置于养殖网箱(30)内部且与养殖网箱(3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网板(51)与第二分隔网板(52)均具有网孔,所述第一分隔网板(51)与第二分隔网板(52)的网孔孔径不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网板(51)下方设有浮力支撑件(55),所述浮力支撑件(55)内部中空设置浮体,所述浮力支撑件(55)上端通过浮力连接杆(551)与第一分隔网板(5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架(20)外侧环绕布设第一连接杆(14)或第一连接板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包括第二基架(20),所述第二基架(20)下方设有浮力组件(40),所述浮力组件(40)下方连接有养殖网箱(3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组件(40)包括具有网孔的第一网板(43),所述第一网板(43)外部包覆具有内部中空的浮框(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框(41)上设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与浮框(41)中空部连通且连接管(42)通过第一管体(12)连接控制组件(16),所述控制组件(16)具有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架(20)具有浮力,所述第二基架(20)上设有控制组件(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架(20)外侧环绕式设置有第一基架(10),所述第一基架(10)底部通过第一绳体(11)与浮力组件(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洋牧场平台的带鱼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箱(30)具有至少两个具有间隔距离圆环体结构的网箱环体(32),相邻所述网箱环体(32)之间通过网箱主杆(31)连接,所述网箱环体(32)与网箱主杆(31)构成圆柱形结构且外部包覆网衣。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倩凤薛彬柴学军王跃斌阮泽超张燕杜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