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动力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续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能影响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问题。目前市面上解决续航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让电池包本身具备大能量能给汽车带来更多的续航里程,第二种是让电池具备超级快充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续航里程,但是目前仍没有一款能够同时兼具高空间利用率和快充能力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锂电池,包括内部匹配设置有芯包的电池壳体,芯包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于电池壳体端部的正极顶盖和负极顶盖,所述芯包为能够提高电池包的整体空间利用率的长条形状;所述正极顶盖包括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正极端子和正极极柱;所述负极顶盖包括通过激光穿透焊接方式相连接的负极端子和负极极柱。
4、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极顶盖还包括正极上塑胶、正极基板、正极下塑胶和正极密封圈,正极端子、正极上塑胶、正极基板、正极下塑胶和正极极柱在电池壳体的一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正极极柱的一端依次穿过正极下塑胶、正极基板和正极上塑胶后与正极端子相连接;所述正极极柱为椭圆形结构,正极密封圈为匹配套接于正极极柱与正极下塑胶之间的椭圆形密封圈。
5、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极上塑胶上设置有端子定位槽,正极端子安装于端子定位槽内;所述正极基板上设置
6、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极顶盖还包括负极上塑胶、负极基板、负极下塑胶和负极密封圈,负极端子、负极上塑胶、负极基板、负极下塑胶和负极极柱在电池壳体的另一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负极极柱的一端依次穿过负极下塑胶、负极基板和负极上塑胶后与负极端子相连接;所述负极极柱为由铜板冲压而成的长条形结构。
7、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极端子为由复合板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
8、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极极柱的过流横截面大于等于128平方毫米。
9、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极柱的过流横截面大于等于118平方毫米。
10、有益效果:本技术将芯包设计为能够提高电池包的整体空间利用率的长条形状,针对电池包结构,可以布局更多的锂电池,进而提升整体的续航里程,其中正极端子和正极极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负极端子和负极极柱通过激光穿透焊接方式相连接,减少工序的同时增大接触面积,能提供更大的过流横截面,进而在短时间内补充更多的续航里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包括内部匹配设置有芯包(1)的电池壳体(2),芯包(1)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于电池壳体(2)端部的正极顶盖(3)和负极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1)为能够提高电池包的整体空间利用率的长条形状;所述正极顶盖(3)包括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正极端子(31)和正极极柱(36);所述负极顶盖(4)包括通过激光穿透焊接方式相连接的负极端子(41)和负极极柱(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顶盖(3)还包括正极上塑胶(32)、正极基板(33)、正极下塑胶(34)和正极密封圈(35),正极端子(31)、正极上塑胶(32)、正极基板(33)、正极下塑胶(34)和正极极柱(36)在电池壳体(2)的一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正极极柱(36)的一端依次穿过正极下塑胶(34)、正极基板(33)和正极上塑胶(32)后与正极端子(31)相连接;所述正极极柱(36)为椭圆形结构,正极密封圈(35)为匹配套接于正极极柱(36)与正极下塑胶(34)之间的椭圆形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上塑胶(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顶盖(4)还包括负极上塑胶(42)、负极基板(43)、负极下塑胶(44)和负极密封圈(45),负极端子(41)、负极上塑胶(42)、负极基板(43)、负极下塑胶(44)和负极极柱(46)在电池壳体(2)的另一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负极极柱(46)的一端依次穿过负极下塑胶(44)、负极基板(43)和负极上塑胶(42)后与负极端子(41)相连接;所述负极极柱(46)为由铜板冲压而成的长条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41)为由复合板冲压成型的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柱(46)的过流横截面大于等于128平方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36)的过流横截面大于等于118平方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包括内部匹配设置有芯包(1)的电池壳体(2),芯包(1)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于电池壳体(2)端部的正极顶盖(3)和负极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1)为能够提高电池包的整体空间利用率的长条形状;所述正极顶盖(3)包括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的正极端子(31)和正极极柱(36);所述负极顶盖(4)包括通过激光穿透焊接方式相连接的负极端子(41)和负极极柱(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顶盖(3)还包括正极上塑胶(32)、正极基板(33)、正极下塑胶(34)和正极密封圈(35),正极端子(31)、正极上塑胶(32)、正极基板(33)、正极下塑胶(34)和正极极柱(36)在电池壳体(2)的一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正极极柱(36)的一端依次穿过正极下塑胶(34)、正极基板(33)和正极上塑胶(32)后与正极端子(31)相连接;所述正极极柱(36)为椭圆形结构,正极密封圈(35)为匹配套接于正极极柱(36)与正极下塑胶(34)之间的椭圆形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上塑胶(32)上设置有端子定位槽,正极端子(31)安装于端子定位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燕,李金林,郭红祥,杨允杰,高培,汪勇,陈心,
申请(专利权)人: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