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源驱动板(source driver board,即source板)是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能够用于接收、处理和转换输入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显示面板,以显示图像。源驱动板设置有背胶和导电泡棉,源驱动板通过背胶粘接固定于背板,并通过导电泡棉电连接于背板,从而实现源驱动板和背板的连接。然而,源驱动板连接于背板的安装效率低,且源驱动板易从背板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解决源驱动板连接于背板的安装效率低,且源驱动板易从背板脱落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3、背板;
4、源驱动板,具有导电部;
5、连接支架,包括主体和抵接头;所述主体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抵接头可靠近或远离所述主体,所述抵接头朝向所述主体的表面抵接所述源驱动板;
6、导电弹片,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压紧部;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背板,所述压紧部推动所述源驱动板紧密抵接所述抵接头,所述压紧部复用于抵接所述导电部。
7、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支架和导电弹片,以通过连接支架和导电弹片相配合固定源驱动板。其中,连接支架可以包括主体和抵接头,主体可以与背板固定连接,抵接头可沿靠近或远离主体的方向移动,以用于抵接源驱动板背离背板的表面;导电弹片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压紧部,连接部电连接背板,压紧部朝向抵接头,以用于抵
8、将源驱动板连接于背板时,可以将源驱动板穿设于压紧部和抵接头之间,抵接头抵接于源驱动板背离背板的表面,压紧部抵接并推动源驱动板紧密抵接抵接头,从而能够通过压紧部和抵接头将源驱动板固定于背板,压紧部复用于抵接源驱动板的导电部,使得源驱动板能够通过导电弹片电连接于背板。
9、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源驱动板通过背胶粘接固定于背板,并通过导电泡棉电连接于背板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能够通过连接支架和导电弹片相配合固定源驱动板,使得源驱动板设于压紧部和抵接头之间,实现源驱动板与背板相对固定,源驱动板还能够电连接于背板,从而能够提高源驱动板连接于背板的安装效率,且源驱动板无需通过背胶固定于背板,使得源驱动板不会由于背胶失效而从背板脱落,使得源驱动板与背板的连接更加稳定。
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置所述源驱动板,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抵接所述源驱动板背离所述抵接头的表面;
11、所述主体形成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连通于所述容纳槽,至少部分所述让位槽朝向所述源驱动板的所述导电部;
12、所述压紧部设置于所述让位槽,所述压紧部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所述压紧部伸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的部分电连接所述导电部。
13、如此设置,将源驱动板连接于背板时,可以将源驱动板放置于主体的容纳槽,使得源驱动板朝向背板的表面能够抵接于容纳槽的槽底面,源驱动板朝向背板的表面覆盖至少部分让位槽,从而能够利用容纳槽对源驱动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减小源驱动板相对于连接支架活动的可能性;
14、并且,压紧部设置于让位槽,压紧部的至少部分伸出容纳槽的槽底面,使得压紧部能够通过设置于让位槽内连接于源驱动板的导电部,从而使源驱动板的导电部能够通过压紧部电连接于背板。
1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头连接于所述主体;或者,所述抵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6、如此设置,抵接头可以连接于主体,使得抵接头和主体之间可以容置源驱动板。或者,抵接头还可以连接于连接部,使得抵接头能够通过导电弹片连接于主体,使得抵接头和压紧部均能够连接于连接部,抵接头和压紧部相对设置。
1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片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抵接头,所述固定部复用于带动所述抵接头紧密抵接所述源驱动板。
18、如此设置,固定部连接所述抵接头,固定部复用于带动抵接头紧密抵接源驱动板,使得固定部能够带动抵接头抵接于源驱动板背离背板的表面,使得抵接头和压紧部相配合,以使源驱动板的安装更加稳定,进一步减小源驱动板脱落的可能性。
1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紧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口背离所述背板;
20、所述抵接头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背板延伸,所述弯折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21、如此设置,将抵接头相对固定于导电弹片时,可以将抵接头的弯折部插设于固定部的固定槽内,使得导电弹片能够通过固定部连接抵接头,从而实现抵接头的安装;
22、当需要带动抵接头远离背板时,可以拉动抵接头,使得抵接头带动导电弹片产生形变,从而使抵接头能够远离背板,源驱动板能够放置于主体;随后放开抵接头,导电弹片能够带动抵接头靠近主体,从而使抵接头能够抵接于源驱动板背离背板的表面,以实现源驱动板与连接支架的连接固定。
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片还包括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压紧部的一端,所述贴合部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背板,所述贴合部的第二表面贴合所述主体;
24、所述贴合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围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容置至少部分所述主体。
25、如此设置,贴合部连接连接部背离压紧部的一端,贴合部的第一表面贴合于背板,所述贴合部的第二表面贴合于主体,使得主体和背板能够固定贴合部,使得背板与贴合部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稳定,减小导电弹片与背板脱离的可能性。
26、贴合部、连接部和固定部围成限位槽,限位槽容置至少部分主体,使得导电弹片能够相对固定于连接支架的主体,从而使导电弹片能够通过连接支架相对固定于背板。
2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驱动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装置左侧和所述显示装置右侧的连线方向;
28、所述源驱动板朝向所述显示装置地侧的部分抵接于所述主体,所述源驱动板朝向所述显示装置天侧的部分位于所述压紧部和所述抵接头之间。
29、如此设置,将源驱动板连接于背板时,可以朝向显示装置的天侧移动源驱动板,使得源驱动板朝向显示装置天侧的部分穿设于压紧部和抵接头之间,源驱动板朝向显示装置地侧的部分抵接于主体。抵接头抵接于源驱动板背离背板的表面,压紧部抵接并推动源驱动板紧密抵接抵接头,从而能够通过压紧部和抵接头将源驱动板固定于背板。
3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头朝向所述显示装置地侧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背离所述抵接头的一端背离所述背板延伸;
31、和/或,所述压紧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抵接头,所述凸起抵接于所述源驱动板的导电部。
32、如此设置,将源驱动板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置所述源驱动板,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抵接所述源驱动板背离所述抵接头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头连接于所述主体;或者,所述抵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抵接头,所述固定部复用于带动所述抵接头紧密抵接所述源驱动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紧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口背离所述背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还包括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压紧部的一端,所述贴合部的第一表面贴合于所述背板,所述贴合部的第二表面贴合所述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驱动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装置左侧和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头朝向所述显示装置地侧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背离所述抵接头的一端背离所述背板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弹片沿平行于所述显示装置左侧和所述显示装置右侧的连线方向排布;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源驱动板、连接支架和导电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置所述源驱动板,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面抵接所述源驱动板背离所述抵接头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头连接于所述主体;或者,所述抵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抵接头,所述固定部复用于带动所述抵接头紧密抵接所述源驱动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紧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口背离所述背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豪,路利鹏,朱瑞双,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